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小學草的詩句古詩

關於小學草的詩句古詩

1. 小學關於草的古詩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

2.離離原上草,

壹歲壹枯榮.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孟郊:《遊子吟))

5.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

6.種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7.道狹草木長,

夕露沾我衣.

(陶淵明:(歸園田居))

8.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韋應物:(滁州西澗))

9.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11.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12.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李叔同:《送別》)

13.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韋應物:《滁州西澗》)

14.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郎》)

15.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16.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

17.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劉禹錫《烏衣巷》)

2. 關於草的古詩大全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壹)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3. 關於草的古詩句

草的古詩句:

壹、作品原文

賦得古原草送別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二、白話譯文

賦得古原草送別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蒼翠。

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壹吹它又生機勃發。

芳草的馨香彌漫著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

又送遊子遠行踏上古道,滿懷離情望著萋萋芳草。

三、創作背景

《賦得古原草送別》作於公元788年(唐德宗貞元三年),作者當時實齡十六歲。此詩是應考習作,按科考規矩,凡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似。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

四、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壹。白居易與元稹***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4. 有關小草的詩句 古詩

1、《送別》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2、《烏衣巷》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3、《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4、《敕勒歌》南北無名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5、《初春小雨》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6、《立春偶成》宋張軾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7、《滁州西澗》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8、《北山》宋王安石

北山輸綠漲橫池,直塹回塘灩灩時。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9、《出塞作》唐王維

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

暮雲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躲雕。

護羌校尉朝乘障,破虜將軍夜渡遼。

玉靶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雪嫖姚。

10、《豐樂亭遊春》宋歐陽修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遊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5. 贊美小草的古詩詩句

賦得古草原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淒淒滿別情。

描寫草的詩句

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

草色遙看近卻無

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風吹草低見牛羊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草青臨水地,頭白見花人

蟾光淡蕩,冷浸琪花瑤草

6. 關於小草的古詩大全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2、《晚晴》[ 唐 ] 李商隱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並添高閣迥,微註小窗明。越鳥巢幹後,歸飛體更輕。

3、《蝶戀花·春景》[ 宋 ] 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裏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裏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5、《踏莎行·碧海無波》[ 宋 ] 晏殊碧海無波,瑤臺有路。思量便合雙飛去。

當時輕別意中人,山長水遠知何處。綺席凝塵,香閨掩霧。

紅箋小字憑誰附。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7. 關於草的詩句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竹枝詞 黃莘田

畫羅織扇總如雲,細草如泥簇蝶裙。

嶽鄂王墓 趙子昂

鄂王墓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遊子吟 孟郊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無題 陳嘉謀

衰草盡隨眉黛落,飛花長逐杜鵑聲。

送別 王維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初春小雨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立春偶成 張軾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觀獵 王維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北山 王安石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湖上 徐元傑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春暮 曹豳

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聽蛙。

晚春 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8. 關於草的古詩 朝代 詩人 詩名

最有名的關於草的詩,莫過於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了。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壹歲壹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作品背景

這是壹首應考習作,相傳白居易十六歲時作。按科舉考試規定,凡指定的試題,題目前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類似。《賦得古原草送別》即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詩的首句“離離原上草”,緊緊扣住題目“古原草”三字,並用疊字“離離”描寫春草的茂盛。第二句“壹歲壹枯榮”,進而寫出原上野草秋枯春榮,歲歲循環,生生不已的規律。第三、四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壹句寫“枯”,壹句寫“榮”,是“枯榮”二字意思的發揮。不管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只要春風壹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第五、六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畫春草蔓延,綠野廣闊的景象,“古道”“荒城”又點出友人即將經歷的處所。最後兩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點明送別的本意。用綿綿不盡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彌漫原野的惜別之情,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韻味無窮。 全詩章法謹嚴,用語自然流暢而又工整,寫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渾成,在“賦得體”中堪稱絕唱。 據宋人尤袤《全唐詩話》記載:白居易十六歲時從江南到長安,帶了詩文謁見當時的大名士顧況。顧況看了名字,開玩笑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但當翻開詩卷,讀到這首詩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兩句時,不禁連聲贊賞說:“有才如此,居亦何難!”連詩壇老前輩也被折服了,可見此詩藝術造詣之高。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