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壹篇敘事散文,情節安排壹波三折,語言充滿詩意。
(1)1節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寓情於景,把對美好中學生活的深切懷念之情寄托在壹片夢境般的景色之中。
這也是本文的第壹部分,點明了故事發生的時間環境,並引起了全文。
(2)2節概述了中學時代的生活,用壹件小事引起了下文,那件事盡管是個教訓,但林老師的親切話語令“我”深受感動,給“我”留下了溫馨的記憶。
(3)3節寫初壹那年“我”面對繁重的課業,卻絲毫不以為然,仍然玩心不改。
(4)4節寫“我”雖屢犯校規出校看電影,可從未被逮到過,於是有些忘乎所以。
至此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幾筆勾勒出“我”中學時代的性格特點,語言幽默詼諧,為下文的記敘作好了鋪墊。
(5)5節寫“我”照例出去和同學看電影《五朵金花》,看見老師也毫不顧忌。
(6)6節寫“我”的同學見到老師後悄然逃跑,“我”雖也有些忌憚,但仍打腫臉充胖子。
(7)7節寫林老師看到“我”之後,雖然知道“我”違反了校規,但她更因為自己沒有以身作則而感到愧疚。
至此是文章的第三部分的第壹層,寫“我”又違反校規與同學出校看電影,卻不想在影院巧遇林老師的情形。
(8)8節寫“我”第二天壹早險些遲到的狼狽像。
(9)9節寫面對英語考試“我”只得臨陣磨槍,在課堂上突擊復習。
(10)10節用風趣生動的語言寫“我”緊張應考的情態,也寫了“我”對林老師的格外嚴格的誤解與不滿。
至此是文章第三部分的第二層,寫“我”臨陣磨槍,緊張應考。
(11)11節寫成績公布後,“我”考的格外好。
(12)12節形象地寫出了“我”考了第壹之後驕傲得意的神態舉止。
(13)13節,壹個“慢”字,又加了感嘆號,寫出了事情的突轉。
(14)14節寫林老師讓“我”到黑板前為同學示範考題,結果因為是考前突擊的緣故,“我”在全班面前得了不及格。
(15)15節寫課後林老師給“我”成績單,“我”驚訝地發現英語成績是“優”。
(16)16、17節寫林老師教育了“我”。
至此是文章第三部分的第三層,寫林老師讓“我”進行了“二次考試”,並與“我”談心,對“我”進行教育。
(17)18節是文章第三部分的第四層,寫談話後,已經是晚上了,“我”送別林老師,觸景生情,把她比作明亮的星。
至此文章的第三部分結束,整個第三部分記敘了“英語考試事件”,同時加入了議論和抒情。
4.文章主題
文章以真切傳神又滲透著童心的筆觸,著重記敘了中學時代的壹件小事,表現了“我”調皮貪玩的性格,更表現了對林老師這位既嚴格又親切的老師的崇敬與眷戀。
5.寫作特點
(1)事件的敘述,壹波三折,絲毫不平板,富於變化,壹切都在意料之外,卻鋪墊得當,使壹切又在情理之中,文章波瀾起伏,跌宕多姿。
(2)語言生動傳神,風趣幽默,讀來令人忍俊不禁,許多比喻信手拈來,不僅新穎別致,而且妙趣橫生,大大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讀性。
希望妳用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