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方鑿」有什麽意義?

「方鑿」有什麽意義?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有的人覺得壹見鐘情,誌趣相投。但是,這個世界註定有些人壹見面就格格不入,格格不入——所謂“方鑿”。

“方鑿”這句話出自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妳拿著方鑿,怎麽進去?”清金農《秋雨槐樹下坐》雲:“方圓為匪所用,客避疑。”榫;鑿子,榫眼。這個成語形容方榫不能楔入圓孔,方鑿不能裝進圓鑿。比喻不合時宜,無法壹致。另外還有壹句話:“丁是丁,毛是毛”(丁與“釘”同,即榫;毛,即毛眼)也用作比喻,但含義與“毛鑿”不同。它形容認真,從不馬虎,就像榫和榫眼壹樣,沒有任何錯誤。

什麽是榫卯?榫頭和榫眼是幹什麽用的?其實榫卯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壹種組合,也可以說是中國傳統建築最顯著的特征之壹。它連接梁與柱、拱與屋架,使整個房屋不需要壹個釘子就能牢固地結合在壹起,形成了“屋倒墻不倒”的特點。它的發展和完善反映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能,這與中國文化密切相關。凹凸的重合歸納出“陰陽互補,虛實並存”的哲學意蘊

榫眼和榫頭是接合處。凹凸用來連接的地方就是榫卯。凸的部分叫榫,凹的部分叫榫眼。榫卯連接在中國很早就出現了。考古發現表明,距今約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存在大量的柱式房屋。房屋由樁、柱、板、梁、杭等多種構件組成,大多有榫卯。榫卯有多種,如燕尾榫、梁榫、雙榫、柱榫(銷榫)、企口榫等。在企口板兩側裁出寬度為10 ~ 25mm、深度為23mm的企口,並在口中插入截面為梯形的木塊,沒有接縫,是較高級的貼身拼版工藝。當時這些榫眼和榫頭都是用石斧、石鑿、骨鑿等工具制作的,制作難度可想而知。四五千年前,在黃河流域的村落木結構中也發現了榫卯連接。比如河南湯陰白銀壹口井,井壁用人字木架加固,井架內木棒交叉處有榫眼。再如青海樂都劉灣壹些墓葬中的木棺,在地板下和蓋上各有三塊橫板,上下對應。板的兩端伸出,並鑿有圓形榫眼,與直立的木柱緊密相連,形成三個框架,將棺材板牢牢固定。

西周時期,青銅工具的使用促進了木工技術的進壹步發展,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木工技術已經達到了非常精細的水平。

考古研究發現,戰國時期的榫卯接合類型有直榫、半直榫、燕尾接合、半燕尾接合、圓榫、端榫、榫卯、蝶榫、半蝶榫、寬槽接合、窄槽接合、斜榫、半直榫等十余種。當時的木工不僅熟練地運用了各種方法,而且對這些方法在機械性能、工藝和裝飾功能等方面的優缺點有了科學的認識,並能根據器皿的不同要求進行適當的選擇。比如燕尾接頭盒的角接強度大,加工難度大,多用於牢固性要求高的整體木棺,而現場組裝的木撐則采用粘接強度低,加工難度較小的寬盒角接。再比如通榫的接頭強度大,但是不太美觀;榫的特點正好相反。所以在制作木制家具時,需要在木材要求美觀的幾個面上使用不透水的榫頭,在要求強度的腳座底面上使用透水的榫頭,做到物盡其用,相得益彰。再比如,在不上漿的情況下,各種粘接方式中,燕尾接頭的強度最大。但在外力作用下,榫頰尖容易沿木紋發生剪切破壞,所以榫頰傾斜角應限制在某壹臨界角,根據現代細木工技術的理論研究,該角度約為10度。

據戰國時期的木制品推算,燕尾桿的平均傾斜角度為7 ~ 12度,說明當時的工匠在這個問題上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在工藝實施上達到了穩定的、較高的技術水平。可以說,現代細木工技術所掌握的主要榫卯結構,包括技術實踐和理論,在戰國時期幾乎已經被發明和應用。幾千年後,明清榫卯結構的家具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峰,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木材技術史上值得稱道的成就。

中國古建築之所以用榫卯連接,不僅僅是因為當時木材豐富,建築簡單,還因為其抗震能力強。歷史證明,中國的木結構建築可以抵抗裏氏7級或8級的地震。雖然地基的振動會引起榫卯連接的木基石的移動,但是基石與木柱之間沒有固定的連接,所以可以允許壹定的水平錯位,大大降低了從地基傳遞到結構的水平振動能量。另外,木結構具有自重小、彈性好、允許變形大的特點,因此延性大、耗能強、抗震性能好。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榫卯結構將柱、梁、鬥拱、風、椽緊密連接成壹個整體,形成壹個具有韌性的柔性連接結構,它們之間沒有或很弱的相對運動,從而避免了局部振動和應力應變的集中。基於這些因素,中國傳統的木結構建築受到了地震的洗禮,但很少倒塌。

榫卯結構簡化了復雜的連接程序,並且使得兩種材料在沒有第三方介入的情況下牢固地連接。它是最簡單、穩定、普遍適用的連接方式,應用極其廣泛。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衣服紐扣,飛機上的安全帶,火車車廂的掛鉤,飛船的對接系統等。均采用榫卯結構,實現分離與整合;軍事上,槍械可以快速拆裝,無需螺絲;電腦顯卡可以很方便的插入固定,這就是榫卯的力量。在壹些復雜的結構中,榫頭往往設置在榫頭中,底座包含底座,比如古代宮殿的拱門,就是這種復雜的榫卯結構的代表。事實證明,技術的本質不會迷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是會隨著時代的步伐不斷發展。

粗心的小事會造成大麻煩

三國時蜀國的國君劉備臨終前告誡兒子劉禪:“勿以善小而為之,勿以惡小而為之。”都說有些事情雖然看起來很瑣碎,但是日積月累,形成習慣。好的最終會成功,壞的會導致崩潰。——所謂千裏之堤,毀於蟻穴。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又稱“千裏之堤毀於蟻穴”。這是出自《韓非子·語勞》:“知張之堤,潰於蟻穴;壹個100英尺的房間隨著突然出現的縫隙燃燒起來。”這篇文章贊揚了魏國的築堤專家白圭,說他能發現並堵住堤壩上的蟲洞,從而保護了堤壩的安全。意思是千裏大堤是壹個小小的螞蟻洞造成的。如果妳不註意小事情,妳最終會有大問題。

這個成語中提到的堤壩,千百年來就像守護神壹樣,守護著壹方平安,讓黎巴嫩人民安居樂業,眾生皆有其位。堤防,顧名思義,是在江、河、湖、海的岸邊,用土、石、混凝土等材料構築的壹種擋水建築物。最初的堤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沒有水,人們無法生存,但他們經常受到洪水的傷害。起初,人們“選擇山丘來躲避洪水。”後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在小範圍內修建了壹些原始的堤壩(最初稱為“預防”)。“李周、地方官員和米民”有“防止水停止”)積極抗洪,保護家園和莊稼。中國古代有* * *工“攔河防諸河”“攔洪”“築城”的傳說,“防”“城”大概就是比較原始的堤防。

大約在公元前21世紀,中國有壹個傳說,黃河上築堤是為了防洪。西周的《國語·周瑜商》記載了“守民口不如守川,川崩傷民多”的警語,可見當時的堤防已有壹定規模。到了春秋戰國中期,堤防越來越普遍。當時各諸侯國為了避免以鄰為壑,以水代兵,在公元前651年的葵山會議上訂立了水利盟約,其中有“不要彎堤”“不要彎堤”等條款。至於賈珍所說的西漢末年“大堤建於戰國附近”,指的是戰國時期黃河下遊出現的現象。

戰國時期的堤防發展到壹定程度,是因為鐵制工具的廣泛使用促進了黃河下遊的發展,人口增加,城市也相應建立起來。當時黃河下遊主要有齊、趙、魏。齊國地勢低窪,易受黃河洪水侵襲,故在距河道12.5km處築堤防護。洪水威脅傳給了趙,趙迅速在離河12.5km處築堤。位於上遊的魏不想受苦,所以他做了同樣的事情,修築堤壩來保護這個地方。各國大堤相鄰部分利益壹致,結果大堤相連,黃河主流在相距25公裏的兩個大堤之間遊蕩,初步形成連貫的黃河大堤,保護流域安全。與過去沒有堤防溢出河道的情況相比,堤防的系統化建設可以說是防洪工程的階段性進步。

然後,隨著堤防的大規模建設,防護技術也發展起來,出現了像白圭這樣的專家。白圭(370 ~ 300年前),戰國時期著名的舞蹈家。梁(魏)惠王時在魏做官,後來到齊秦。韓曙說,他是管理貿易和發展生產的理論創始人,即“世界的語言統治著活人的祖先”他不僅是先秦時期的商業思想家,也是著名的經濟戰略家和金融家,堤防工程是他的專長之壹。《孟子·高姿·夏》記載了他關於治水的壹段話:“丹治水勝於禹。”根據文獻記載,白圭的堤防堵漏工程主要采用“預防措施”、“水利工作者采取預防措施堵漏”和“采取措施堵漏”。“波茨”是蘆葦、茅草等植物,可以用來覆蓋屋頂,被稱為“波茨梯田”。“次方”由“次方”構成,被認為是最早的草田。後來,枝、莖和其他材料被用於稗草的開發。

堤防的出現為社會發展提供了新的保障。從技術角度來說,堤防的應用也標誌著河道整治方法達到了壹個新的水平。古代工炮用“堵”的方法治水,大禹用“疏”的方法治水,是從“堵”到“疏”的壹大進步。疏浚可以增加河道的泄洪能力,但不能有效地控制洪水。堤防的系統建設可以擴大河床的過水能力,防止洪水漫過槽。從“疏浚”到“築堤”,是治水的又壹大進步。從古到戰國,治水技術的發展是壹個“堵”——“疏”——“堤”的過程。“千尺之堤,潰於蟻穴...白圭之行也是壹個堤防,它的洞被堵住了...白圭沒有水很難。”可見當時人們對堵塞堤壩的螞蟻、螞蟻等洞穴的把握很大。

在大規模築堤技術實踐的基礎上,也積累和總結了戰國時期的土力學知識,在先秦著作《管子》和《考公基》中有詳細記載。

《管子》根據黃河流域的氣候特點,提出夏歷三月是築堤的好季節,這個季節的土壤含水量相對適宜(土壤含水量是影響土料物理性質的主要因素),容易保證施工質量。此時河流處於枯水期,河床灘地的土壤可以用來築堤。既疏浚了河床,又節省了堤外土,保證了夏秋季防汛搶險的土源。這個技術原理壹直沿用至今。把握合理的堤防斷面形狀和陡坡度是保證堤防穩定的另壹個重要因素。任何土壤材料都有保持其物理性質所必需的坡度,這在當時已有壹定程度的了解。《管子》提出,堤防斷面應做成“下大上小”的梯形。根據《考公基》中的記載,當堤底寬度和高度大致相等時,坡度應“三分壹分”,即取三比壹的坡度。

戰國以後,隨著生產力的進壹步發展,堤防在社會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於是出現了各種不同規模、不同類型、不同材料的堤防。如今堤防的設計手段、結構型式、材料、施工工藝、規模都不是過去可比的,其在防洪保安方面的社會效益日益凸顯。從材料上看,有土堤、石堤、混凝土堤、鋼筋混凝土堤等。就其功能而言,有防洪堤、防潮堤、防波堤、潛堤、護城堤、通航堤等。歷代還有穿水堤、減水堤、遠堤、堤、格堤、月堤、渡堤。此外,還有主堤、支堤、主堤、次堤、後備堤、子堤。在古代,根據保護範圍,分為民間和官方集市。

我國歷來以農業為基礎,歷代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都比較重視水利,而修築堤防就是水利的重要內容。

公元前132年,黃河在孺子牛處決口,漢武帝親自封堵決口,寫下了著名的孺子牛歌。據報道,乾隆皇帝六下南巡時曾五次視察海堤遺址,並稱“海堤是越中兩國的第壹保障”。

歷史上許多成功的地方官員在任期間都與當地人壹起修築堤壩,後來以姓氏命名,以紀念他們的功績。就堤防而言,杭州西湖有白堤(白居易)和蘇堤(蘇東坡),蘇北有範公堤(範仲淹),漢口有張公堤(張之洞)。還有的因造價高,被稱為“金堤”、“銀堤”、“寸金堤”。

幾千年來,有許多關於堤壩的民間故事。比如在河南濮陽縣,有“秦始皇跑馬太金堤”的說法,流傳最廣的就是杭州西湖白堤上徐賢和白娘子演繹的千古風流故事。

同樣,歷代詩詞歌賦也生動地描寫了堤岸:白居易“最愛東湖不過癮,青楊綠蔭裏白沙堤”;韋莊《無心最臺成柳,猶為十裏堤》;周邦彥的《隋堤,我看了好幾遍,水上漂,顏色掉了》;美國著名作家江南先生也撰文稱贊家鄉的“百裏河堤我愛聽”...許多堤岸被人們裝飾,成為旅遊景點:如蘇堤岸,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白堤上的“斷橋殘雪”;北京頤和園昆明湖東堤等等。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漫長而堅固的千裏之堤,會被看似微不足道的白蟻摧毀。換個角度想想,很多事情並不總是和枝葉有關——在細微之處看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