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為什麽說唐朝是我國詩歌的黃金時代

為什麽說唐朝是我國詩歌的黃金時代

這個可以總結為幾點,壹 數量驚人,二 詩人輩出, 三 創作自由,四 風格豐富多彩,五 登峰造極。在清朝康熙年間彭定求等人所編的《全唐詩》***收錄了四萬八千九百多首,今人王重民等所輯的《全唐詩外編》,又收錄作品近兩千首。總數在五萬首以上。僅據《全唐詩》統計,唐代有有作品流傳的詩人達兩千三百多人。從帝王、官吏到文人、商賈、醫巫、婦女,以至僧道、乞丐等都能寫詩。李世民、武則天等帝王都愛寫詩。各個時期名家薈萃,群星燦爛。李 白、杜 甫、白居易是三座高峰,獨具風格的大家。名家不下五六十人,大大超過了從戰國到南北朝著名詩人的總和。在唐朝,詩歌從高官到群眾,都可自由創作,言論較為自由。唐朝的詩歌風格豐富多彩,有浪漫主義的,現實主義的,有田園詩、邊塞詩、通俗詩、苦吟詩、愛情詩、戰事詩等等。魯迅說:壹切好詩到唐朝已被做完。唐詩確是我國古典詩歌史上不可企及的高峰。從題材和內容說,它反映了唐代廣闊的社會風貌。體現出前所未有的宏偉氣象。從藝術上說,更是百花爭艷。此後的壹切流派和技巧風格,都可以在唐詩中找到淵源。

翻開中國文學史,短短幾百年的李唐王朝,就象是壹座無法翻越的高山,讓人仰視。李唐王朝產生的數以萬計的詩歌作品,被冠以唐詩的簡稱進入中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影響著過去的和現在的文學發展。

李唐王朝的創始者李淵,在位時間不長,就被兒子李世民奪去了皇位,所以從有關的史料記載來看,李淵對唐朝及唐詩的發展影響應當是有限的。倒是李世民雄才大略,本人又有壹股書卷氣,對書法藝術和詩歌藝術有相當的愛好,於是這兩門藝術在唐朝就象兩股被李世民掘出的泉眼,汩汩藝術幹泉流遍唐朝發展的始末,書法創立了顏體、柳體、歐體、虞體等,詩歌作品更是數以萬計,名家輩出。

造成這種局面得益於當權者的提倡。在中國歷史上,壹旦當權者有什麽愛好,就會利用手中的權力,把這種愛好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當權者信佛,佛教事業就會得到長足發展,當權者愛好體育,體育場所就會在各地遍布。李唐王朝也不例外。李世民喜歡詩歌,詩藝取士自是理所當然,當考官賀知章看到來訪者中有名叫白居易的,不禁嘆道:長安居,大不易。但當賀知章看了白居易的壹首詩,內中有這樣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禁大喜,直呼:易,易,易。其後白居易就憑借自己的才氣做官,做了蘇州刺史,在蘇州建了蘇堤,蘇堤借著白居易詩歌上的成就名垂青史,今天已是蘇州的風景名勝。而李白,竟因為詩歌做得好,深得唐玄宗的喜愛,以致有壹次李白作詩時,仗著酒氣,要皇帝的親信高力士脫靴,要皇帝的愛妃楊貴妃磨墨,唐玄宗竟也不怪罪,應允了。但李白最後也厭倦了這樣的生活,直寫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到極點了!放在今天,李白不知該是何種處境!而駱賓王,因為才氣壹時難有人識,在給李敬業做幕僚時,不滿意武則天這樣的女皇帝,李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時,竟也不怕謀反會被殺頭,欣然為李敬業起草《討武檄文》,詩人的才氣在這篇檄文裏得到盡情展示,筆鋒淩厲,直指武則天的痛處,以至武則天看到這篇檄文時,非但不怪,反而長嘆:真乃宰相之才也,不得為用,乃用人之過也。這樣的故事只有在唐朝才能發生,這是壹個浪漫的年代才有的對詩人的尊重,不管妳多傲慢,只要妳的才氣足夠絢麗,妳就可以盡情展示。

詩歌在唐朝時得到發展,還得益於當時歌舞藝術的鼎盛繁榮。詩歌在當時是依賴藝人的傳唱才得以廣為人知。當時的傳播工具相當落後,詩歌的傳唱藝人就是壹種傳播的載體,而當時唐朝的傳唱藝人遍布長安和唐朝的疆域。但由於傳唱的特殊性,要求詩歌朗朗上口,貼近生活,篇幅短小精悍,不能太長,所以今天我們見到的唐詩大多符合這樣的要求,只有少部分篇幅過大。

詩歌之所以在唐朝得到迅猛發展,還得益於唐朝寬容的社會,所以詩歌題材相當廣泛,連皇帝的生活也可以入詩,白居易根據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生活寫出了《長恨歌》。於是這種寬容的社會下詩人的風格也各異,李白豪放,杜甫悲情,陳子昂的孤憤,白居易失落時“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嘆息,王昌齡的冷眼看世風,李商隱側重個人感情的纏綿,王維喜歡田園山水的寧靜,晚唐的杜牧更註重前朝興亡的史實經驗。這些詩人,用自己的筆,嘔心瀝血於創作,終於把壹個唐朝,用詩歌的聖宴取代了時間上王朝的滅亡。

唐朝於是借助詩歌活在了人們的記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