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壹篇寫故鄉的作文

壹篇寫故鄉的作文

故鄉

故鄉在我心中是那樣的親切,那樣的可愛,那樣的厚重。

2003年秋季,那天是我出遠門第五個年頭首次回家的日子。當時,還沒有開通梅河高速公路,乘撘家鄉的直達班車,下午五點發車要次日淩晨四點鐘左右才能到家。那壹夜,大約三點鐘左右,臥鋪車到了大埔古野沿河公路,在朦朧的月光和燈光下,透過車窗,我第壹眼看到滔滔的韓江水,成片的竹林和雪白的沙灘,內心激動和喜悅的心情好像雀躍壹般,無法言喻。久違的故鄉,我終於又回來了。

我土生土長在鄉下,小學五年是在我們村的連塘小學念書,中學五年是在高陂中學念書,八歲入學讀書,十八歲便高中畢業。81年高中畢業,恰逢改革開放之初,也正是我們這壹輩人踏出校門走向社會和改革開放***同成長的年代。在家鄉幾十年的時間,不離不棄,固守家園,我親歷了家鄉所有的發展和變化 ,對家鄉的熱愛和感情十分深厚至今無法改變。

八十年代初期,高陂鎮曾經是大埔縣經濟、文化重鎮。我的家地處高陂鎮邊緣,地理位置和環境十分有利於我們發展個體戶經濟,那個時候的我們受到金錢和物質的引誘,走出校門後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改革開放的大潮之中。當時,流行這樣壹句話,男人百業好隨身。比如修表、裁縫、木工、建築都是十分盛行的行業,於是我便選擇了修理鐘表的行業。也許是愛好和興趣不夠濃厚,學習修理和從事經營僅僅只有壹年的時間我便放棄了。

83年我跟隨父親到陂寨供銷站從事承包經營壹年,84年回到自已家興辦日用彩瓷廠,88年轉型為工藝彩瓷,主要生產經營出口工藝陶瓷;直到97年香港回歸後,生意日益慘淡,賒銷欠帳嚴重,債臺高築,經濟每況而下,對自已鐘愛的事業失去信心,甚至對家鄉的前途和命運產生懷疑。曾經努力,也曾經付出,摸爬滾打十幾年竟然如此的結局。唉!生活的負重,債務的壓力,使我喘不過氣來。然而,生活依然要繼續。為了生活,為了生計,為了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我毅然決然闖出鄉關,告別堅守了34年的故土,離開家鄉,離開父母,離開孩子,踏上了廣州之路。感嘆的是:中年的出家啊,多的是離愁少的是歡笑。

2005年後,我們全家定居廣州。而後的06年,07年,08年每年的正月十五我們全家都會回鄉下拜祖和探親。幾十年來,我土生土長於鄉下,鄉音、鄉情所有關於家鄉的東西,始終使我關註和懷念。所以說,遊子和故鄉永遠都在回歸和放逐之間。說到這裏使我想起讀初中時作家秦牧的文章的壹句話:“野人懷土,小草戀山”。這正是我們遊子思鄉的真實寫照。在貧困和失意的時候,我們也曾嫌棄自己的故鄉,嫌棄她的貧瘠,嫌棄她的落後,不然我們就不用那樣的奔波勞碌。然而,故鄉畢竟是故鄉,她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對於我們這壹輩人來說,故鄉的意義已經超出了物質層面,她是我們心中的精神家園,正於詩歌所寫:“故鄉有口大大的池塘,那是故鄉明亮的眼睛;池塘邊有茂密的樹林,那是故鄉長長的睫毛;故鄉的明眸裏,永遠是藍天白雲,記得我童年的夢,就掛在池邊的樹梢。”

2009年正月,又是春暖花開的日子,我懷著喜悅的心情再次踏上回家之路。可是,這次是我們全家回鄉,是為了操辦兒子的婚事。我們遵照祖上的傳統,新人拜過祖先,宴請子叔和親人。婚禮的操辦走在傳統和潮流之間,移風易俗,從新從簡。這次回家,我懷著不壹樣的心情,全家出動,喜事臨門,比過年還要開心,比過年還要熱鬧。更是因為我晉升壹級做“準爺爺”啦;這次回家,像這樣的開心和快樂是我離家十幾年來從未有過的體驗,合家團圓,***享天倫,父母雙親健在,父親83歲高齡,又趕上孫兒新婚大喜,是相當難得的壹次大團圓啊!再說,無論我是否習慣,是否接受,我這個準爺爺已經是事實,這也正說明自己也老了。也應該放慢生活的腳步,去追尋那曾經的似水年華!

春日的黃昏,落日的余暉灑滿了靜謐的古鎮,我站在中山公園的中山亭廣場的護欄邊,遠眺韓江、家柄大橋,壹江兩岸的美麗景色,溝起我壹幕幕美好的回憶和無限的遐想。昔日,這是壹片山崗,村民們在這裏垠荒種植,如今是漂亮公園,是人們休閑的好去處;昔日,我們還是個毛頭小 子,曾經在這片山崗上打柴放風箏,也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眺望那滔滔江水,帆影點點,那時候的我是多麽的天真,多麽的好奇,多麽的向往外面的世界;而現在,自己遠離故鄉,身處浮華,卻又十分懷念故鄉,懷念故鄉的山山水水,壹草壹木,懷念故鄉的過去。浮生如夢,夢如人生。有時候,我們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忘記了自己是遊子,“夢裏不知身是客,錯把他鄉當故鄉。”也許是我們離開故鄉太久的緣故吧!

以前鄉下的家有父母和小孩留守的時候,家和家鄉的概念比較清晰。而現在,父母小孩都出來了,家和家鄉的概念也就越來越模糊了。雖然鄉下有屋而不再有家,因此“家鄉”壹詞可能要轉變為“故鄉”了。然而,無論何時何地,故鄉在我心中還是那樣的親切,那樣的可愛,那樣的厚重,故鄉將永遠在我心中!

故鄉

回到了久違的故鄉, 沿海壹座秀麗的小城。壹別二十載,故鄉的印象還停留在少年時期,依稀記得這裏天空總是湛藍的,人們的生活寧靜安祥。每到春天風中就會吹來海的味道,遠遠的傳來歸航的汽笛聲就是這座小城標致性的聲音。夏天最常見的就是騎自行車的人們套著遊泳圈,後面座著孩子,三三兩兩的去海邊的情景。

信步街頭,眼睛不停的搜尋著與記憶相附的東西,大廈、霓虹燈、五顏六色的廣告牌,衣著艷麗的女人,頭發被染成各種顏色衣服上掛著好多鏈子的時尚少年,除了這些還是這些。再找不到壹絲童年的景象,突然發覺自己跑了幾百公裏,只不過是從壹個燈火輝煌的建築森林到了另壹個滿是麥當勞、品牌店的空間。時代的發展,城市被同化了,閉著眼睛來到任何壹座城市的商業街,妳很難分清自己在北京、上海還是什麽別的城市。心裏難免傷感,那讓人想起心底就會湧出壹股暖流的故鄉,變成了沒有說服力的詞。

眼神投向窗外大海的方向,躲避著炫眼的光線聽著悠揚的琴聲,努力營造著重返故鄉的氣氛,卻總被街上傳來的亂哄哄的音樂和子彈般飛馳而過的豪華車所打斷。總覺得現代生活缺少了些什麽,看看身邊,該有的都有了,只是質量與重量的不同。可情感空間裏的內容越來越少。代替故鄉的溫暖的是都市喧鬧的燥熱。純樸的故鄉人都不知道藏哪了,或許也都變成了西裝革履神色匆匆的生意人。

來到海邊,很遠便聞到了海的味道,情感似乎找到了釋放的理由,將心裏剛剛產生的壹絲遺憾壹掃而光。畢竟海沒有變,依然寧靜,雄渾而蒼茫。見過海的人,驟然間就會被海的浩瀚所折服,他似乎凝聚著壹種無法言說的神秘與深刻。看著手中滑落的沙,想像其中那壹粒也曾經在我的手中停留過。耳邊響起兒時在海邊嬉戲的笑聲,溫馨的記憶裏海是我的童年,海就是我的故鄉。

故鄉不該只是個單純居住的地方,更應該是讓遠行的人們想起就眷戀甚至想哭的家。在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壹個屬於自己靈魂故鄉,那裏永遠溫暖如春,永遠寧靜安祥,當我們傷了累了的時候依然有守候我們回家的親人。幽美的夜空中,清澈的月光和滿天的繁星代替了刺眼的霓虹,自然的蕭聲洗凈了耳朵裏的喧鬧。那裏總有壹個完全屬於自己的,從不擔心會被人打擾的家,在這個家裏可以素面如水,放下偽裝的笑容,松壹下為了不被傷害而緊繃的神經,更不用為了掩飾那點自卑而裹了壹身的假名牌,不用拼命的記住壹串串要命電話號、QQ號、門排號銀行卡的密碼身份證號碼,就算忘了自己年紀也不能忘的女朋友的生日、領導的生日和越來越多的節日。人真的應該時時的回到靈魂的故鄉,清洗掉俗世的塵欲望的土,撕掉那些已分不清真假的偽裝,然後帶上靈魂的期望潔身上路。

如果還有時間就回故鄉看看吧,否則他會離妳的情感越來越遠,會在妳記憶裏留下永遠的遺憾。多少人已不記得歸鄉的路了......

自己選壹篇吧!都寫得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