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壹個關於生命的故事,它給孩子們平靜的講述了親人的死亡,講述了生命的終極關懷。
無論對於孩子還是成人,死亡都是神秘的。親人之死,萬分遺憾而無奈,帶給人們深深的悲慟,甚至是恐懼。
但《長大做個好爺爺》是個非常溫暖的故事。
小小熊每周五都會去看望爺爺,他們壹起吃茶點,壹起爬上樹屋看風景,熊爺爺還會給小小熊講故事。熊爺爺越來越老了,只能窩在沙發裏給小小熊講故事。最後壹次見到熊爺爺是在醫院裏,熊爺爺連講故事的力氣都沒有了,於是小小熊反過來給熊爺爺講故事……等故事講完的時候,熊爺爺已經永遠的睡去了。小小熊在媽媽的懷裏抽泣著說:“等我當了爺爺,我壹定要做個好爺爺,就像爺爺那麽好。”
故事的線索很簡單,文字很樸實,故事氛圍的營造和敘事的節奏,主要依賴暖色的畫面。黃色的大地,綠色的樹和草,紅色的花,黃昏中的壹切是美麗的金黃色。繪者甚至不願讓病房呈現冷冷的色調,病床、枕頭和被子,都被塗上與書屋類似的天藍色,墻壁的黃色與爺爺家中的黃色很相近,被子上還放了壹把鮮紅的玫瑰花!
從整體上看,畫面中的光影是明亮的,只有兩幅例外。壹幅是爺爺生命在家,小小熊爬到爺爺的沙發上,此時畫面的壹半被陰影占據,臺燈旁的玫瑰花也半拉下去,不經意間向讀者暗示著後來的故事。另壹幅是當媽媽說爺爺不會再醒來時,她和小小熊緊緊地抱在了壹起,淡淡的黑影籠罩著四周。
畫中的線條和造型也營造著溫暖的氛圍,請特別留意爺爺與小小熊在壹起時的姿態,小小熊的姿態總是向前傾著爺爺或彎腰俯身、或坐、或躺,他的視線始終關註著小小熊,神態始終是那麽的安詳!直到他陷入不再蘇醒的睡眠,仍然是那麽的安詳令人肅然起敬!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本被翻譯成13種語言、獲過英國兒童圖書獎和法國克洛諾斯文學獎的圖畫書,能讓讀者感受到泰戈爾詩中的意蘊。但妳需要靜靜的讀它,品味文中的詩意、畫中的情境。
當小小熊母子相擁在樹屋上靜靜哭泣時,讀者的視線從他們的身後轉向那片生機勃勃的大地,心中不覺會有壹些悲憫,但更多的是莊嚴的慨嘆!死亡帶來的感受,原來可以如此壯美!如果換作我們是小小熊,也會振奮的說:“長大我要做個好爺爺!”
生命是壹份珍貴的禮物,千萬不要浪費喲!
[教學目標]
1.靜心聆聽故事,在課件呈現的精美的畫面和詩意的語言中感受故事的情節,體會爺爺和小小熊之間流淌的濃濃的愛。
2.帶著初讀故事後的感受再讀繪本,通過細致探究、深入思考進壹步感受熊爺爺說的話——生命是壹份珍貴的禮物,讓孩子們初步理解生命的死亡意味著什麽。
3.通過寫壹寫、繪壹繪,用手中的筆發揮想象力,想象小小熊長大後會是什麽樣的爺爺?體會“長大做個好爺爺”這句話的意義。同時讓孩子們回憶自己和爺爺之間發生的溫情有趣的故事,並通過手中的筆寫下來,畫出來,增進孩子們與親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4.將自己的寫繪作品說壹說,進壹步加強對繪本故事內涵的理解,同時鍛煉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聽壹聽、讀壹讀、繪壹繪讓孩子們感受到熊爺爺和小小熊之間的溫情和幸福,初步理解親人的死亡。
教學難點:體會熊爺爺“生命是壹份珍貴的禮物,千萬不要浪費。”這句話的含義,理解到生命的美好。
[教學準備]
課件,38本《長大做個好爺爺》繪本
[教學流程]
壹、課前詩導入
引用繪本扉頁金波的壹首詩導入
? 《長大做個好爺爺》
妳知道小小熊什麽時候最快樂?
那是他看望爺爺的時候。
他們爬上樹屋,去看“三熊片”,
去看“金發姑娘的河”……
可是,這壹天,爺爺病了,
小小熊就給他講故事。
他講他們爬上樹屋,去看“三熊山”,
去看“金發姑娘的河”……
爺爺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他帶著小小熊給他的快樂,
永遠地睡著了……
學生跟著舒緩的音樂壹起朗誦這首詩,初步感受詩中的意蘊。
[設計意圖]
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用繪本扉頁詩人金波的壹首詩。這首詩雖是根據繪本故事創編,但讀起來朗朗上口,字裏行間流淌著暖暖的溫情和淡淡的哀傷,更有回味無窮之感。孩子們在靜靜朗讀中能壹下子進入故事詩壹般的意境中,為接下來繪本教學創設好的情境。
二、借助詩歌、繪本封面,引出故事。
1.同學中,剛才我們壹起朗讀了金波老師的壹首詩《長大做個好爺爺》。這首詩溫情滿滿,也激發很多同學的興趣。他們疑惑的小眼睛向老師表達著他們對這個故事的好奇。今天我們就來壹起走進壹個讓人感動的繪本故事《長大做個好爺爺》。
2.課件出示繪本的封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上都有誰?通過他們的表情動作猜壹猜他們在幹什麽?妳感受到了什麽?
3.今天我們就壹起走進繪本故事《長大做個好爺爺》。
[設計意圖]
借用繪本扉頁的詩歌導入,很多學生會對詩歌中講述的故事充滿好奇,他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發生了什麽。我又通過課件出示跨頁的封面,讓孩子們從詩歌的想象好奇中走出來,被畫面中的人物所吸引,被畫面中流淌著的淡淡的溫情所感染。壹瞬間,詩歌的無窮意蘊和畫面的直觀形象交織相融,孩子們的心裏也在默默地勾勒著壹幅美好的繪本故事畫面。
三、精心聆聽,感受故事溫情滿滿
同學們,現在我們眼到,耳到,心到,跟隨管老師的講述靜靜地走進熊爺爺和小小熊的故事吧!
1.教師壹頁頁地翻過課件,慢慢地有感情地講述繪本,中間教師根據繪本故事情節的發展調整自己的語調,盡最大力用聲音帶孩子們進入情境之中。
2.孩子們靜靜聆聽,教師中間不要提問題,盡可能地不打斷孩子們聽故事、沈浸想象力的美好旅程。
3.故事結束,給孩子們壹兩分鐘靜靜回味,並談談自己聽完整個故事後的初步感受。
[設計意圖]
這個環節以靜為主,教師靜靜地講述,學生靜靜地聆聽。隨著語文教學和繪本教學不斷地深入,我越來越發現教師聲音的重要性,教師聲音壹定要有感情,要有代入感。如果教師要給孩子們分享壹個繪本故事,首先自己要喜歡這個故事,被這個故事深深打動。當我們真正從心裏喜歡壹個繪本故事,看到繪本故事裏的神光所在,我們才能從聲音裏傳遞出繪本故事的情感。尤其是在講述《長大做個好爺爺》這個故事時,我們自己首先被這個故事感動,並沈醉於繪本詩意美好溫情的文字,才可能用自己的聲音將故事情感傳遞出來。
孩子們靜靜聆聽完故事,教師不要立馬打斷學生,並問很多問題。要給孩子們充分回味感受故事的時間,並讓孩子們說說自己整體的感受,即使說不出來也沒關系。只要這個故事入心了,讓他們有感觸就好。
四、進壹步閱讀故事,梳理故事情節,思考探究故事所要表達的生命主題。
1.將繪本發到每壹位學生手中,給他們自主閱讀故事的時間,他們可以隨意看自己想看的畫面,喜歡的文字。這次的閱讀是個性化地再閱讀、再思考、再回味的過程,不同於第壹遍教師的講述。
2.閱讀完,課件出示梳理出的繪本故事框架,讓學生自己說壹說,梳理出故事的大致情節。
每個星期五,熊爺爺和小小熊都會壹起( )、( ? )。他們吃完點心,爬上樹屋,看到了( ? )、( ? )、( )、( ? )。爺爺和小小熊經常爬到樹屋上去,不管是( )、( )還是( ),甚至是( )。
每個星期五,當他們爬上樹屋舒舒服服地坐著的時候,熊爺爺總會給小小熊講( )。即使爺爺坐在沙發上,也會給小小熊講( )。可是有壹次星期五,爺爺生病住院了,他沒有力氣再給小小熊講故事,小小熊就給爺爺講( ? ),這時爺爺睡著了,永遠地睡著了。
小小熊和媽媽很難過,他們壹起回到爺爺住的房子,爬上樹屋,看著遠處熟悉的風景,小小熊說:“( ? ) ”。
3.根據課件出示的情節梳理表,同學們先自己回憶故事內容,填壹填,說壹說,然後同桌之間相互交流,最後指生全班展示說壹說。
4.同學們再次回到繪本故事中,找到故事情節中最打動自己的地方,並說壹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5.學生翻到繪本書第四頁,男女生分角色讀壹讀熊爺爺和小小熊的對話。熊爺爺說:“小小熊,生命就像壹件珍貴的禮物,千萬不能浪費啊。”爺爺是想告訴小小熊什麽呢?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實際,發揮想象力去思考回答,學生只要回答的言之有理即可。
6.大家繼續認真讀繪本4-10頁,並仔細觀察畫面,小小熊和爺爺在樹屋裏看風景講故事,妳從中體會到了什麽?引導學生觀察畫面中爺爺和小熊總是四目相對,充滿溫情,有時兩人眼光同時望著壹個方向,從中體會到親人之間的安詳幸福溫情。
7.但是有壹個星期五,小小熊去看望爺爺的時候,他們沒有去樹屋,爺爺坐在沙發裏給小小熊講起他小時候的故事。大家猜壹猜,爺爺會講他小時候的什麽故事呢?
8.接下來的那個星期五,小小熊沒有去爺爺家,而是和媽媽壹起來到醫院看爺爺。這壹次,爺爺再也沒有力氣給小小熊講故事了,換小小熊給爺爺講故事。故事講完了,爺爺睡著了,永遠地睡著了。當媽媽告訴小小熊時,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學生會結合畫面中熊媽媽和小小熊傷心的樣子,猜測出小小熊很難過,也會結合實際生活中的經驗去回答並說出答案。當孩子能體會到,親人死了,再也無法陪我們壹起講故事,看風景,吃點心時,他們就慢慢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以及爺爺說的那句話:“生命就像壹件珍貴的禮物,千萬不要浪費啊。”的含義!
9.爺爺離開了,可是小小熊很想念自己的爺爺,他和媽媽又來到爺爺住的房子,爬上樹屋,看到那些熟悉的風景。大家幫小小熊回憶壹下,在樹屋上留下了爺爺和小小熊多少難忘溫馨的回憶?學生再次回顧之前的內容。
10.故事的最後,小小熊抽泣著說:“等我當了爺爺,我壹定要做個好爺爺,就像爺爺那麽好。”小小熊為什麽這樣說呀?
教師總結:其實小小熊是想做爺爺壹樣的好人,給人帶來快樂、帶來幸福。最後讓我們再來壹起讀讀爺爺說的那句話:生命就像壹件珍貴的禮物,千萬不要浪費啊。老師也希望我們每壹個人珍愛自己的生命,活出自己的精彩,做壹個像熊爺爺那樣的好人。
[設計意圖]
在讀壹讀的環節,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體會到故事中表達的濃濃的溫情,我讓孩子們自己再壹次自主閱讀繪本,喜歡的地方可以多停留壹會兒,喜歡的畫面可以多欣賞壹會兒。因為閱讀本身就是個性化的行為,不同的孩子喜歡的點兒是不壹樣的。接著通過填空的形式幫助孩子們梳理繪本故事內容,孩子們在熟悉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更容易走進繪本故事的內涵。然後我讓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力,思考爺爺說的話,想象爺爺講的故事,並體會小小熊的心情等等。所有這些思考探究的教學活動,都有利於孩子們進壹步感受小小熊和爺爺之間的感情,以及最後爺爺去世以後小小熊的心情。在充分***情的基礎上,孩子們會更容易理解繪本所要表達的主題——生命是壹件珍貴的禮物,千萬不要浪費。
五、寫壹寫,繪壹繪,說壹說
(壹)課堂寫繪,激發想象力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繪本第19頁,猜測畫面中的大熊和小小熊分別是誰?學生根據情節會猜測是小小熊長大後和自己的孫子在壹起,把樹屋變成了壹座樹房子,並塗上顏色。
2.小小熊長大後,變成熊爺爺,他又會和小小熊發生什麽故事呢?同學們發揮想象力,把接下來發生的故事寫壹寫,畫壹畫吧。
(二)課外寫繪
1.同學們,我們今天壹起閱讀了壹個很感人的故事——《長大做個好爺爺》,大家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更要講給自己的爺爺聽哦,相信妳們壹起閱讀這個故事會更有趣。
2.同學們,妳們和自己的爺爺之間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老師相信妳們的故事壹定也很精彩有趣,回家和自己的爺爺壹起聊天回憶壹下,並用手中的筆寫壹寫,畫壹畫吧,並試著為妳和爺爺的故事起壹個名字吧!
(三)根據寫繪作業說壹說
寫繪作業完成以後,根據孩子們的作業完成情況,讓孩子們在班裏展示自己的寫繪作業,並把自己和爺爺之間的故事講給大家聽。相信有了大家壹起精彩的分享,我們每壹位同學都能收獲更多的溫暖和感動。
[設計意圖]
寫繪作業我設計了課堂寫繪和課外延伸。課堂寫繪重點在理解繪本故事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進行續編。有了對熊爺爺和小小熊之間故事的深入體會,孩子們會很容易拓展思維,想象到小小熊長大後是如何去做壹個好爺爺的。
課外延伸我設計的作業有兩個角度,第壹是讓孩子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尤其是爺爺聽,或者大家壹起閱讀這個故事,在親子***讀中感受親情的可貴和生命的美好珍貴。第二是和爺爺壹起聊天,回憶壹下和爺爺之間發生的溫暖有趣的故事,並寫壹寫,畫壹畫。這個作業本身是促進和爺爺之間的情感交流,讓孩子學會感受愛。
孩子在家裏把寫繪作業完成以後,教師需要收上來看看孩子們的成果,並進行成果展示。在進行成果展示環節,讓孩子們自己去講壹講自己的繪本故事,既激發了他們表達的欲望,提升語言表達力,又讓他們重溫和親人之間的濃濃愛意。壹系列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增強了生命意識,也加深了親子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