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宋·邵雍《伊川擊壤集序》:“雖死生榮辱,轉戰於前,曾未入於胸中,則何異四時風花雪月壹過乎眼也。”
人們常說的風花雪月來源於大理四絕,是大理最有名的景致。它們指的是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
下關風:下關有天生橋,傳說觀音在那裏打翻了風瓶,所以風大,其實比起北方的朔風,下關風是大大遜色的,但在氣候溫和的大理尤其是冬天,下關風頗有冷硬的氣質。
上關花:傳說上關曾盛產奇異的龍女花,到了後來所謂的“花”指的就是上關的女孩子,因為上關、周城現在仍是非常本真的白族居住地,當地人善於制作有名的紮染工藝品,而這壹帶白族女孩的衣飾也尤為絢麗,宛若鮮花。
蒼山雪:說的是冬天降雪,很少會下到壩子裏去,而蒼山頂上卻會積壹簇融融白雪,任天氣晴好,山頂的銀白也不見消融。
洱海月:黃昏時分,金黃的圓月映照在粼粼的洱海上,岸邊的漁家小船輕輕蕩漾,溫馨無限。
壹直以來,大理人提到“風花雪月”的典故時,都有壹種由熱愛而生的微微自豪。
詩歌:風 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花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雪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杜甫:《絕句》)
月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