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寫勤勞又命苦的社會底層勞動者的詩

關於寫勤勞又命苦的社會底層勞動者的詩

憫農(壹)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說明:詩中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表現了詩人對農民的深切同情。農民勞作的艱辛,告誡人們要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要愛惜糧食。

憫 農(二)

(唐)李 紳

春種壹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說明:詩中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表現了詩人對農民的深切同情。寫農民辛苦勞動了壹年,終於獲得了豐收,卻仍免不了餓死的悲慘命運,從而揭露了封建社會中農民所遭受的剝削深重。

上述2首詩合稱《憫農二首》,又名《古風二首》。

蠶婦

(宋)張俞

昨日入城市,

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說明:這首詩是通過以養蠶為業的農婦入城裏賣絲的所見所感,揭示了怵目驚心的社會現實"剝削者不勞而獲,勞動者無衣無食"的形象,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對統治階級的壓迫剝削的不滿。

江上漁者

(宋)範仲淹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壹葉舟,

出沒風波裏。

說明:這首的小詩指出江上來來往往飲酒作樂的人們,只知道品嘗鱸魚味道的鮮美,卻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魚人出生入死同驚濤駭浪搏鬥的危境與艱辛。全詩通過反映漁民勞作的艱苦,希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註意,體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