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景物: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原詞: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譯文:山腳下蘭草的嫩芽泡進了小溪水中, 松林間小路清沙凈無泥, 傍晚細雨中布谷鳥陣陣啼。 誰說人老不可再年少? 門前流水還能執著奔向西! 不必煩惱嘆白發,多愁唱黃雞。
2、描寫景物: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原詞: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上片寫景,下片抒情。這首詞中所寫的景,並不是壹般情況下通過視覺形象構成的統壹的畫面,而是通過傳入耳鼓的各種不同的音響在詩人意識的屏幕上折射出的壹組聯續不斷的影象。
譯文:衣巾在風中簌簌作響,棗花隨風飄落。村子的南北頭響起剿車的支呀聲,是衣著樸素的農民在賣黃瓜。路途遙遠,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壹番。艷陽高照,無奈口渴難忍。於是敲開壹家村民的屋門,問可否給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