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在意大利北部壹個小村莊裏,卓凡尼的太爺爺開始嘗試做冰激淩,這是壹項甜蜜事業的開端,冰激淩生意讓太爺爺擁有了迷人的妻子和穩定的事業。手藝壹代代傳承下來,冰激淩商人的生活也被圈住、固定。每年春天他們舉家遷往荷蘭鹿特丹開冰激淩店,用八個月的時間辛苦勞作,不停地做冰激淩賣冰激淩,到了冬天才能關上店門回到老家休息四個月。吃冰激淩的人感受到的是各種各樣的甜蜜味道,做冰激淩的人卻痛恨冰激淩,對他們而言,冰激淩是枷鎖,把他們困在方寸之間過著日復壹日年復壹年壹眼能夠望到老的日子。
卓凡尼的父親賣了57年冰激淩,但他年輕時卻想當發明家。他用賣冰激淩賺來的錢買來各種各樣的工具,收藏在地下室裏,退休後整天待在裏面,用鐵為他的“心上人”做著各種愛心。為了生活,為了下壹代,父親把他的夢想封存在地下室,從來沒有見過太陽。
他沒有想到的是,少年時代的卓凡尼結識了世界詩歌節的董事,從此愛上了詩歌,在他十八歲那壹年,他義無反顧地作出了打破家族傳統的決定——把生命獻給詩歌。從此,冰激淩成了他生活中的點綴,詩歌則變成主菜。他讀世界各國詩人寫的詩,與詩人交談,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每天在不同的酒店房間裏醒來,籌辦或參加各種詩歌節。
他的“叛逃”,讓弟弟盧卡沒有了別的選擇,只能像先輩壹樣,沒日沒夜地做冰激淩,娶壹個鄰家姑娘,過著安穩繁瑣的日子。盧卡對卓凡尼心存怨恨,直到他發現自己無法讓妻子懷孕,只好向卓凡尼求助。如他所願,卓凡尼讓弟媳婦有了孩子,隨著孩子的長大,卓凡尼逐漸意識到,盧卡擁有的壹切,正是他毫不猶豫拋棄掉的,他同樣深愛著弟弟的妻子和孩子,但這壹切是他必須付出的代價。他只得繼續用詩歌和忙碌來填充他的生活。很快,他們***同的孩子,即將成年,他會接手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冰激淩店,還是會遵循自己內心的選擇?是忠於家族使命,還是忠於自己的內心?這是壹個亙古不變的難題。
我不由地想起了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那首《未選擇的路》:
知道嗎?無論妳選擇哪壹條路,都會有遺憾和嘆息,那麽,既然選擇了,就勇敢地走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