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強,天上雁叫霜晨月。霜降晨,馬蹄斷,號角吞。
雄關漫道鐵打如鐵,現在離開始還差壹步。從壹開始,蒼山如海,夕陽如血。
翻譯:
西風猛吹,雁唱霜降,小月當空。蕭月在空中,馬蹄聲零碎而復雜,軍號聲陰郁而低沈。
不要說山的起伏像鐵壹樣不可逾越,現在讓我們重整旗鼓。重整旗鼓向前,蒼茫青山如海,夕陽紅如血。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此詞寫於1935年2月,最早發表於《詩刊》,1957+0。
1935年6月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會後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了軍事指揮小組。為了繼續長征,紅軍經婁山關北上,準備在瀘州和宜昌之間渡江。然而,當遇到障礙時,毛澤東果斷決定越過赤水,返回遵義,於是他又越過了婁山關。
2月25日淩晨,紅軍前進到婁山關,在那裏與黔軍會師。錢軍倉惶殺出,退守關隘。紅軍沿盤山路猛烈進攻,終於在傍晚時分將雄關掌握在手中,使大部隊順利通過,走向成功的未來。由於這場戰鬥的意義,詩人非常激動,在戰鬥結束後不久就寫下了這首詞。
贊賞:
此詞自上而下寫景,自下而上抒情,由內而外勾勒出壹幅波瀾壯闊的冬夜行軍畫卷,描繪了紅軍長征在婁山關的緊張場面,展現了作者面對失敗和困難時的從容氣度和寬廣胸懷。
全詩寫的是風景,下半部抒情,風景中飽含情感,情感中有情景,融為壹體,和諧壹致。而且它的結構很獨特,上半部分陰郁,下半部分激情。上半部涼,下半部暖。色彩對比強烈,情感對比也強烈。上下部分的強烈反差,體現了作者的樂觀主義和作為壹代偉大指揮家的氣魄。
關於作者:
毛澤東(1893 1976年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本名潤之(原作永誌,後改為潤之),筆名子仁。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理論家,中國* * *生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從1949到1976,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列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和對* * *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因為毛澤東幾乎所有的主要職務都被稱為主席,他也被尊稱為“毛主席”。
毛澤東被認為是世界現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壹,《時代》雜誌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壹。
百度百科-秦怡峨嵋山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