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紅的細,綠的暗的時候,花兒才如玉般圓潤,無瑕。
正是紅花全無,綠葉雕零的時候,繡球卻美如玉球。
2、宋代黃庚的“玉繡球”
花神巧學傳糊樣,不是化工。
繡球的魅力是生動而精致的,它不是針線活的產物,而是大自然的傑作。
3.明代沈守正《王飲繡球花》
以前,蒯哥曾經望著雪,而今天,花開如雪。
以前在亭子裏看雪景,今年看繡球花當雪景。
拋繡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當時是青銅鑄造的古代樂器——“飛拓”,多用於作戰和狩獵。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生活的提高,飛拓逐漸發展成為壹種繡花布袋,即繡球。人們常常在飯後互擲,以供娛樂,起到溝通感情的作用。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演變成青年男女表達愛意的壹種方式。
繡球呈圓形,繡有花鳥,內裝木棉或豆類、水稻等作物,四角飾有彩色布帶,供投擲。
打球時,男女分成人數相等的兩對。男女相隔壹定距離,雙方各有壹個“同伴”,即領隊,中間插壹根高桿,作為投球的高度標準。拋球時,女團長先手持繡球,唱壹首民歌後,將球拋出。如果男方能接住,男方贏,否則女方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