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文豪是誰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文豪是誰

中國四大文豪:

屈原、杜甫、蘇軾、曹雪芹。

1、屈原(約前340—前278年):名平,戰國後期秭歸(今湖北境內)人,壹說原籍湖南常德,楚國貴族,曾任楚懷王左徒、三閭大夫,但理想不遂,報國無門,遭讒流落在湖南沅、湘二水壹帶,最後於長沙附近汨羅江畔自沈。屈原是壹位偉大的愛國主義知識分子、進步政治家、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家。他是中國最早的專業詩人、中國文學之父、古典文學之聖、荊楚文學乃至南方文學奠基人、先秦文學代表人物、《楚辭》主要文學家、中國文學史上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創始人。他吸收民間文藝與勞動人民的豐富營養,創造出“騷體”這壹詩歌新形式,以優美的語言、無窮的想象,溶化神話傳說,寫出了許多雄奇壯麗、絢爛多彩的光輝詩篇。其以整個生命、精神、才情熔鑄而成的代表作——政治抒情長詩《離騷》(2400字),與北方《詩經》三百篇合稱中國古代文學兩大傳統。另有《九章》、《九歌》、《天問》等名作。屈原的人格、行為、思想、作品對後世影響很大,魯迅謂其“逸響偉辭,卓絕壹世”,“其影響於後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2、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盛唐與中唐交接時期人。祖籍襄陽(今屬湖北),後遷居鞏縣(今屬河南)。詩人杜審言之孫。初期舉進士不第,遂漫遊各地,後寓居長安,任過小官。“安史之亂”時謁見皇帝,授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度關隴,客秦州,寓同谷,最後移家成都,築草堂而居。壹度為劍南節度使幕中參謀,世稱杜工部。晚年攜家出蜀,漂泊鄂、湘壹帶,病死於赴郴州途中,而其“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壯誌未酬。杜甫是壹位偉大的現實主義愛國詩人。中國古代文學以詩歌最盛,詩歌以唐朝最盛,唐朝以李(白)杜(甫)白(居易)成就最大,而杜甫又是中國古典詩歌的第壹大家、主要代表者(詩聖),其作品因為真實、深刻、廣泛、生動反映了當時唐王朝由盛及衰的社會現實而被譽為“詩史”。他繼承、發揚了《詩經》優良的現實主義文學傳統;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手法嫻熟全面(尤長於古體、律詩);風格多變,語言精煉,沈郁頓挫,深摯厚重,具有高度表達能力。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別”、《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春望》、《麗人行》等。

3、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自稱東坡居士,北宋時期眉山(今屬四川)人。先後任翰林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因“滿肚子裝著不合時宜”,與當時舊黨、新黨均政見不同,無數次被貶至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黃州、惠州、瓊州、常州、潁州、揚州、定州、儋州等地,也許是中國古代受貶謫最多最頻的官員、文人之壹。他學識淵博,才華橫溢,個性耿直,獎掖後進,政治上雖屬保守,也常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蘇軾與其父蘇洵、蘇轍俱享文名,世稱“三蘇”,又以蘇軾最高。蘇軾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其在文藝各領域才學、成就之全面、精湛,放眼全世界亦罕見。在散文上,他與韓愈並居“唐宋八大家”之首,是中國古代散文史上兩大高峰之壹,在兩宋則與歐陽修媲美,代表作有前/後《赤壁賦》、《石鐘山記》等,行雲流水,明白暢達,清新簡練;在詞作上,他是中國古代文學史最偉大的詞作家(詞聖),是“豪放派”奠基者與代表人物,同辛棄疾齊名,代表作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大江東去》等,突破五代以來舊傳統,提高了意境,擴大了題材,風格豪放磅礴,揮灑自如,影響深遠;在詩歌上,他各體皆工,尤長七言,質樸清麗,自成壹家,於宋代文壇同黃庭堅齊名;在書法、繪畫上,他也卓有成就,擅長行楷書,能畫竹木石,創作外且有理論,與米芾等人並稱“宋四家”。/p-1146349882708.html4、曹雪芹(?—1763年):名沾,字夢阮,滿族(其實是漢族,後祖上成為滿人家奴),清朝北京人,原籍河北豐潤。其祖先隨清兵入關,得到宮廷寵幸,成為顯赫壹時的貴族;自曾祖起,三代世襲江寧(今南京)織造;祖父曹寅是康熙寵臣,又是當時“名士”,詩詞書法皆工,著名《全唐詩》即由其主持刊印,家學淵源,於他熏陶甚大。雍正初年,其父因事獲罪,家產獲沒;次年全家遷返北京,從此家道衰落,親歷變故,感觸極深。晚期居北京西郊,“舉家食粥”,貧病而卒,年未及五十。而其曠世名著《紅樓夢》正是作於淒涼困苦的晚年,“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曹雪芹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小說家(小說之聖),也是世界文學史上少數頂級小說巨匠之壹。《紅樓夢》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小說,也是世界文學史上少數頂級小說之壹;是中國古代文學的光輝總結,書面漢語的經典。作為中國古代現實主義文學巨著、中國封建末世的恢弘歷史畫卷與百科全書,《紅樓夢》以作者經歷的大官僚地主家庭由盛至衰的漫長、復雜、曲折過程為背景,以虛構的賈氏家族內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及婚姻悲劇為主要線索,生動、真實地描繪了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批判了傳統封建禮教等腐朽思想,歌頌了叛逆者與奴隸的反抗行為。它塑造了大量富有典型性格、鮮明立體的藝術形象;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情節紛繁,條理清晰,內容廣博,語言優美,將思想性與藝術性很好地結合於壹體。當時人稱“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如今還有專門的“紅學”。他亦能詩,善畫石,但作品流傳絕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