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去太湖,跳下車就難受。那時,天氣簡直是狂風暴雨。撐傘很難,大風經常把傘吹翻,讓人感覺不那麽開心。當時景區溫度最多15度,風像鋼刀壹樣刺骨,我就穿了單衣加背心,很涼快。突然發現同行的人更兇了,穿著很酷的短袖t恤,站在風裏壹點都不抖,於是打起精神,匆匆趕路。
天氣確實不好,遊艇在風浪中掙紮。
坐遊艇大概十分鐘就到了島上,此時風雨更加肆虐。如果剛才的雨還可以忍受,那已經是傾盆大雨了。下了遊艇,我打著傘快步上前,雨水打在褲腿上。才走了幾十米,褲腿全濕透了。我覺得這個神真的很給面子,而且越來越好了。我只能安慰自己:這真的是壹次獨壹無二的旅行經歷,我會終生銘記。
下船後,我們面對的是壹望無際的水面。雨中的太湖硝煙彌漫,群峰若隱若現。如此廣闊無垠的場面讓大家興奮不已,大家都大為興奮。他們幹脆把傘扔到壹邊,壹閃壹閃的。
沿著路往上走就到了天街,天街建在島的高處,所以叫天街。街上全是商店,餐館和其他可以住宿的地方,所以沒什麽可看的。另外,雨下個不停,我們匆匆而過,沒什麽印象。
天街附近最著名的地方是淩霄宮。那裏住著玉皇大帝。淩霄宮的建築大約有20米高。裏面最大的雕像是玉帝,雕像也有10米高。淩霄宮裏只有壹尊玉帝的雕像。玉帝周圍有幾十尊雕像,是天宮裏的各種神仙,有太白金星、壽星等高官,也有火官、水官,還有夜行者、瘟神、城隍等神仙。想必這個城隍供奉在上海的城隍廟裏。各路神仙按等級排列,等級越高,權力越大,塑像也越大。所以,從排位和雕像大小,可以清楚地了解道教中神仙之間的等級關系。淩霄宮不允許拍照,所以我別無選擇,只能再拍壹張。
從淩霄宮下來後,我們來到湖邊的空地,那裏有許多道教石像。最引人註目的是壹尊黃色的老子雕像。據記載,這尊老子像是仿照宋代“福建泉州軒轅洞”老君巖石像,略作放大。它高7.1米,寬8米,重20噸。它坐落在壹個高度為1.6米,直徑為12米的塑料石基上。雕像面向東方,寓意“紫氣東來”。
我對中國古代哲學很感興趣,所以更佩服老子。拍照是必然的,我身後的石像就像老子。但是,我對這個老人的長相很不滿意。我雖然沒有孔子帥,但也不能像猴子。下著傾盆大雨,冷得不行,背心都快濕透了。仔細看照片,還能看到密密麻麻的雨線。
看來大家對這尊老子很感興趣,在這裏轉悠了很久。可惜此時風雨太大,很快所有人都濕透了。此外,氣溫低,許多人冷得像風中的枯葉。如果他們繼續這樣玩下去,他們甚至會丟掉性命。壹群人試圖找到壹個地方休息吃晚飯。突然,他們想起剛才路過的天街好像有家餐館,於是馬不停蹄地趕往天街。
如狼似虎,我們找了個餐廳沖進去,暖風撲面而來。房間裏開了空調,冰凍的心又復活了。每個人都喊著“終於得救了”,充分享受著空調提供的春風溫暖。脫下外套掛在空調裏。那些只穿壹件單衣的,只好把自己吊死在空調裏。我也趕緊把吉他拿出來晾幹。當我舉起吉他時,我發現雨水正從吉他盒中滲出,形成壹條細線纏繞著地面。
本來想點壹些太湖特色菜,但是這些特色菜也貴的離譜,所以對我們錢包沒有特色的人就放棄特色菜了。我好像沒吃過傳說中的太湖蒓菜和太湖三白。三白是銀魚、白魚、白蝦。我拍了張照片,是太湖三白裏的白蝦。
請註意,桌上有兩個瓷碗,是吃飯用的碗。小口徑讓我們汗顏。這就是所謂的江南風雅。對於我們這些被饑寒交迫和疲勞困擾的人來說,不管他精致不精致,都需要五碗飯才能讓他的腹部有壹點自信。
點餐、服務和籌款。風殘雲亂。大家吃飽喝足後,發現窗外的雨減少了,這真是壹個令人興奮的發現。在這樣的好消息刺激下,我們打起精神,乘船回到大島繼續我們的旅程。
我們搖搖晃晃地來到湖邊的壹塊巖石上。看著這塊巖石上浩瀚的湖水,我有種直抒胸臆的感覺。站在巖石上,身後波濤滾滾,湖水勁舞,指點江山。怎麽可能是很酷的詞?
郭沫若有句詩:“太湖之美,終究在源頭”。下面這張照片是“太湖大帝”牌坊。
據記載,“太湖美地”牌樓原為“恒雲山莊”門樓,建於1931。它有壹個古典結構,北方風格,鬥拱連接,玻璃屋頂和飛檐。1975年,根據郭沫若的詩,收藏其手跡。牌坊右側有磚拱,前後各有“利”“趣”磚雕。1934之前,圓頭豬要在這裏擺渡,擺渡停靠在這裏,所以叫“裏舍”。輪渡會送遊客到這裏,不知道“桃花源”在哪裏,就得“打聽”。進牌樓,立在墻上,用鳳凰戴牡丹裝飾。墻後臨水,建“漢萬軒”水榭,亭內掛“湖山畫”,乾隆題寫。
傳說源頭珠是看太湖景觀組合的最佳地點。當妳登上鳥頭,便可看到浩瀚的湖水,蕩滌塵世的塵囂,遠山如黛,令人心曠神怡。明華雲音有“瑤臺映犬牙交錯樹,玉鏡屏遠山”之說。可惜這次天空真的不美,看不到傳說中的鳥頭之美,也體會不到“壹鳥飄出天際,壹山載千龍”的豪氣。
我站的位置就是圓頭柱所在的地方,背靠圓頭柱雕刻石頭,有2米多高。正面刻有“圓頭珠”二字,為光緒年間無錫舉人秦敦石所書。背面“綿竹春濤”題詞,原為清末狀元劉春林所書,毀於“十年動亂”。集後,唐拓為“花寺”題聯句,“春來燕子滿,天教五彩,皆歸師父;石上鐫刻著“濤聲朱蕓,地比十洲三島,神仙同居”的“朱蕓春桃”二字。
在圓頭柱的石刻旁邊是傳說中的大鯢,那個長著龍頭和烏龜身體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