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歷的正月初壹,是中國農歷的新年。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這是壹個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因為過農歷新年的時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們把這個節日叫做“春節”。
吃喝玩樂,時代不同,四個字的意義也就不同了。
吃,記得我上壹次就盼著過年,過年就有好吃的,可以使勁吃而不會找來長輩的責罵,現在的要求是如何吃得健康。
喝,有檔次,所以很多家庭選擇在酒店吃年夜飯。當然大部分還是在家吃個團團圓圓的年夜飯。
玩,過年了,和親朋好友聚壹起玩玩小麻將,鬥鬥小地主是很多人的選擇,大年三十的晚上剛過12點的“開門炮”是必須放的,還有正月十五的鞭炮也是必須放的,意味著年過完了。
樂,我過年就是壹家人吃過年夜飯就守著電視機看“春晚”,當然,大年三十就是我和孩子們的天地樂園。比如:長輩們壹般會跟小輩壓歲錢,或者,前幾天買來的鞭炮,就壹起放掉。
這些活動均以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春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篇二:家鄉的民族俗民風
我的家鄉在浦城,這是個很小的縣城,但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壹直崇尚著中華的傳統民俗,這表示著大家對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從春節開始說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點多就開始吃年夜飯,“蛋卷”是必不可少的壹道菜,它的顏色是金黃色的,象征著家家年年都繁榮,兒女能夠孝敬長輩。吃完晚飯後,我們是從不出門的,聽奶奶說:“若出了門會把大家的好運給帶走的。”雖然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依然能夠玩的有聲有色。大人們在家中打牌打個通宵,孩子們放煙火放得起勁!這表示大家的好運年年,財運年年……除夕過後,換來的正月初壹也是很受人歡迎哦!早晨起來,洗漱完畢後就先喝壹杯“桂花蜜”,這是我們孩子的最愛,味道甜甜的,香香的……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飯後就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們就要包壓歲錢,孩子們得到壓歲錢後可開心了,但初壹至初三是不可以亂花錢的,這又代表著大人們在這壹年裏很難很難掙到錢,運氣也不太好……給長輩們拜完年後,女孩在家幫父母幹活,男孩就跟隨大人們去各自的親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過的十分開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廟裏去燒香,給菩薩請安,讓菩薩保佑子孫滿堂,兒女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過了初六,大家就壹切都恢復正常了,大人們工作的就繼續工作,孩子們該去復習功課,迎接新學期的到來了,這個春節是令人難忘的。
篇三:民族風俗人間四月天,春色滿江南。茅山廟會,是傳統民俗與春天的壹場約會:4月13——農歷三月十八日,具有兩千多年的文明史的茅山古鎮今天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節日,空氣中到處都彌漫著節慶的氣息,威風鑼鼓,激揚茅山福地;龍騰獅舞,躍動古鎮春風。來自周邊城鎮的老百姓們匯集壹堂爭相觀望茅山廟會的盛況,頗有“平民狂歡節”之感。
追溯茅山廟會,約始於清乾隆年間,已有二百余年,今年是茅山有組織規劃的第二十二屆廟會,廟會雖然有些迷信色彩,但其目的是去集商賈,交流物資,供應春耕生產及人民生活所需用品,起到振興經濟,搞活市場的作用,另有文藝青年,發揮特長,化裝表演,比賽娛樂,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早晨八點,“哐哐哐”的鑼聲聲解開了廟會的帷幕,威風凜凜的舞龍隊率先登場,在空中飛舞翻騰的舞龍引得眾人高聲歡呼。這些舞龍隊由各個鄉鎮組成,壹般壹個鄉出兩條龍,多則四條,舞龍由專門的船運送,到達茅山後被安置在當地的廟中,待到廟會正點,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將舞龍從廟中請出來。龍身大多用竹紮成圓龍狀,節節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壹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來丈長。龍前由壹人持竿領前,竿頂豎壹巨球,作為引導。舞動時,巨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遊走飛動。
舞龍穿過東嶽廟,東嶽廟會源於東嶽大帝的原型——三茅真君的茅盈,他也是南方道教的創始人,每壹條舞龍都在東嶽大帝像前三叩頭以示祈福,最終到達景德禪寺稍作歇息,等待下午壹點的掃街。香客們跟隨龍隊進廟拜佛,寺廟裏摩肩接踵,人煙鼎沸,漫天的煙霧讓人恍如仙境。而由千年古剎之稱的景德禪寺更是香煙繚繞,梵鳴悠長,大雄寶殿也在今日舉行上梁儀式。寺內臥佛殿、藏經樓、方丈室上梁和山門殿已經重修完畢,對外開放,臥佛殿最為熱鬧,造價大約壹億的臥佛由緬甸進口的玉石雕琢而成,重約6噸,他靜靜地接受來往香客的膜拜,聆聽他們的心聲,潛心修行拜佛的老奶奶穿著藏青的法袍在臥佛殿外等待,滿眼的虔誠和期待,滿身的坦然和靈氣。
來自興化的淮劇團在景德禪寺裏搭臺表演,老百姓們為了看得清楚,早早地就用條凳占上了地方,茅山號子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的節奏穿過天空,站在老遠就能聽見,柔軟纏綿的舞蹈,天真可愛的小朋友同臺演繹,給臺下的老百姓提供了壹臺充滿歡聲笑語的視覺盛宴。
下午壹點,舞龍匯合,組成壹條百米龍隊,環繞茅山鎮遊行掃街。舞龍的用意,概括起來不外乎幾條:壹為祈雨祈福,二為娛神娛己,三為彰顯力量,四為興旺人丁。龍隊前面有壹人敲亂棒鑼,以示緊急,繼由馬皮清路。馬皮是當地人請來的巫師,在社祭前進行掃街,以驅除妖魔和邪氣,馬皮帶領龍隊穿過大街小巷的每壹戶人家,眾人夾道歡迎,十多面顏色異同的彩旗,迎風招展,以助陣威,家家戶戶,秉燭焚香,燃放煙花鞭炮,以保來年平安吉祥。
放眼望去,是茅山濃厚的鄉土風情讓人陶醉,古鎮老百姓在納新同時不忘傳承文化,刮面,紮香,自制的農具深受群眾喜愛。在沿襲傳統的同時也吸取新經驗,謀求新發展,文化溝通的背後是經濟的融合。所謂亂世的黃金,盛世的古董,富裕起來的茅山人民,在政通人和的情況下,自發恢復茅山廟會,其目的是挖掘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古跡,開發旅遊經濟,弘揚民族宗教文化,促進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發展生產,繁榮經濟,擴大市場,振興茅山。
壹座茅山,壹方風水,拉動壹方經濟,也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我們堅信福祉茅山!好運茅山!
篇四:滿族的民風民俗“56個民族,56朵花”。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飲食,這就應了壹句話“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
而滿族,就是這56 朵花中艷麗的壹朵,滿族的服飾特別有特色,下面,我就來簡單的介紹壹下。
滿族婦女不纏腳,所有鞋子繡有漂亮的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著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搖曳的步態。
旗袍是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她們喜歡穿長及腳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點是立領 . 右大襟 . 緊腰身 . 下擺開衩。古旗袍有琵琶襟 . 如意襟 . 斜襟 . 滾邊或鑲邊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經改進,腰身寬松,袖口寬大,長度適中,便於行走。已成為中國婦女較通行的服裝。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響,長度縮短,幾近膝蓋,袖口縮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高衩。四十年代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外為流線型。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東方色彩,能充分顯示依態雍容文雅,被認為是表現女性美的 典型民族服裝。稱譽世界。
婦女旗袍的裝飾性比男性旗袍更強。領子 . 前襟和袖口都繡花裝飾。鑲嵌幾道花紋或彩牙兒,俗稱“畫道兒”或“狗牙兒”。
滿族婦女的服裝十分漂亮,滿族男子的服裝也很不錯。
歷史上的滿族男子多穿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
馬褂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壹種褂子。馬褂分為大襟 . 對襟 . 琵琶襟等多種形式。馬褂後成為日常罩於袍子外面的服裝。高領對襟,四面開禊,長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將袍袖卷於褂袖上面,即所謂大、小袖。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為了騎馬方便,在長袍的外邊套壹種身長至臍,四面開禊的短褂,以禦風寒。
滿族的男子夏季頭戴涼帽,冬季戴皮制馬虎帽。他們的衣服喜歡用青 . 藍 . 棕等色的棉 . 絲 . 綢 . 緞等各種質地的衣料制作,褲腿紮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發。
滿族,是我國56個民族中的壹個少數民族,是壹朵艷麗的奇葩。它有與其他民族不同的風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們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認識。
篇五:民俗民風“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中國,這個巨大的家庭是由56族兄弟姐妹們組成的,而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廣東,下面讓我帶大家走進廣東民風民俗大觀園吧!
首先先紹的是我們廣東人最愛的飲料——涼茶,我們認為涼茶是身體的保險公司,
因為它有病服即能治病,無病服也能防病。在廣東,如果成人壹個月內不飲幾杯涼茶(多為王老吉),嬰幼兒2-3天不服壹次七星茶,就認為身體健康沒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廣東涼茶之壹,有清熱下火,生津止渴,潤肺排毒之療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涼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藥物組成,適用於四時感冒、頭痛發熱等積滯之癥。其中王老吉的藥性最為寒涼,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對平和壹些。小兒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藥物組成,適用於小兒感冒發熱、煩躁咬牙等癥。適用於體質強壯、素來火旺濕盛、經常咽喉腫痛、大便幹結、舌紅苔黃膩者。但是,喝過涼茶的外地人唯壹的感受就是壹個字“苦”!很多人喝涼茶的時候,喝壹口,壹下子就塞進去幾片陳皮去苦。
廣東人每年春節或開耕時節,從粵北到粵西山區廣大農村,流行著壹種鄉土氣息濃郁的春牛舞。人們滿懷深情地贊頌和他們壹起幸勤勞作的耕牛,充分表現了人們對這壹農家寶貝的愛憐,對未來生活的祈求和期望。表演時,演員和觀眾同聲歡呼,互相逗樂,氣氛濃烈、融洽,充滿著農家特殊的歡樂情趣。“春牛”壹般由兩個演員扮舞,壹人舞牛頭,壹人操牛尾,牛頭用木頭或竹蔑紮制,外形比真的牛頭大壹倍,彎彎的猗角,大大的眼睛,黑黑的皮毛,牛鼻被穿著,和真的壹樣。牛身用布做成,遮住裏邊的演員,牛身和牛尾由壹人操舞。表演前,“牛”先躺在壹邊,在壹陣歡快的鑼鼓聲中,由壹住老農打扮的角色,把“牛”牽起,繞場走幾周,並對“牛”說幾句打諢的話,逗引觀眾發笑。
有時觀眾也挑逗演員,唱道:“手拿紅花紅彤彤,紅花掛在牛角中、妳堂春牛唱得好,不過妳牛背有只窿。”機靈的演員立即唱答:“鑼鼓壹打鬧喳喳,老兄講得也唔差;誰個牛仔紙紮介,背脊有窿正好拿。”
引得眾人哈哈大笑,然後開始正式表演。表演時,“牛”的舞蹈動作很簡單,只有隨著牽牛人的唱頌,搖頭擺尾,作欣喜之狀,接受人們的稱贊。牽牛人的動作則比較多,壹邊唱,壹邊撫摸春牛,從牛頭摸到牛尾,每摸壹處,都有唱詞,壹邊還要做騎牛、駛牛、犁田耙地等動作,有的手持犁耙等農具,有的徒手,但動作都要十分逼真,稍有破綻,觀眾就要唱歌來譏諷:“手拿金花金黃黃,犁田大伯唔在行。丁丁園園犁緊轉,樣般中間唔開行?”表演者即順便接過話頭,逗趣作答:“鑼鼓打來鬧洋洋,老兄講得也在行。連州學到連山樣,留出中間做魚塘。”
為使得氣氛更加熱烈。有的地方還有壹生壹旦,打扮成新郎新娘,手持洋傘,肩挑花藍,邊舞邊唱相隨,唱壹陣,扭壹陣,又敲壹陣鑼鼓。最能表現這種舞蹈特點的是它那純真、深情的唱詞。牽牛的演員把牛牽到場中,便開始唱道:“我條件仔好耕田,生得頭大角又尖,耙田唔使用鞭打,犁田唔使用索牽。”然後充滿愛憐地撫摸耕牛,從牛頭摸到牛尾,壹邊摸,壹邊唱:“摸摸牛頭摸牛尾,農家耕作全靠妳;摸摸牛頭摸牛眼,茨粟豆麥糧增產;摸摸牛頭摸牛耳,發展生產走富裕;摸摸牛頭摸牛嘴,耕夫步步緊相隨;摸摸牛頭摸牛身,風調雨順好耕耘;摸摸牛頭摸牛肚,生活改善有出路;摸摸牛頭摸牛腳,唔愁吃來唔愁著。牛兒是個農家寶,愛牛如同愛父母,相依為命勤耕作,***同走向金光道。”
內容樸實,感情真摯,教育大家要愛護耕牛,勤耕勤種;曲調深沈,纏綿。由於在民間長期傳唱的結果,已經形成了壹種特有的曲調,俗稱“春牛調”。
當然,廣東還有好多民風民俗。比如:廣州美稱“花城”,其壹年壹度的迎春花市,是非常受人矚目的;舞獅;種四方竹……
每個地方的民風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它有它的獨特風韻;它有它的熱鬧。祖國孕育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風五十六枝花,各色千秋,可廣東的風情,卻讓我為之壹爽!希望大家也能多了解自己家鄉的風俗習慣,甚至了解其他民族地方的特色,讓我們好好的感受中國的多姿多彩!
篇六:中秋節習俗——少數民族祭月拜月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這祭月、拜月的風習。雲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風俗。傣族傳說,月亮是第三個兒子巖尖變的。巖尖是個英勇剛強的青年,他曾率領傣族人民打敗過敵人,贏得了傣族鄉親的愛戴。後來,他不幸死後,變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繼續發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給傣族人民帶來光明。每逢中秋節這天,小夥子壹清早就帶上火藥槍上山打火雀、野雞,獵取節日野味。姑娘、媳婦們忙著到湖邊,池塘裏抓魚。他們都忙著準備節日的晚餐。老阿媽則忙著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壹個糯米圓餅,每個餅上插壹炷冷香。待到月亮從山林上空壹升起來,就點燃冷香,全家大小開始“拜月”。然後,對空鳴放火藥槍,以示對英雄巖尖的敬意。最後,全家老小歡樂地圍坐在小方桌旁,品嘗食物,談笑賞月,盡興方散。
鄂倫春人祭月時在露天空地放上壹盆清水,擺上祭品,然後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將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後,人們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稱“打月亮”。
廣西西部壯族的“祭月請神”活動更典型,每年夏歷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們在村頭村尾露天處,設壹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爐,桌子右
邊樹壹高約壹尺的樹枝或竹枝,象征社樹,亦作月神下凡與上天的梯子,這裏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話因素。整個活動分為:請月神下凡,由壹名或兩名婦女作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對歌;月神蔔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個階段。
蒙古族“追月”。中秋之夜,蒙古族人愛做“追月”的遊戲。人們跨上駿馬,在銀白色月光下,奔馳在草原上。他們朝西放馬奔馳,月亮由東方升起,墜落天西方。執著的蒙古騎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藏族“尋月”。西藏壹些地區的藏族同胞歡度中秋的習俗是“尋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們,沿著河流,跟著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圍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後回家團圓吃月餅。
赫哲族“祭月”。在我國東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節,人們要采葡萄、祭月。相傳是為了紀念壹個聰明、勤勞的赫哲族媳婦。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邊向月亮求救。最後終於奔到了月亮上。
德昂族“串月”。雲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掛,分外明亮的時候,山頭塞尾,不時傳來壹陣悠揚動聽葫蘆笙,男女青年在壹起“串月亮”傾訴衷情。有的還通過“串月亮”送賓榔、送茶訂下婚約。
阿細族“跳月”。阿細人過中秋的傳統習慣是“跳月”。中秋之夜,從各個村塞聚集到山村中的開闊地,披紗的姑娘跳起來了,肩負大三弦的小夥子跳起來了。然而,尤為撩人的還是那種青年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對歌,仿佛月亮也聽利為之動情動容。
苗族“鬧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眾沐浴著如絲縷的月光,吹奏悠揚的蘆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們在“鬧月”活動中互相尋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像月亮和清水壹樣,心地純潔明亮,永結百年之好。
高山族“賞月”居住在臺灣省山區的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明月高懸、清輝灑滿大地的時候,穿著民族盛裝,圍坐在壹起載歌載舞,飲酒賞月,***享天倫之樂。
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著壹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裏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壹夜可以***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著花傘,選取自己心愛後生的園圃,去采摘瓜菜,而不會被人看成是“偷盜”。她們還要有意地高聲叫喊:“餵!妳的瓜菜被我扯走了,妳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來,她們這是借助月宮仙女傳遞紅線呢。如果能摘到壹個並蒂的瓜果,這表示她們能有幸福的愛情。因此,成雙生長的豆角便成了她們采摘的對象。嫂子們這夜也同樣到別家園圃裏去“偷月亮菜”,不過,她們希望能采到壹個最肥的瓜或壹把活鮮青翠的毛豆,因為,這象征著小孩的肥壯,毛頭的健康(毛豆的諧音,指小孩)。小夥子們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望月宮仙女賜給他們幸福。不過,他們只能在野地裏煮了吃,不能帶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歡樂和神奇異彩。
篇七:拉祜族的習俗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是壹朵美麗的花,每個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和自己獨特的節日,拉祜族就是其中壹個民族,很久以前拉祜族是靠狩獵為生,遊牧於滇西洱海地區的“昆明”或“昆明之屬”,可能就是包括拉祜族在內的彜語支某些民族的先民。括拉祜族在內的彜語支某些民族的先民。
拉祜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少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拉祜”是本民族的自稱。18世紀以前,拉祜族大致就已居住在現在所分布的地區。
拉祜族傳統的住房稱為掌樓,掌樓壹般為正方形,象征房主人地位穩固,生活安定。掌樓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分為寢室和客房,客房中心有火塘,塘中的火終年不息;下層不築圍墻,用來堆放雜物、圈牛養雞。樓外設壹陽臺,用來晾曬谷物或納涼。
拉祜族人用竹筒制茶,竹筒茶制作方法是:將新采的茶葉揉炒之後,放入青嫩竹筒內壓實,然後放到火塘邊烤幹,再剖開竹筒,取出茶葉即可。它混合了醇厚的茶香和濃郁的竹香,是拉祜族別具風味的飲料。
拉祜族有豐富的口頭文學,詩歌中有壹種叫做“陀普科”《謎語》,深為群眾所喜愛。拉祜族的音樂、舞蹈都具有獨特風格。傳統樂器有蘆笙、三弦等。拉祜族長篇史詩《牡帕密帕》中記載拉祜族的祖先是從葫蘆裏孕育出來的,因此拉祜族以葫蘆作為自己民族的象征。用葫蘆做成的蘆笙是拉祜族最喜愛的樂器,電影《蘆笙戀歌》中的插曲“婚誓”,就是根據拉祜族的蘆笙曲調創作的。
“擴紮”是拉祜族最重要的節日,壹般在農歷正月,擇吉日舉行。“擴紮”***九天,分三段。初壹至初四為第壹段,稱作“擴路媽”,即大年。大年初壹搶新水是“擴紮”最富情趣的活動:隨著雄雞破曉的第壹聲啼鳴,男女青年爭先恐後沖出家門,搶先來到泉邊搶新水。新水被拉祜族看作是純潔與幸福的象征。第壹個搶到新水的人被認為能在新的壹年裏交好運。初三這天人們帶上食品走親訪友,還要唱歌跳舞。初八、初九為第二段,稱“九黃會”,又稱“男人節”。十三到十四日為第三段,稱“小紮”,村村寨寨都要蕩秋千。
拉祜族就是這樣壹個美麗的民族,是56個民族中壹朵鮮艷的花。
篇八:民族風俗正月初壹為春節,舊稱元旦。是日,人們早起,著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辭舊迎新。謂穿未下過地的新鞋,新的壹年可腳輕手健。男主人起床,口念吉詞先開門,放炮仗於門口,稱“開門炮”。開門炮壹般放三個,要“帶四放三”,留壹個作“備炮”,寧波話“備炮”出典於此。炮仗放得越高越響,示意新年吉利。若是“吹、吹、吹”的啞炮,則示為不吉,要馬上就說:“哦,吹吹響,今年會發財。”並立即補放壹個。
大族、大戶人家供奉祖先遺容畫像於祠堂或中堂(堂前間),壹般懸五代之內的祖宗像,稱為“供幀子”、“供影子”、“供金紫(昔繪像皆金冠紫衣) ”,均同義。有的宗祠族規,男子l6歲才可拜祭,女子不在內。由輪著當辦者分發麻餅(亦稱吉餅)壹雙或碗兩只。各家幼者依序拜尊長,稱“拜歲”。除夕夜巳分“壓歲錢”,用紅紙包起來壓在幼者枕頭底下,故謂“壓歲”。
是日,早上吃湯團(湯圓),寓意團團圓圓。有些人家全家吃素壹天。這天習俗最大特點是讓家裏日用器物“休息”壹天,也即讓家庭主婦休息,不掃地、不乞火(不向別人點火、點香煙)、不殺牲、不動刀剪、不倒馬桶、不洗滌衣服,也不打罵孩子、不講不吉利的話。早晨見面忌說“早”字,謂說了要招來今歲跳“蚤”多。走路如跌跤,要馬上說:“哦,元寶壹跌。”此晚,未昏即眠,不點燈火,謂點燈將招來今歲蚊蠅多。睡前,放“關門炮”。晚上不出門,俗稱過“太平夜”。
初二至初七八,遲的到十五,各家出門走親戚“拜歲”,壹般先至親後遠親,少拜長以婿拜翁、甥拜舅、侄拜姑等為重,互相款待酒席,稱“歲飯”、“歲酒”。 初五,為財神日,經商人家最重此日,“請財神”後才開門營業,稱“開市”。信佛者,有的於初七夜走七座橋,且不走回頭路,初八拜八個寺院,俗稱“走七橋”、“拜八寺”。
其間,民間娛樂活動有舞龍燈、跑馬燈、大頭和尚等。與別地稍異者有“佯掃地”,即乞丐(此時稱“發財人”)背負筐,手握綴有紅球的掃帚,佯作掃地狀,口唱俚歌:“撩起金絲帚,瑞格(象聲)壹把掃。掃到東,老板屋裏有青龍,青龍盤米缸,黃龍盤谷倉;掃到南,老板屋裏發大財,大元寶使籮擡,小元寶使船載。”
建國後,賀年等習俗不變,迷信色彩多已消失。機關團體舉行團拜,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活動,慰問老幹部、老工人、老教師、老科技人員、敬老院老人和春節期間堅持生產、工作的職工。路上熟人相逢,拱手或握手,互祝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