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從三峽全長七百裏中看,兩岸山都是相連的,沒有中斷的地方.山嶺重重疊疊,連綿不斷,把太陽光和天空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晚上,絕看不到太陽和月亮.
到了夏天洪水暴漲滿上山岡的時候,無論是上行還是下行,都被阻絕了.有時皇帝的詔書急需傳達,那麽,從白帝到江淩,雖有壹千二百裏之多,早上出發,晚上便到,即使乘飛奔的馬,駕者烈風也沒這樣快.
每當春冬的時候,白色的急流和碧綠的深譚,回旋著清波,倒影著兩岸的景色.高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怪的柏樹,懸崖上流下的瀑布,飛花四濺,在山峰和樹林之間飛濺,水清、樹榮、高山、草盛,確有許多趣味.
到秋天初晴下霜的早晨,樹林蕭瑟冷靜,山澗寂靜,猿猴啼啼的長叫,持續有很久,淒慘的聲音異常,在山谷久久回蕩,所以打漁的人說:"巴東三峽巫峽最長,聽見猿聲後,眼淚沾濕了衣服.
通假字 闕通缺
作者 本文作者是酈道元,他是我國北魏傑出的地理學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經註》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文筆絢爛,語言清麗。
古今異義詞 1、或王命急宣(或 古義:有時 )
(或 今義:常用於選擇復句的關聯詞)
2、至於夏水襄陵(至於古義:壹個動詞“到”和壹個介詞“於” )
(至於今義:常連在壹起,表示另提壹事)
1、文中側面寫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文中側面寫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3、寫三峽全景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236396536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4、寫兩岸連山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5、寫山高的句子是: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6、由三峽水流洶湧湍急聯想到李白的詩歌是:《早發白帝城》
7、作者寫了春冬之時八種景物的特點和給予作者的感受是: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8、寫三峽景物壹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
9、三峽夏季江水的特點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10、從視覺角度寫兩岸連山的句子是:自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11、描寫夏季三峽景色的句子是: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12、描寫三峽春冬之景的句子是: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13、描寫三峽秋季景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4、文章寫三峽春冬景色時,既描寫了“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的靜景,也描寫了“懸泉瀑布,飛漱其間”的動景,動靜結合,相得益彰。
十二、重點語句翻譯
1、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2. 八年級語文《三峽》翻譯積累詞語自三峽七百裏中[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2].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3],暮到江陵[4],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5],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6],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7],猿鳴三聲淚沾裳.”——選自王先謙《王氏合校水經註》註釋[1]三峽: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在長江上遊,西起四川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宣昌南津關,長193公裏.[2]沿泝(sù訴):順流而下曰沿,逆流而上為泝.泝,即“溯”.[3]白帝: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東.[4]江陵:今湖北江陵.[5]湍(tuān團陰):急流的水.[6]?(yǎn眼):山峰.[7]巴東:指今四川雲陽、奉節、巫山壹帶.譯文。
3. 與 酈道元的《三峽》相關的課外文言文及譯文在三峽的七百裏地界中,江流兩岸都是連綿不斷的大山,連壹點兒缺斷的地方也沒有;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遮蔽住天光日影,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見太陽,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見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時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就被阻絕了。有時皇帝有令必須急速傳達,就早晨坐船從白帝城出發,晚上即可到達江陵,這中間相隔壹千二百多裏地,壹日之內就到,即使是騎上快馬駕起風來,也沒有這樣快。
三峽之內,每到春、冬兩季的時候,那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打著回旋的清波,倒映在水中的山影,都十分壯觀。江岸的極高的山峰上,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又有懸泉瀑布,從高崖上垂掛下來,飛流沖蕩在巖崖之間。江水清清,樹木蒼郁,山勢險峻,百草豐茂,真是情趣無限。
而每到雨後初晴或秋霜始降的早晨,三峽中又別是壹番景象。樹林和山澗現出壹片清涼和寂靜,常常又爬上高崖的猿猴在放聲長叫,聲音連續不斷,甚是淒涼,空蕩的山谷傳來回聲,悲哀婉轉,很久很久也不消失。所以當地打魚的人的歌中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4. 積累古詩文中描寫三峽的名句課內除外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來又得東川信,欲取春初發梓州. 書報九江聞暫喜,路經三峽想還愁. 瀟湘瘴霧加餐飯,灩預驚波穩泊舟.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 送客歸京 唐白居易 水陸四千裏,何時歸到秦? 舟辭三峽雨,馬入九衢塵. 有酒留行客,無書寄貴人. 唯憑遠傳語,好在曲江春. 入峽次巴東 唐白居易 不知遠郡何時到,猶喜全家此去同. 萬裏王程三峽外,百年生計壹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隴水春多逆浪風. 兩片紅旌數聲鼓,使君艛艓上巴東. 三峽聞猿 唐貫休 歷歷數聲猿,寥寥渡白煙. 應棲多月樹,況是下霜天. 萬裏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三峽聞猿 唐慕幽 誰向茲來不恨生,聲聲都是斷腸聲. 七千裏外壹家住,十二峰前獨自行. 瘴雨晚藏神女廟,蠻煙寒鎖夜郎城. 憑君且聽哀吟好,會待青雲道路平. 上三峽 唐李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 唐李白 白鷺拳壹足,月明秋水寒. 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唐李白 昔遊三峽見巫山,見畫巫山宛相似.疑是天邊十二峰, 飛入君家彩屏裏.寒松蕭瑟如有聲,陽臺微茫如有情. 錦衾瑤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高咫尺,如千裏, 翠屏丹崖燦如綺.蒼蒼遠樹圍荊門,歷歷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萬壑分,煙光草色俱氛氳.溪花笑日何年發, 江客聽猿幾歲聞.使人對此心緬邈,疑入嵩丘夢彩雲. 夔州歌十絕句之壹 唐杜甫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 白帝高為三峽鎮,夔州險過百牢關. 瞿塘兩崖 唐杜甫 三峽傳何處,雙崖壯此門. 入天猶石色,穿水忽雲根. 猱玃須髯古,蛟龍窟宅尊. 羲和冬馭近,愁畏日車翻. 悲秋 唐杜甫 涼風動萬裏,群盜尚縱橫. 家遠傳書日,秋來為客情. 愁窺高鳥過,老逐眾人行. 始欲投三峽,何由見兩京. 初至犍為作 唐岑參 山色軒檻內,灘聲枕席間. 草生公府靜,花落訟庭閑. 雲雨連三峽,風塵接百蠻. 到來能幾日,不覺鬢毛斑. 聞範秀才自蜀遊江湖 唐杜牧 蜀道下湘渚,客帆應不迷. 江分三峽響,山並九華齊. 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 歸時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峴山送張去非遊巴東 唐孟浩然 峴山南郭外,送別每登臨.沙岸江村近,松門山寺深. 壹言予有贈,三峽爾將尋.祖席宜城酒,征途雲夢林. 蹉跎遊子意,眷戀故人心.去矣勿淹滯,巴東猿夜吟. 巫峽 唐楊炯 三峽七百裏,唯言巫峽長.重巖窅不極,疊嶂淩蒼蒼. 絕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有芳.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 送人歸蜀 唐張祜 錦城春色溯江源,三峽經過幾夜猿. 紅樹兩厓開霽色,碧巖千仞漲波痕. 蕭蕭暮雨荊王夢,漠漠春煙蜀帝魂. 長怨相如留滯處,富家還憶卓王孫. 送王處士遊蜀 唐齊己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裏過殘年. 自修姹姹爐中物,擬作飄飄水上仙. 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 來年的有荊南信,回劄應緘十色箋. 出峽 唐胡皓 巴東三峽盡,曠望九江開. 楚塞雲中出,荊門水上來. 魚龍潛嘯雨,鳧雁動成雷. 南國秋風晚,客思幾悠哉. 送友人歸荊楚 唐許渾 調瑟勸離酒,苦諳荊楚門. 竹斑悲帝女,草綠怨王孫. 潮落九疑迥,雨連三峽昏. 同來不同去,迢遞更傷魂. 巫山高 唐陳陶 玉峰青雲十二枝,金母和雲賜瑤姬. 花宮磊砢楚宮外,列仙八面星鬥垂. 秀色無雙怨三峽,春風幾夢襄王獵. 青鸞不在懶吹簫,斑竹題詩寄江妾. 飄飖絲散巴子天,苔裳玉轡紅霞幡. 歸時白帝掩青瑣,瓊枝草草遺湘煙. 琴曲歌辭·三峽流泉歌 唐李季蘭 妾家本住巫山雲,巫山流水常自聞. 玉琴彈出轉寥夐,直似當時夢中聽. 三峽流泉幾千裏,壹時流入深閨裏. 巨石奔崖指下生,飛波走浪弦中起. 初疑噴湧含雷風,又似嗚咽流不通. 回湍曲瀨勢將盡,時復滴瀝平沙中. 憶昔阮公為此曲,能使仲容聽不足. 壹彈既罷復壹彈,願似流泉鎮相續. 峽中即事 唐廉氏 清秋三峽此中去,鳴鳥孤猿不可聞. 壹道水聲多亂石,四時天色少晴雲. 日暮泛舟溪漵口,那堪夜永思氛氳. 2.詞 念奴嬌 宋曹冠 蜀川三峽,有高唐奇觀,神仙幽處. 巨石巉巖臨積水,波浪轟天聲怒. 十二靈峰,雲階月地,中有巫山女. 須臾變化,陽臺朝暮雲雨. 堪笑楚國懷襄,分當嚴父子,胡然無度. 幻夢俱迷,應感逢魑魅,虛言冥遇. 仙女恥求媒,況神清直,豈可輕誣汙. 逢君之惡,鄙哉宋玉詞賦. 滿江紅 宋何師心 壹水飛空,揭起珠簾全幅. 不須人卷,不須人軸. 壹點不容飛燕入,些而未許遊魚宿. 向山頭、款步聽疏音,清如玉. 三峽水,堪人掬.三汲浪,堪龍浴. 更兩邊瀟灑,數竿修竹. 曉倩碧煙為繩束,夜憑新月為鉤曲. 問當年、題品是何人,黃山谷.。
5. 文言文《三峽》的賞析三峽》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
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來往的船只都被阻絕了。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雪白的激流,碧綠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麗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贊嘆“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則“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那淒異的叫聲持續不斷,在空曠的山谷裏“哀轉久絕”。
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 作者寫景,采用的是大筆點染的手法,寥寥壹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裏三峽萬千氣象盡收筆底。
寫春冬之景,著“素”“綠”“清”“影”數字;寫秋季的景色,著“寒”“肅”“淒”“哀”數字,便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文章先寫山,後寫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寫水則分不同季節分別著墨。在文章的節奏上,也是動靜相生,搖曳多姿。
高峻的山峰,洶湧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構成了壹幅幅風格迥異而又自然和諧的畫面,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二、問題研究 1.材料的安排。
作者先寫三峽的整體風貌,然後抓住三峽最有特點的時間——夏天,春冬,晴初霜旦,寫出了三峽的奔放美、清悠美和淒婉美。 2.語言的運用。
本文多用對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讀起來收放有致,很有節奏感。語言精練,表現力強,充滿生氣。
練習說明 壹、背誦全文,並完成下列練習。 1.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 2.找出文中寫景的句子,體會它們的語言特點。
設題意圖:①使學生把握文章寫景的脈絡;②抓住精彩寫景段落,深入領會畫龍點睛的詞語,使學生對文章的感知由整體到局部;③在此基礎上背誦課文。問答題提示了背誦的思路,適宜先解決問答題,再背誦課文。
參考答案: 1.文章先寫山,後寫水。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
2.春冬之景:“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作者寫景,采用的是大筆點染的手法,春冬之景,著“素”“綠”“清”“影”數字,寫秋季的景色,著“寒”“素”“淒”“哀”數字,便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二、解釋下列詞語,並給線點的字註音。
重巖疊嶂 夏水襄陵 乘奔禦風 素湍綠潭 絕巘 飛漱 清榮峻茂 設題意圖是讓學生積累文言實詞,掌握它們的讀音和詞義。 參考答案: 嶂(zhàng),高聳險峻如屏障的山峰。
襄(xiāng),上。 奔(bēn),這裏指快跑的馬。
湍(tuān),急流的水。 巘(yǎn),險峻的山崖或山峰。
漱(shù),沖刷。 峻(jùn),高而陡峭。
三、閱讀下面這首詩,妳能說出它和本文之間的某些聯系嗎?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設題意圖是培養學生的比較閱讀能力,《早發白帝城》和《三峽》都描寫了三峽風光,前者是詩,後者是遊記散文,本題的著眼點不在形式,只要學生能夠將內容對應起來就可以了。 參考答案: 文章的第二段與這首詩的壹、二、四句相印證,都表現了夏天三峽水流速度極快;文章第四段與詩的第三句相對應,都是寫連續不斷的猿啼;文章第壹段則和詩中的“萬重山”相應。
教學建議 壹、註重朗讀。引導學生先默讀,對照註解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的內容;然後再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後達到熟讀成誦。
朗讀要讀準字音,讀清句讀,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風格特色。 二、涵詠品味。
這篇短文富有詩情畫意,意味雋永。應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的語言,深入作品的意境,涵詠體會,獲得美的享受。
這壹環節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把想像中的三峽風光用語言描述出來,可以在課文的基礎上作擴展聯想,而不要把重點放在文言詞匯的講解上。 三、引導學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對三峽的描寫比較客觀,作者的思想感情並沒有用語言直接表述出來。但是我們從文章的字裏行間可以體會得到作者的欣賞之情,他寫出了三峽獨特的美。
有關資料 壹、酈道元生平 道元,字善長,初襲爵永寧侯,例降為伯。禦史中尉李彪以道元執法清刻,自太傅掾引為書侍禦史。
彪為仆射李沖所奏,道元以屬官坐免。景明中,為冀州鎮東府長史。
刺史於勁,順皇後父也。西討關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
為政嚴酷,吏人畏之,奸盜逃於他境。後試守魯陽郡,道元表立黌序,崇勸學教。
詔曰:“魯陽本以蠻人,不立大學。今可聽之,以成良守文翁之化。”
道元在郡,山蠻伏其威名,不敢為寇。延昌中,為東荊州刺史,威猛為政,如在冀州。
蠻人指闕訟其刻峻,請前刺史寇祖禮。及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還京,二人並坐免官。
後為河南尹。明帝以沃野、懷朔、薄骨律、武川、撫冥、柔玄、懷荒、禦夷諸鎮並改為州,其郡、縣、戍名,令準古城邑。
詔道元持節兼黃門侍郎,馳驛與大都督李崇籌宜置立,裁減。
6. 文言文《三峽》課文和翻譯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譯文: 從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高山連綿不絕,沒有壹點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到了於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時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絕了。
有時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須急速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兩地可是相距壹千二百多裏呀!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風,也沒有這樣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時候,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高山上多生長著姿態怪異的柏樹,懸泉和瀑布在那裏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橫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結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壹片清涼和寂靜,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聲音持續不斷,異常淒涼,空蕩的山谷裏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的漁民唱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註釋: 自:從,此處有“在”之意。
三峽:指長江上遊重慶、湖北兩省間的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全長實際只有四百多裏。
略無:毫無。闕:空缺。
嶂(zhàng):屏障似的高峻山峰。 停午:壹作“亭午”,中午。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
夏水襄陵:夏天大水漲上了高陵之上。襄,上。
陵,大的土山。 沿:順流而下。
溯(sù):同“溯”,逆流而上。 或:有時。
王命:朝廷的文告。宣:宣布,傳達。
朝發白帝:早上從白帝城出發。白帝:城名,在重慶市奉節縣。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 奔:奔馳的快馬。
禦風:駕風。 以:認為。
此句謂和行船比起來,即使是乘奔禦風也不被認為是快。或認為“以”當是“似”之誤。
(見清趙壹清《水經註刊誤》) 素湍:浪花翻滾的急流。綠潭:綠色的潭水。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著岸上景物的影子。 絕巘(yǎn):險峻的山峰。
巘,凹陷的山頂。 懸泉:從山頂飛流而下的泉水。
飛漱:飛流沖蕩。漱,噴射。
清榮峻茂:清清的江水,欣欣向榮的樹木,高峻的山峰,茂盛的野草。 晴初:初晴的日子。
霜旦:打霜的早晨。 屬(zhǔ):連續。
引:延長。淒異:淒涼異常。
哀轉久絕:悲哀婉轉,很久才能消失。 巴東:漢郡名,在現在重慶雲陽、奉節壹帶。
沾:打濕。 裳:(cháng) 賞析壹: 酈道元的《三峽》(首段)是壹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以不到區區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寫了三峽錯落有致的自然風貌。
作者用“自三峽七百裏中”起筆,既交代了描寫對象,又介紹了其總體長度。 接著,作者先寫山,用“兩岸高山,略無闕處”寫山之“連”,“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寫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側面烘托,讓人進壹步感到三峽的狹窄,寥寥數筆形象地勾勒出三峽磅礴逶迤、雄偉峭拔的整體風貌,使讀者很快被三峽的雄險氣勢所吸引。
水是山的眼睛。作者按自然時令來寫水,先寫水勢最大最急的夏季。
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正面極寫水勢之險惡、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通過對比、誇張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漲後的水流之疾。
再寫水勢減小的春冬,此時的三峽可用壹“秀”字概括。“素湍”“綠潭”,兩種色彩、兩種情態,動靜交織,對比鮮明;“怪柏”“懸泉”“瀑布”,也是有靜有動、有聲有色,山水樹木交匯其中,蔚為奇觀。
“清榮峻茂”壹句話四字寫三物:“清”字寫水,“峻”字寫山,“榮”“茂”寫柏樹。“良多趣味”,又摻入了作者的審美意趣,使得詩情畫意融為壹體。
寫秋水,作者用壹“霜”字暗示,寫三峽秋景的清寒,並用猿鳴來烘托蕭瑟的秋高,讓人不勝淒涼。 作為描寫山水之作,本文並非單純寫景色,而是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嘯”“淒異”托出秋季景色之涼),緣情入景(如開頭幾句體現了初賞三峽的總體之情,使人頓有雄偉奇險之感,以下再分寫時而悚懼,時而欣喜,時而哀淒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順序來布局謀篇。
壹切景語皆情語,初學寫作者,寫景狀物要做到寫出其特點,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壹致。 作者介紹: 酈道元,字善長,範陽涿鹿(今河北諑州市)人,生年不詳,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卒於關中(今陜西臨漳)。
酈道元出生於官宦世家,其祖父、父親曾多年為官。酈道元成年之後,也多次出任中央和地方官吏,到過很多地方。
酈道元做官期間,執法嚴格,辦事果斷,對各種違法行為予以嚴加懲處,因此觸犯了壹些地方豪強和皇親國戚,後遭皇室暗算而死。 酈道元從少年時代起就有誌於地理學的研究。
他喜歡遊覽祖國的河流、山川,尤其喜歡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自然風貌。他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機會進。
7. 文言文三峽的氣氛 求答案啊三峽閱讀答案
《三峽》是酈道元的壹篇名篇。這篇課內閱讀經常出現在各類考試中。文言文閱讀需要在順利翻譯的基礎上理解全文內容,體味古人表達的思想和情感。為增加同學們的文言文知識積累及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語文網我給大家整理了“三峽閱讀答案”。走進文言文,浸潤其中,涵詠體味,提升審美能力,增長人生智慧。三峽閱讀答案,壹起來學習壹下吧。
三 峽
自[從,由]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幾乎,完全]無闕[同“缺”,中斷,斷開]處。重巖疊嶂,隱[遮住]天蔽[擋]日,自[如果]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本指陽光,這裏指太陽]月。
至於[到了那]夏水襄[漫上]陵,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絕[斷]。或[有時]王命急宣,有時朝發[從……出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禦[駕]風,不以[認為,覺得]疾[快速]也。春冬之時,則素[白色]湍[急速流動的水]綠潭,回清到影,絕[極,最高處] [山峰]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沖刷]其間,清[水清澈]榮[樹茂密]峻[山高聳]茂[草豐盛],良[實在,的確]多趣味。
每[常常到]至晴初霜[名詞用作動詞,結霜]旦,林寒[形容詞用作動詞,清涼]澗[山谷,夾在兩山間的水溝]肅[形容詞用作動詞,寂靜],常有高猿長嘯,屬[zhǔ,連續]引[延長]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斷,停止,消失]。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本文選自《水經註·江水》,作者是北魏(朝代)的地理學家酈道元。三峽包括: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2.文中寫三峽全景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寫山高的句子是: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正面)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側面)。
3.文中寫三峽水流洶湧湍急的句子是: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由此可聯想到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中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4.作者描寫了春冬之時的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讞、怪柏、懸泉、瀑布八種景物,這八種景物給予作者的感受是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5.文中用“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描繪了山形的挺拔險峻,用“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寫盡了深秋的淒婉幽美。
6.“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有何寫作特點?
[答]從想象角度側面虛寫三峽水流洶湧湍急。
7.文章結尾引用漁者的歌的作用是什麽?
[答]強調、渲染樂了三峽秋天的淒涼、悲愁。
8.今年我國尚在建設中的長江三峽工程舉世矚目,請結合妳對它的了解,說說這壹工程竣工後,課文《三峽》中哪些內容將會改變?(舉出兩條即可)
[答]①不會再有“沿溯阻絕”的情況。 ②水流趨緩,“朝發白帝,暮到江陵”也不會再有。
9.寫景狀物要抓住特征。課文寫三峽四時風光,為什麽從“山”寫起?為什麽不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
[答]因為“峽”的意思就是兩山夾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峽”,所以從山寫起。三峽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著寫水。寫水先寫夏水,後寫春冬之水,因為夏水最盛,最為兇險、迅疾,最具特點。最後描寫三峽之秋的悲涼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