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告的拼音為:quàn,gào
動:用道理說服人,使改正錯誤或接受意見;名:勸告時所說的話。
1.拿道理勸人。《新唐書·崔日用傳》:“會帝誕日,日用采《詩》大小雅二十篇及司馬相如《封禪書》獻之,借以諷諭,且勸告成事。”沈從文《阿金》:“但是禁不住地保用他的老友資格壹再勸告。”巴金《秋》五:“覺民放下淑華的辮子,拉著她的壹只手,半勸告,半開玩笑地說。”
2.指勸人的話。孫犁《淡定集·同口舊事》:“他的這壹勸告,我壹直記在心中,受到益處。”
崔日用:
崔日用,滑州靈昌人,祖籍博陵安平。唐代詩人、官員。
出身博陵崔氏第三房。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中進士,授芮城尉。大足元年(701年),武則天路經陜州,刺史宗楚客命崔日用負責供應,以其辦事才能受到贊賞,調新豐尉,繼又晉升監察禦史。
武三思、宗楚客等結黨弄權,崔日用多所結納,再升兵部侍郎,兼修文館學士。唐中宗末年(710年),崔日用曾為李隆基密贊大事,平韋後之亂,被命權知雍州長史,授黃門侍郎,參知機要,封齊國公。
在相位月余,因與中書侍郎薛稷爭鬥激烈,罷知政事,出為婺州長史,又歷揚、汴、兗3州刺史及荊州長史。開元之際,贊助李隆基平太平公主之亂,進吏部尚書。後因事牽連出為常、汝2州刺史。開元十年(722年),轉並州長史,遂去世,終年50。
《新唐書·藝文誌》著錄其《姓苑略》1卷。《全唐詩》卷46存詩9首,卷869錄其諧謔詩2首。
《全唐詩》:
全書***900余卷,收錄2200多人的詩歌作品48900余首。它是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統簽》和清初的季振宜《唐詩》的基礎上,旁采殘碑斷碣稗史雜書所載,拾遺補缺,匯聚而成的詩歌總集,既包括已結集者,又含有散逸者。書中把帝王後妃作品羅列於前;其次為樂章、樂府;接著是歷朝作者,按時代先後編排,附以作者小傳。
最後是聯句、逸句、名媛、僧、道士、仙、神、鬼、怪、夢、諧謔、判、歌、讖記、語、古諺、民謠、酒令、占辭、蒙求,而以補遺、詞綴於末。它不僅收集了唐代著名詩人的集子,而且包含壹般作家及各類人物的作品,全面反映了唐詩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