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牛郎織女》是誰寫的?作者是在什麽情況下寫的?

《牛郎織女》是誰寫的?作者是在什麽情況下寫的?

牛郎織女的故事最早見於《詩經》,後代代相傳加工,形成了美麗動人的童話。它深受人們的喜愛,漢族人民也有關於它的詩詞(古詩十九首之壹):

遙遠的牽牛星,嬌嬌河漢女。

摸摸妳的手,做織布機。

終日無章,淚如雨下。

河水清而淺,差異甚多。

水與水之間,脈脈無言。

這首詩取材於神話傳說,道出了相思之苦。讀這首詩,我感到壹種悲哀:滿天彩霞,兩個戀人隔江相望,兩眼放光,衣衫飄飛...

此後的七夕詩大多沒有偏離這首詩的基調,即表達七夕之夜天地之間的歡喜與恨意,如柳永的詩《二郎神七夕》,既優美又動聽:

炎初淡,黃昏後塵輕灑。壹眼望去,寒風沁人心脾,天如水,玉鉤遠掛。應該是星娥憋了很久了,追過去趕過去。放眼望去,魏雲的黑暗讓銀河系腹瀉不止。

優雅!妳要知道,這壹幕在古今都是無價的。雲喬司給樓上的姑娘紮了壹針,擡起臉,雲。當柴進低語時,誰在修道院的陰影裏?願天地自得其樂,年年今夜。

如果沒有秦觀,我們可能還在為牛郎織女傷心。

天空中的薄雲在變化,天空中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哀愁,無盡的銀河今夜我悄悄穿越。在秋露秋意的第七天,該見面的見面了,多是世間的那些在壹起的人,而是容顏夫妻。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舍不得回家?只要兩個人愛我們到底,為什麽要覬覦我的赫倫?

這個詞不再悲傷,而是輕松愉悅。它沒有訴說相思之苦,而是歌頌了牛郎織女的純真愛情——“世間無數事”“兩情若久,早晚在”。詩人認為只要有情人是靈魂伴侶,兩情相悅,時間和距離都不是障礙(這是天堂裏的愛情,世界上大概很少...)——應該也是這樣。詩人的心,就像七夕的晴空。沒有壹絲塵埃,歷經千年仍能感受到詩人的浪漫與純粹。可惜的是,詩人雖能名垂青史,卻無法在北宋末年腐敗的官場施展才華,屢遭打擊和迫害。但人們終究是愛他的,於是憑空給蘇東坡加了壹個有才華的妹妹(蘇小妹),把她嫁給了秦觀。這句話,壹段佳話,以及七夕之夜這對年輕夫婦富有想象力的武功,為中國文化增添了更多的浪漫,也為七夕增添了壹年壹度的快樂。

有些七夕詩融入了世俗生活的內容,如李商隱的“爭得人間無限別,換來壹年壹次的造訪”,李英的“天不相見,不如回人間”。與現實相比,牛郎織女雖然壹年只能見壹次面,但還是比《妳將去何方》幸福。比起那些無家可歸,無人面對的人,牛郎織女是幸福的。比起那些相處久了,有了外遇,有了奇怪的同床異夢的人,牛郎織女是幸福的...

唐代人宋·文誌曾質疑牛郎織女的生存狀態:“莫言相見於闊,天上之日應不同。”他以“天上天天”的傳說否定了牛郎織女已分別壹年的說法。雖然標新立異,卻脫離了七夕的本義。受宋的啟發,我對牛郎織女的結局產生了這樣壹個美好的想法:就像唐僧師徒歷盡千辛萬苦去西天取經,修得正果壹樣,牛郎織女天長地久的愛情,終於感動了天帝和王太後,使他們成為神仙眷侶,天天在天上幸福。

我記得七夕的那幾個小時,天很藍,夜空顯得神秘而深邃,青蛙蟋蟀此起彼伏地唱著,螢火蟲在草叢裏忙碌地穿梭,壹家人坐在院子裏乘涼,姑娘們在穿針引線,奶奶搖著蒲扇給我們講牛郎織女的故事,說這幾天沒見到喜鵲,都去天上搭橋了。大約午夜時分,女孩們停止縫紉,雙手交叉祈禱。當流星劃過天空時,每個人都驚訝地大叫起來。可惜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哪個是牛郎星,哪個是織女星。我只知道七夕的星空是我永遠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