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作為手法的藝術解讀

作為手法的藝術解讀

《作為手法的藝術》解讀如下:

“陌生化”,是西方文學創作和批評的基本方法之壹,對西方詩敬,戲劇等創作具有方向性的指引。在西方,亞裏士多德早在詩學》中就指出:"完美的詩的招詞不能不用異常的語詞。”他強調應給平常的事物賦予壹種不平常的氣氛,將平常熟悉的事物變得不尋常和奇異,才能使風格不至流於平淡。

1917年,俄國形式主義者什克洛夫斯基的標誌性著作《作為手法的藝術》問世,他首次正式提出“陌生化詩學理論,認為動作壹旦成為習慣性就會變成自動的動作,而那些習以為常的的事物和行為會使我們感受減弱、鈍化,甚至麻木不仁。

他說:“藝術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是使形式變得模糊、增加感覺的國難與時間的手法。既然藝術中的領悟過程足以自身為目的,它就理應延長。他號召詩歌語言創作的陌生化掀起了詩歌創作新奇化的思湖。這些綱領性的論斷意指明朗,強調詩歌不是抒情的藝術,而是錯閱吧化的藝術。

“陌生化理論的內涵:“陌生化理論強調從文本的外在形式入手,運用壹定的藝術手法對文本形式進行偏離和悖反,喚醒接受主體內心的審美張力,使主體從遲鈍麻木中驚醒過來.重新感受對象的生動性和豐富性,根據該理論的內涵,可以從4個方面對“陌生化”理論進行解讀。

首先,陌生化的對象是文本的外在形式。“陌生化”理論註重文本的形式表達,強調對文本語言表達進行創造性的扭曲和變形,取消和打破語言及文本經驗的先設,使得語言表達打破常規,使之以反常態方式星現於生體面前。

其次,陌生化的手法是藝術手法,是復雜化形式的手法。將日常的習見事物加以反常的藝術處理,創選出復雜化難化的形式,打破原有形式的規範和格局,破常出新,有意顏倒常規表達,打亂事物的常規順序,而且獨辟蹊徑地營造出不同於先前感受的藝術迷宮,以求得“陌生化"效果。

再次,陌生化的實質在於取消形式及文本經驗的前在性。通過對先前的文本範式和主體經驗的偏離與違背,擺脫那些習以為常的慣常化自動化,機械化模式的制約,從而更新主體對人生、世界的陳舊感覺:獲得與先前經驗不同的異常的符號經驗。

最後,陌生化最突出的效果,就是能打破主休的接受定勢,還主體對藝術表現方式及內容的新鮮感。由於對我們熟的慣用語言及文本經驗進行創造性變形,打破前在接受定勢、對日常的習見體驗的隔離與生疏。這樣增加了感受的難度和時延,誘發主體的驚奇感與驚異盛,使審美接受中主體與對象之間形成張力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