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啊,這巧偷青春的竊賊,竟這樣
迅捷地用翅膀把我的廿三歲載走!
我的年華在飛逝,全速地奔流,
但我的暮春卻沒有鮮花開放。
也許我年青的容貌掩蓋了真相,
其實我早已挨近了成人的年頭;
我的內心遠沒有顯示出成熟,
不如我那些同輩人練達當行。
但不管我成熟多少,或快或慢,
依然嚴格地、不差分毫地合乎
時間和天意領我奔向的命運,
無論我命定是高貴,還是卑賤;
對這種成熟我如果能運用自如,
壹切仍離不開我主人監視的眼睛。
(屠岸譯)
賞析
彌爾頓壹生僅有23首十四行詩傳世,前面7首(內有5首用意大利文寫成)均系青年時期所作,其余16首則是他步入中年、投身革命時期偶成。這首《滿二十三周歲》,很有可能是彌爾頓在1631年12月9日,即他23周歲生日那天所寫(也有評論者根據詩歌第二行推斷,認為彌爾頓是在滿二十四周歲時寫下此詩),是他青年時期創作的最後壹首十四行詩。詩歌道出了彌爾頓對時間飛逝的關註,同時也灌註了他的理想和追求。
彌爾頓從小就孜孜不倦地研讀他所能夠接觸到的壹切書籍。在劍橋大學期間,他學習勤奮,品德高尚,備受贊譽。對於這樣壹個刻苦鉆研學問的17世紀英國年輕人來說,他比較理想的職業規劃是加入英國國教,成為牧師。彌爾頓的父母和親友們也都希望他能夠為國教服務,走壹條康莊大道。但彌爾頓認為,國教既腐敗又迷信,加入國教就是違背良心,更何況他的誌向不在於成為牧師,而在於成為偉大的詩人。壹位長輩為此與他進行過談話,試圖規勸他不要過分鉆研學問。第二天,彌爾頓寫了壹封長信給這位長輩,並將不久前創作的這首十四行詩《滿二十三周歲》附在信尾,作為回答。
詩歌壹開始,彌爾頓便感懷時間之匆匆,仿佛是壹位技藝高超的“竊賊”,在不知不覺中偷走了人們的青春年華。這樣的比喻,將年輕人對時間飛逝的恍悟和對個人成長的驚覺表現得淋漓盡致,壹向為人所稱道。稍後的古典主義大師亞歷山大·蒲柏也模仿過這個關於時間的比喻。接下來,彌爾頓寫道:“但我的暮春卻沒有鮮花開放。”這顯然是詩人謙遜的說法,因為當時彌爾頓已經完成了優美絕倫的頌詩《聖誕節晨贊》、《快樂的人》和《幽思的人》,並非沒有“鮮花”。也或許,這些作品在彌爾頓看來,距離心中的目標還非常遙遠,所以不能被稱為“鮮花”。從中我們可以再壹次體會到彌爾頓的鴻鵠之誌。
隨後,彌爾頓寫到自己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小。事實上,彌爾頓在大學期間有壹個綽號——“基督學院的淑女”,被同學們認為長得過於秀氣,這從側面反映出他的相貌不會很成熟。但相貌的年輕並不能夠掩蓋真實的年齡,也不能作為心智不夠成熟的借口。彌爾頓想到了那些在他這個年齡時成就更大的人,頗有壹絲緊迫感。
詩歌的後六行,彌爾頓壹反前面對時間飛逝的悲嘆和憂慮,語氣變得莊嚴而堅決。彌爾頓認為,上帝對任何人都公平無私,無論個人的“成熟”(即才華)是多是少,來得是快是慢,只要他能夠意誌堅定、不驕不躁地加以運用,那麽他的最終成就在上帝看來,都將會與那些較早成熟者的成就壹樣偉大。彌爾頓在給那位長輩的信中,還借用了《新約·馬太福音》中“在葡萄園做工”的比喻: 有壹個葡萄園的園主雇請工人到葡萄園做工,有的工人早到,辛苦了壹整天,有的工人遲來,只工作了壹個小時,但最後得到的工錢都是壹樣的。這個比喻,與最後六行詩句所要傳達的精神如出壹轍。
由此可見,彌爾頓已經下定決心,要在詩歌的道路上辛勤耕耘,寫出傳世佳作。盡管在旁人看來,這條道路異常艱辛,而且彌爾頓並沒有像先前的偉大詩人那樣,年紀輕輕就嶄露出非凡的才華,但彌爾頓堅信,只要自己繼續耕耘,不計成敗、不計順逆,必定能夠有所成就。彌爾頓對理想的這份堅持,對今天的我們也有莫大的啟迪和教化。
(蔡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