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慶或中秋的詩歌如下:
1、“三材取具油糖面,磊落芳潔堆瓦缸。水溲成模入火炙,鐵爐揚炭時錚從。和酥餡果更奇絕,列肆錯雜魚豆樁。”
這是清代詩人錢灃所作,詩中詳盡記錄了當時湖南長沙民間過中秋節的熱鬧情景,包括月餅的詳細制作方法:此詩從制作月餅所用的材料、月餅的制作過程、月餅的風味等方面介紹了長沙月餅的特色。
這首詩完美適合與家人壹起參加手工制作月餅的活動,看似短短幾句,實則包含了這次活動的全部內容,把這首詩加進妳朋友圈的文案裏,展現妳文采的時候就到了!
2、“中秋鮮果列晶盤,餅樣圓分桂魄寒。聚食合家門不出,要同明月作團圓。”來自清代沈兆褆的《吉林紀事詩》,全詩都在描述當時普通人家中秋節的壹天。中秋的新鮮瓜果排列在晶瑩的盤子中。清寒的月亮像月餅壹樣的圓,全家人在壹起聚餐不出門,要同今宵的明月壹起來個大團圓。
這首詩不僅包含了家人***食的愉悅心情,更寫出了家人大團圓的幸福感,發文時候配以中秋家人團圓照再合適不過了!
3、“形殊寒具制,名從食單核。巧出餅師心,貌得嬋娟月。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裏相饋遺,節物無容忽。”
來自清代袁景瀾的《詠月餅》描繪除了詩人家鄉蘇州的中秋節,詩人在詩中,不僅寫吃月餅,還將做月餅的步驟,比如和面、點綴、藏餡、蒸煮乃至饋贈親朋等壹系列活動羅列出來,是珍貴的中秋節民俗資料。
因為月餅師傅的巧心,使月餅看起來同月亮壹樣美麗。這首詩詞不只是可以配做手工月餅的圖,還可以發壹些家庭***作壹頓中秋晚飯的圖。在這個嬋娟圓月之夜,家人齊心做壹頓飯,只為團圓,“但願長圓如此夜”。
4、“中秋節物未為低,火烘羅羅出斧齊。壹樣餅師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題。”這是清代詩人祁啟萼的《月餅》壹詩,詩中邏輯清晰地介紹了月餅制作的過程,點出了月餅命名的取義。
在這個中國人傳統的團圓節日裏,人們以制月餅、嘗月餅、玩月餅、寫月餅為節俗內容。而慶祝豐收、懷舊思鄉、祈盼團圓,悠久的歷史使得月餅承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這首詩適合回到故鄉的妳,配以故鄉的豐收場景圖,在讓朋友們感受中秋節氣氛之余,還可感謝自然萬物對於生命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