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馬詩(其二十三)·李賀》原文與賞析

《馬詩(其二十三)·李賀》原文與賞析

李賀

武帝愛神仙, 燒金得紫煙。

廄中皆肉馬, 不解上青天。

《馬詩》是李賀的組詩,***二十三首,這裏選的是最後壹首。

這是壹首諷刺漢武帝妄圖煉丹成仙的諷刺詩。它的諷刺對象,明點的是漢武帝,暗指的卻是唐憲宗;因為憲宗也象武帝壹樣迷信神仙,但因他是當朝皇帝,不好直說,故借武帝而言之。我們對此不可不加註意。

這首詩歌雖然只有四句,卻體現了李賀嫻熟的諷刺藝術,具有豐富的內容。

以行動的客觀效果反襯主觀願望的荒謬,在冷峻的陳述中展開諷刺,是這首詩的主要藝術手法。漢武帝夢想長生不老,多次訪仙求神。據《太平廣記》記載,李少君曾以仙方獻漢武帝,說是丹砂經過提煉可以變成金丹,服用金丹則可以成仙。漢武帝於是便請術士煉丹。那麽,世界上是不是真會有這種“長生不老”藥呢?李賀的回答是否定的。然而,詩歌沒有直接從正面指出這壹點,而是把筆墨放在陳述漢武帝煉丹的結果上:“燒金得紫煙”,“得紫煙”,不僅形象地描繪了丹砂在烈火中化為陣陣青煙飄散的情景,而且隱喻漢武帝希望成仙的願望也就象這青煙壹樣虛無縹渺,不過是壹種無法實現的美夢而已。“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後兩句進壹步用客觀現實嘲諷漢武帝荒謬的主觀意願。據《漢書》記載,漢武帝曾令將軍李廣利遠征大宛國,掠取了壹批稱為“汗血馬”的名馬,並把這些馬奉為“天馬”。“天馬”之稱,同樣是漢武帝迷信神仙思想的反映,他希望將來能乘著這些“天馬”在空中飛馳。然而,願望畢竟是願望,現實終歸是現實;不管漢武帝把這些馬稱作什麽,它們終究是實實在在的壹堆血肉之軀,而不是來自仙界的“神物”。壹個“肉”字,使籠罩在“天馬”上空的神聖光環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還了它們世間凡物的本來面貌。“不解”壹語,更是對漢武帝迷信思想的嚴峻冷嘲。詩人在副詞“不”後面的中心詞位置上,不用“想”、“願”之類的能動性詞語,而是用壹個“解”字,深刻表明:這些“天馬”不但是壹些世間凡物,無法上天;而且是壹些與人類有別的畜牲,根本不會理解漢武帝的用心,而漢武帝竟把自己成仙升天的願望寄托在這些不通人性的牲畜身上,是多麽荒唐可笑!

魯迅說過:“滑稽卻不如平淡,惟其平淡,也就更加滑稽。”(《滑稽例解》)《馬詩》只用冷言冰語作陳述,並未多加評斷。但因它以客觀效果揭示了主觀願望的荒謬和滑稽,因而便獲得了諷刺的喜劇效果,顯示了深沈的批判力量。李賀對當權者的憤懣情緒和高超的諷刺藝術,由《馬詩》可見壹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