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獵人
資本投資
亞伯拉罕,是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的祖先,而羅得,則是摩押人的祖先。而亞伯拉罕,也是羅得的叔叔。
亞伯拉罕(Abraham)或易蔔拉欣(Ibrahim),原名亞伯蘭或亞巴郎﹝Abram﹞是猶太教(Judaism)、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先知,是上帝從地上眾生中所揀選並給予祝福的人。同時也是傳說中希伯來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等民族的***同祖先。
羅得(意即隱藏、復蔽),摩押人和亞捫人的始祖。羅得是以色列人始祖亞伯拉罕的侄兒(聖經創世記12:5節),是亞伯拉罕兄弟哈蘭的兒子(聖經 創世記11:27節)。
亞伯拉罕在他的父親他拉還在人世的時候,就舉家搬到了哈蘭,之後,他拉在哈蘭離開人世,而亞伯拉罕則帶著妻子和侄子,又來到了迦南。
當時農業應該很不發達,因此,亞伯拉罕和羅得都是依靠放牧為生,並且還雇傭了許多牧人幫自己放牧。
但是迦南的牧場是有限的,而亞伯拉罕和羅得的牛羊又太多,因此,亞伯拉罕的牧人和羅得的牧人,經常因為牧場問題發生問題,亞伯拉罕也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於是,找來了羅得。
亞伯拉罕此前在幔利橡樹那裏就受到了上帝的啟示,因此心中充滿公義,不計私利,他把自己的顧慮對羅得說了壹遍,還建議自己和羅得分開,各選壹塊大的牧場放牧,亞伯拉罕讓羅得先選。
羅得極目遠眺,看到約旦河壹帶水草肥美,於是,選擇了約旦河壹帶——也就是後來的索多瑪、蛾摩拉壹帶,今天死海周圍。
亞伯拉罕則選擇到希伯倫幔利橡樹那裏——而那裏,也是亞伯拉罕得到上帝啟示的地方。
就這樣,亞伯拉罕和羅得分開了。
亞伯蘭和羅得的仆人相爭的原因
當時迦南人與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亞伯蘭的牧人和羅得的牧人相爭。亞伯蘭就對羅得說:"妳我不可相爭,妳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
——創十三7-13
家庭的磨難是不容易忍受的。許多信徒希望沒有壹點曲折地上天國。我毫不懷疑雅各願意不曾有過失去約瑟的磨難;大衛願意不曾有過押沙龍之死的悲傷;亞伯拉罕也願意去到更美之地,而不願有曾在他和羅得之間爆發的爭執。但事情往往不遂人願。
家庭磨難之所以發生,首先是要試煉我們的信心。正如珠寶匠把金子丟進坩堝裏,並不是為了毀壞金子,而是要將它的渣滓去掉;神的試煉也是要去掉我們的雜質。其次是要使我們盼望更美好的家園。當神允許磨難在信徒家裏發生,是要告訴我們,這裏並不是我們的家。
壹、家庭磨難
"亞伯蘭的牧人和羅得的牧人相爭"(第7節下)。妳們還記得榮耀的神是怎樣向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顯現的嗎?當時他還在米所波大米,尚未移居哈蘭。妳們還記得他離開他的本地和他的父家,往神所要指示他的地方去嗎?現在亞伯拉罕來到這塊土地,毋庸質疑,他會以為他所有的磨難總算都過去了。就向蜿蜒的河流曲曲折折流向大海,他認為他現在的路總該平坦容易了,通往天國的路上不會再有動蕩了。可就在這時,他聽到他的牧人和羅得的牧人爭執的叫喊,他的心會怎樣的壹沈!這種爭執是罪惡的。他們都很富有。在同章第2節妳會讀到:"亞伯蘭的金,銀,牲畜極多";第5節:"與亞伯蘭同行的羅得,也有牛群、羊群、帳棚。"他們擁有的物質很豐富,本該清楚知道該怎樣生活。如果壹個富另壹個窮,也許他們之間中還有些理由爭吵。在這個世界這種事不是司空見慣嗎?壹個曾經貧窮的家庭,壹旦富了,爭吵也就常隨之而起。
這場爭執之所以有罪,還因為他們是朋友。羅得是亞伯拉罕的兄弟的兒子,他們在主裏是近親。我想亞伯拉罕是羅得屬靈的父親。所以當亞伯拉罕離開他的父家時,他邀請了羅得與他同行。然而,雖然他們是兄弟,他們之間卻發生了爭執。那些在主裏彼此相交的人爭執不休是特別的有罪。妳們中有些人也許認為妳永遠不會與妳在主裏同受恩惠的人爭執。保羅和加拉太人之間就是這樣。曾經他們將目光投向他,但很快他們就轉向了別的福音;不僅如此,他們還恨他,恨他的程度不亞於當初愛他的程度。
這場爭執之所以有罪,還有壹個原因:"當時迦南人與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毋庸質疑這就充分將這場爭執的罪惡曝了光。當迦南人和比利洗人看見亞伯拉罕每天早晨築壇,宰殺獻祭;夜晚在帳棚門口召聚他的孩子們,教他們讀經,他們肯定會琢磨他們是怎樣的人。但是,當他們看見仆人們彼此挑起爭吵,他們會說:"哈,他們不過與其他人是壹樣。"現在仍然如此。當基督徒與基督徒走向法庭,當妳們的家庭爭吵不休,世界不會說同樣的話嗎?他們看著妳到壹個僻靜的地方,與神進行神秘的對話,他們聽見妳們向他唱贊美詩,他們說:"我們來觀察這些人,看看他們中間會發生什麽。"當他們看見妳們之間爭吵,見妳們大喊大叫,他們會怎麽想?這在迦南人和比利洗人的眼裏也是罪。
二、亞伯拉罕的慷慨
亞伯蘭就對羅得說:"妳我不可相爭,妳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遍地不都在妳眼前嗎?請妳離開我:妳向左,我就向右;妳向右,我就向左"(第8,9節)。妳們可以把這兩節與第14,15節連起來讀:"羅得離別亞伯蘭以後,耶和華對亞伯蘭說:'從妳所在的地方,妳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妳所看見的壹切地,我都要賜給妳,和妳的後裔,直到永遠。'"
很顯然亞伯拉罕是壹個和平之子;鐫刻在他靈魂深處的真理是:"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十二18)。在羅得這件事上他是這樣作了。我相信羅得也感到了這場爭執的罪惡。因此亞伯拉罕說:"妳我之間不可相爭",他也同意。問題是誰該讓步?我認為應該是羅得。神已將這塊土地賜給亞伯拉罕:"我要把這地賜給妳",而且羅得是兩者之間年輕的壹個,他現在有的壹切都應歸功於亞伯拉罕。當然年輕的應該讓年長的。
屬世的會為此力爭,理由是:亞伯拉罕在二者之間要富有壹些。經上說:"亞伯蘭的金,銀,牲畜極多。"想想看這樣的人在類似的情況下會怎麽作:神將這土地賜給我,我該讓給妳?誰有勢力,誰就對。我敢肯定這是屬世的人作事的方法。但看看亞伯拉罕所行的是怎樣的不同,第8節:"妳我不可相爭,妳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遍地不都在妳眼前嗎?請妳離開我,妳向左,我就向右;妳向右,我就向左。"亞伯拉罕將選擇權讓給了羅得。
弟兄們,這就是作壹個基督徒意味著什麽,這就是基督所作的。妳還記得不要與惡人作對的命令嗎?"只是我告訴妳們, 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妳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太五39)。妳們中許多人不明白此中的意思,常有人問我這個問題。這就是了:有人打亞伯拉罕的耳光,他將另壹邊臉也轉給他。再查看《哥林多前書》六章7節:"妳們彼此告狀,這已經是妳們的大錯了。為什麽不情願受欺呢?為什麽不情願吃虧呢?"妳們可以在第九章第19節看到同樣的例子:"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仆人,為要多得人。"等等。
親愛的弟兄姐妹,這正是亞伯拉罕所作的;他情願吃虧,他情願作仆人,為要贏得羅得。這也正是耶穌基督自己所行的。當他們打他的臉,他將另壹邊也轉過來。弟兄啊,如果這壹情景不刻在妳心裏,妳就並不明白基督的愛。我發現,當今,流行著壹個極大的錯誤:人們認為作壹個基督徒,是在大腦裏記得壹些教義--是作壹個加爾文主義者。但事實是,作壹個基督徒,是有基督在妳的生命裏。亞伯拉罕沒有說:我要擁有這塊地,因為擁有它是我的權利。他說的說:"請妳離開我:妳向左,我就向右;妳向右,我就向左。"這就是怎樣作壹個基督徒。並不是言語使妳成為壹個基督徒;也不是觀點使妳成為壹個基督徒。只有基督在妳的生命裏才能使妳成為基督徒。
三、羅得所作的選擇
"羅得舉目看見約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瑣珥,都是滋潤的;那地(在耶和華未滅所多瑪、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華的園子,也像埃及地"(第10節);第13節:"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可能亞伯拉罕和羅得當時正站在靠近希伯侖的高地上,往東往西都可以看到極遠之處。向西舉目,看到的是壹片無邊無際的荒地,太陽輝煌地在荒原的邊際緩緩下沈,落進地中海;向東眺望,妳會看到摩押連綿的群山,所多瑪肥沃的平原,到處是灌溉的良田。那時還沒有蓄滿毒水的死海。所以,當羅得舉目看見平原,他想起了他父親告訴他的耶和華的園子,乃是我們第壹對祖先在受蛇引誘犯罪以前居住的。於是羅得說:那應該是我的土地,應該是我的選擇。
哦,這個決定作得多麽草率!他憑眼見就作了決定。他要離開亞伯拉罕的帳棚和壇。讀《創世記》第十八章,看看亞伯拉罕為所多瑪作的祈求;但羅得在這個草率的決定中向壹切道了永別。他忘記了亞伯拉罕的帳棚,忘記了亞伯拉罕的聖壇,忘記了亞伯拉罕早晨和夜晚的祈禱。妳們這選擇將世界放在基督之前的人,這世界裏有什麽可以代替壹個信徒的祈禱?而且他忘記了所多瑪的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看起來他並沒有直接進他們的城,但他將他的帳棚紮在朝向所多瑪的地方。唉,從亞伯拉罕的帳棚轉向了所多瑪人,從亞伯拉罕的祈禱轉向他們的詬罵,這是怎樣的壹個轉變!這是怎樣的壹個草率的,值得後悔的決定啊!
還有壹件事他沒有考慮:神將毀滅所多瑪。當太陽照耀著它,他註目於這壹片可愛的景象;當他舉目看見美麗的河流蜿蜒流去,他在想這是壹塊適合他居住的地方;但他不知道太陽背後有壹片沈沈的烏雲--他忘記了亞伯拉罕告訴過他有關洪水的事。亞伯拉罕肯定告訴過他神是怎樣因這世界的邪惡而用洪水毀滅了它;但他還是為了他眼見的將他的帳棚紮在了朝向所多瑪的地方。
難道我們中間沒有許多人從壹個教區移到另壹個教區,從壹個國家移到另壹個國家?為什麽呢?僅僅是為了改善他們的環境,而不曾考慮過他們是否在壹個忠信的牧人之下。在這裏沒有這樣的人嗎?也許壹個年輕人正在離開他的父家。妳為什麽作這些呢?是為了壹塊灌溉良好的園子,還是為了尋求亞伯拉罕的帳棚呢?這裏有尋找生活伴侶的人嗎?妳們選擇誰呢?妳們正為了壹塊灌溉良好的園子而離開亞伯拉罕的帳棚嗎?留心妳選擇的人。最後,有沒有尋找工作的仆人呢?妳是怎樣尋找的?是為了更高的薪水嗎?是為了山谷的肥沃嗎?抑或是為了亞伯拉罕的帳棚呢?願神保守妳作正確的決定。
羅得離開亞伯蘭之後
亞伯蘭(亞伯蘭99歲的時候才被上帝命名為亞伯拉罕,他的妻子撒萊被命名為撒拉)響應上帝的召喚,離開父兄,去開辟自己的新天地。除了妻子撒萊,陪伴他的只有侄子羅得。當然,他們各有自己的財產:奴隸、牲畜、金、銀、帳篷等。當他們遊牧到伯特利和艾中間的草地時,各自的牛群和羊群都已經壯大,奴隸和帳篷的數量也在增加。“那地容不下他們,因為他們的財物甚多,使他們不能同居。”為了爭奪草場和水井,亞伯蘭的牧人和羅得的牧人甚至發生沖突。亞伯蘭決定和羅得分開,他讓羅得選擇自己的方向。羅得選擇約旦河平原,那裏水草豐美,有很多城市。羅得壹家在靠近城市的地方落腳,慢慢移入所多瑪城。亞伯蘭選擇迦南地,那是上帝應許他成為大國的地方,盡管那裏是飛沙走石的戈壁灘。
那時,所多瑪已經是壹座罪惡之城,但上帝還沒有決定滅亡它。諸侯之間的爭奪將所多瑪城卷入戰亂之中。所多瑪城被諸侯打敗,羅得也遭了殃,他壹家人及財物被擄掠而去。亞伯蘭將三百多家仆組成壹支軍隊,他們打敗了敵人,將羅得壹家及其財物奪回。所多瑪王的被擄掠的人口也被亞伯蘭解放。所多瑪王決定犒賞亞伯蘭:“妳把人口給我,財物妳自己拿去吧!”亞伯蘭是那樣壹個堂堂正正坦坦蕩蕩的義人,就算有合理的理由,也不願意占有別人的財產,他說:“凡是妳的東西,就是壹根線、壹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妳說‘我使亞伯蘭富足’。”亞伯蘭率領他的部隊回到草原,羅得依然住在所多瑪城。
所多瑪城的邪惡欲望在不斷膨脹,上帝忍無可忍,決定將其毀滅。那壹天,上帝剛剛應允亞伯拉罕(此前,上帝才將亞伯蘭命名為亞伯拉罕)將會有壹個兒子。上帝對亞伯拉罕高度信任,將這壹打算告訴了他。亞伯拉罕惦記著羅得,和上帝討價還價,希望上帝看在羅得壹家是義人的份上,饒過所多瑪。上帝保證說,如果所多瑪城有10個義人,他就不毀滅這城。當晚,天使進駐所多瑪城考察,熱情的羅得將他們迎進家門,周到接待。邪惡的所多瑪人得知來了陌生人,欲行不義,羅得竭力保護他們。上帝終於明了整個所多瑪城只有羅得壹家義人,於是下定決心毀滅它。在上帝將硫磺和火傾瀉到所多瑪城之前,天使告誡羅得壹家盡量往山上跑,壹旦離開所多瑪就不能回頭看。羅得不願意跑到山上,天使只得同意他們暫避小城瑣珥。到達瑣珥,正是所多瑪城陷入大火之際,羅得的妻子留戀地轉身壹看,頃刻變成鹽柱。
這個來自《舊約.創世紀》的故事,似乎蘊涵著關於城市與欲望的某些東西。
城市其實不過是壹個聚合了分工和交換,飲食和娛樂,政治鬥爭和商業欺詐,利益膨脹和道德糾纏的場所。按照柏拉圖的說法,城市是人們欲望發展的產物——由於人們欲望的多樣性及個人基於天賦能力的生產有限性,需要交換來加以溝通和協調。城市於是就成為這樣壹個協調供給與需求,生產的消費的場所。城市內在的分工格局,實際上是人們需求多樣的表現。當柏拉圖從人的基本需要推導出城市的基本分工格局時,格勞孔禁不住發笑——妳的城市是壹個豬的城市,因為人們只有著豬壹樣的簡單需求。柏拉圖接著說,人的欲望總是不斷成長的,在自然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之後,人會產生更高壹級的需要。隨著欲望的擴張,隨著需要類型的增加及需求品位的提高,會有更深更細的分工的產生。實際上,在城市這樣壹個熙熙攘攘的環境中,人們在不斷的相互學習中培養著自己的品好,孕育著自己的欲望。於是,城市環境成為欲望成長的溫床。城市在人的欲望的不斷擴張中不斷擴張自己——這包括城市地理邊界的擴張,更包括城市功能的擴張。讓柏拉圖擔心的是,城市分工的細化和深化不斷推動著人的欲望的擴張,這種擴張可能超出人自身可以控制的程度,將人引向瘋狂,將城市引向戰爭。於是,柏拉圖寄希望建立壹個理想的國度,在那裏,品行高尚,深謀遠慮,勇敢而又節制的哲學家成為國王,他們通過控制分工來控制人的欲望的成長,以防止城市走向瘋狂。
城市總被看成是欲望的溫床,被看成是蘊涵著毀滅人類自身力量火山。就像所多瑪那樣,它既象征著欲望,也象征著罪惡,同時也象征著被毀滅的命運。當羅得選擇約旦河平原的時候,不是豐美的水草在吸引他,而是所多瑪作為壹座城市所蘊涵的巨大欲望在誘惑他。這種誘惑力之強大,以至羅得在經受壹次擄掠後仍然舍不得離開,在天使勸說他離開所多瑪到山上避難時還要求進入另外壹座城,而羅得的妻子則受城市的誘惑更深,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也要在那座城市毀滅之際張望壹下。羅得及其妻子已經是上帝眼裏的義人了,他們相對來說有著更純潔的心靈,有著更高尚的情操,但是,在城市的誘惑面前,他們仍然無法自拔。當羅得選擇靠近所多瑪城的平原時,亞伯蘭答應了他。也許他知道羅得將要面臨的危險,但卻沒有阻止。這可能體現亞伯蘭對羅得的自由選擇的尊重(正如當初上帝沒有阻止夏娃和亞當偷吃智慧果壹樣),也可以理解為亞伯拉罕對人的欲望成長的無奈。
欲望擴張是人的成長的內在要求,也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原始動力。人的欲望擴張推動著分工和交換的發展,從而推動著城市的擴張;同時,城市作為聚合和催化人類欲望的場所,其擴張又成為人類欲望發展的催化劑。在柏拉圖觀念中,人的欲望的無限擴張會超出人類可以控制的程度從而成為毀滅人類的因素,因此,主張對人類欲望進行控制。其實,既然人的欲望的成長是自然和必然的,控制本身就成為非自然的行為,其可行性因此將受到懷疑。這樣說來,欲望和城市的相互推進,終會將人類引入壹個不可預期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