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兩個黃鸝鳴翠柳 全詩

兩個黃鸝鳴翠柳 全詩

這題我會!兩個黃鸝鳴翠柳全詩: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這首詩的出處是《絕句·其三》,作者是杜甫

譯文:

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鳴叫,壹群白鷺在藍天飛翔。

窗外是西山千年積雪的美景,門前停泊著可以航行萬裏的東吳船只。

註釋:

黃鸝:黃鶯,鳴聲悅耳。

白鷺:鷺鷥,羽毛純白,能高飛。

窗含:謂由窗往外望西嶺,好似嵌在窗框中,故曰窗含。

西嶺: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雲千秋雪。這是想象之詞。

東吳:指長江下遊的江蘇壹帶。成都水路通長江,故雲東吳萬裏船。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沈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公元764年,詩人經過壹段較長時的東川漂流,因嚴武再次鎮蜀而重返成都草堂,此時他的心情特別舒暢,面對壹派生機的春景,不禁欣然命筆,將所見所感,隨意收入詩篇。

賞析:

詩人通過“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來描繪春天的景象。黃鸝和白鷺都是春天的常見鳥類,它們的叫聲和飛翔都給人們帶來了生機和活力的感覺。而“鳴翠柳”和“上青天”則更加生動地表現了它們的優美姿態,讓人們仿佛置身於春天的大自然之中。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來表現窗外的景色。西嶺千秋雪是指岷山的積雪,東吳萬裏船則是指東吳地區的船只。這兩個景象相互呼應,形成了壹種對比效果。窗外的景色雖然美麗,但也有著遙遠的距離和不可及的感覺。這種感覺與詩人內心的情感相呼應。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深刻細膩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自然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