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嶗山,為什麽叫嶗山?

嶗山,為什麽叫嶗山?

嶗山,位於青島東部,古稱嶗山、嶗山、布琪山、鰲山。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嶗山主峰被稱為“巨峰”,又名“老頂”,海拔1132.7米,是我國海岸線最高峰,被譽為“海上第壹名山”。當地有句老話:“泰山雖高在雲端,不如東海老。”

中國人對山川的命名很講究。比如泰山,東部的山,意思是“和平的國家,和平的人民”。有“海上第壹名山”美譽的嶗山是如何得名的?

參觀東海仙女山

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演變過程中,嶗山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名稱,甚至在同壹時期,不同的人對嶗山也有不同的稱呼。

了解嶗山名字的由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嶗山所賦予的情懷和精神。

關於嶗山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嶗山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後漢書》中。那時候嶗山叫“嶗山”。

明代文人顧對嶗山情有獨鐘。他研究了很多史料。他認為,秦漢時期,人們普遍相信董軍縣的海中有仙山和神仙,他們可以得到長生不老的藥。嶗山是尋找海上仙山的最佳地點。登上嶗山山頂,遠眺東海,找到仙女山的位置。

因此,顧認為,秦始皇到齊魯求仙時,各郡、州、縣的人都為之孜孜不倦,所以此山險峻,上下行走十分辛苦,故稱“嶗山”。

《嶗山實錄》中有這樣的描述:...古人認為海上仙山、蓬萊、方丈都是虛構的,真正存在的只有嶗山。

壹山壹海,萬象歸懷。

嶗山的別稱是“獄山”。

“獄山”之名,最早見於晉代高僧法顯所寫的佛經記載。

相傳周朝商朝滅亡後,姜子牙的封地就是今天的齊魯大地。

姜子牙遊覽嶗山時,被嶗山非凡的氣勢、美麗和雄偉所感染,登上了嶗山之巔。他發現嶗山山頂看起來像個八卦圖,就給它取名“太極峰”,意思是太極循環,不滅。

姜子牙認為嶗山石質堅硬,如龍如虎,又望東海,壹山壹鎮,萬物歸懷,所以覺得這座山比泰山還要堅固,可以永久固定在鎮江山,所以有“獄山”之名。

“獄山”的另壹種說法是基於中國傳統的占星術。

最高天三十六星中的“天龍星”與嶗山的位置相呼應,故以星象命名“獄山”。

神的房子,超自然的房子

嶗山名聲的廣泛傳播,不僅有賴於其“環海攜平川”的自然奇觀,也與嶗山道教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據太清宮記載,漢代建元元年,太清宮創始人張連福來到嶗山,修建太清宮草庵,揭開了嶗山道教的歷史篇章。

後來的謫仙李白、唐末五代的李哲軒、北宋真人劉若卓、長春真人丘處機等都來到嶗山隱居修行。

在此期間,嶗山的名稱也發生了不同的變化。

鹹清四年(公元659年),李延壽撰《南史》,初名“嶗山”。

天寶年間(公元742-756年),詩人李白寫了壹首詩《寄語山人孟》,其中的“我去東海,在嶗山吃了”成為描寫嶗山的代表作,流傳至今。

唐玄宗時期,道士王日本人受到玄宗的寵愛。南嶽道士李怕他耽於世俗,不再出家,勸他出京。王要玄宗去獄山煉丹,玄宗準他去,改“獄山”為“輔佐唐山”。

元代,道教興盛,道教全真龍門派創始人丘處機來到嶗山,看到這裏氣勢非凡,景色秀麗,真的有壹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道家講究自然,對“獄”字很不舒服。也與此山背負平原,面朝大海,猶如壹條巨鰲,屹立於東海萬裏碧波之上有關。所以在壹首詩裏唱到,把這座山叫做“鰲山”。詩中說:“獄之山為鰲山,海之中心高不可攀。神欲修果,故移仙於世。”

成吉思汗封丘處機為佛門仙人後,就讓他掌管天下的事務,各道派都以恩師之名稱此山為“鰲山”。

頭凸凹頭位於嶗山之首,深入大海腹地。神若收水,其身遠伸入大陸深處,景色壯闊壯麗。

嶗山的“老”沒有別的意思。

歷經千年變遷,明末黃宗昌編撰的《嶗山誌》成為第壹部詳細介紹嶗山情況的文獻。

黃宗昌在序言中寫道:“春非我春,秋非我秋,放眼天下,是嶗山獨有……”從此,“嶗山”之名逐漸被世人所采用。

故嶗山之名,因其山高崖陡,翻山越嶺難而得名。後人深感此山難登,故在“老”字旁加“山”字,以突出嶗山堅、闊、高聳的特點。

所以嶗山的“老”字成了字典裏的專用詞,這在中國名山中也是不多見的。

從嶗山名字的變化可以看出,它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嶗山在各個朝代都有自己輝煌的壹筆,“嶗山”這個名字最終成為了壹個永恒的名聲。

延伸閱讀> & gt

嶗山十二景:

分別是巨峰趙旭、龍潭噴雨、明霞三七、太清水月、海角仙墩、羅娜佛洞、雲東盤松、獅嶺橫雲、花樓疊石、九水益銘、巖瀑潮音、朱偉全明。

旅遊路線:

* *巨峰位於嶗山南麓,入口在沙子口街道大河東社區附近。從市區可以走香港路、嶗山路直行。公交可乘坐304、802、104(部分車次)、113(部分車次)在大河東站下車。

* *太清-棋盤石-嶗山景區羊口在同壹條遊覽線路上。可從大河東附近的南檢票口進入太清景區,從市區可走香港路、嶗山路直行。從大河東乘坐景區內的觀光車進入景區。

* *北九水有兩個售票點。主售票點可以從市區開車到北九水,走濱海大道(嶗山段也叫松陵路)。沿著這條路向北走,在隧道口根據標誌向右轉。另壹個檢票口遊客數量相對較少,從沙子口街道韓河村沿南九水至柳樹臺進入。公交可乘坐365、110、311、112。需要註意的是,112的終點站是景區外的臥龍村,需要到景區換乘。

* *從市區出發,沿香港路或銀川路或遼陽路或九水路東行至濱海大道,沿路轉北行至王哥莊到達洋口景區。到洋口景區的公交有:312、371、106。

* *棋盤石景區位於劉清至洋口旅遊線上,緊鄰洋口景區,距太清景區約30裏。嶗山風景區劉清至洋口段觀光車已投入運營。如果妳想從劉清方向去棋盤石,妳需要在大河東停下來,然後轉乘觀光車。如果從洋口方向去棋盤石,可以選擇開車或者停車換乘觀光車。選擇自駕的朋友要註意,棋盤石停車場是按時間收費的。從市區走港路轉嶗山路到劉清入口。走濱海大道北行,轉王哥莊到洋口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