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亞裏士多德在《詩學》中是如何區分詩和歷史的?

亞裏士多德在《詩學》中是如何區分詩和歷史的?

在《詩學》中,亞裏士多德認為,藝術的本質是摹仿,摹仿是把藝術和技藝制作區別開來的基礎,也是學術分類和界定個別藝術的本質的基礎。他還深信,摹仿是人的本能,人在摹仿中既可滿足其求知欲,又可獲得審美的愉悅,藝術就起源於人的摹仿的天性。總體而言,亞裏士多德的摹仿理論包括這麽幾個內容。第壹,是藝術家在摹仿現實的時候,不僅可以把它按本來面目如實表現出來,而且還可以表現得比它更美或更醜。第二,藝術或詩的摹仿對象有三種:過去有的或現在有的事,傳說中的或人們相信的事,應當有的事。認為把事物表現得比它的本來的樣子更好或更壞,表現為它應有的樣子,表現理想,這是藝術摹仿特有的功能。第三,藝術應當摹仿那些具有普遍意義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亦即應當按必然律去摹仿,“詩人的職責不在於描述已發生的事,而在於描寫可能發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發生的事”。因此,與歷史比較起來,寫詩這種活動更具有哲學意味,更能表現事物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接近事物的真理。第四,為了表現必然之物,藝術家在摹仿的時候可以采取理想化和典型化的方法,以突出所摹仿事物的本質和鮮明特征。有時,為了達到詩的效果,詩人甚至可以描繪不可能發生的和異乎尋常的事情,只要能按必然律或可然律把它描寫得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