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明艷陽,山空陰雨。如果說西湖比死去的美女還要多的話,C+是那麽的合適。——《飲楚清湖上兩次雨,下篇》
陽光明媚的日子,西湖蕩漾著水波。在陽光的照耀下,容光煥發,美不勝收。下雨的時候,遠處的山被煙雨籠罩,眼神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很美。
賞析: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作品,是贊美西湖美景的七言絕句。是詩人在杭州當法官期間寫的。這首詩不是描寫西湖的壹景或壹時壹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描述和總結,尤其是最後兩句,被認為是對西湖恰如其分的評語。
2.橫向看,脊邊成了峰,距離不壹樣。我認不出廬山的真面目,因為我在廬山。——《題西林壁》
從正面和側面看,廬山山巒起伏,群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和低處看,廬山呈現出各種各樣的面貌。我之所以認不出廬山真面目,是因為我在廬山。
賞析:蘇軾由黃州貶至汝州任團練助理大使時,路過九江,遊覽廬山。壯麗的景觀引發了旺盛宏偉的想法,於是我寫了幾首關於廬山的詩。題目西林壁是遊覽廬山後的總結。它描述了廬山的多種多樣的特征,並指出觀察應該是客觀和全面的,如果是主觀和片面的,就不會得出正確的結論。
3、竹外三兩桃花,春江水暖鴨先知。沙灘上長滿了艾草,蘆筍也開始發芽,河豚正準備逆流而上,從大海遊回河流。——《惠崇春江小經二首》
竹林外兩三朵桃花開,水裏遊著鴨子。他們最先註意到早春河水變暖。沙灘上已經長滿了藜蒿,蘆葦也開始發芽,河豚也即將從海裏逆流遊到河裏。
欣賞:繪畫具有鮮明的形象,使人產生特定的視覺感受,但只能表現特定的畫面,具有壹定的局限性。壹首好詩,雖然沒有看得見的形象,但卻能用生動的語言把讀者吸引到詩人獨特的構思所形成的優美意境中,以彌補某些畫面所不能表達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