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象征正在飽受摧殘和無盡苦難的博大的祖國大地;
河流、風:象征悲憤和激怒的中國人民為了挽救土地的那種不屈不撓、前仆後繼、奮力抗爭的革命精神;
黎明:象征光明和希望,作者堅信在人民風起雲湧的鬥爭中必將迎來曙光,迎來勝利;
作者用寫實和象征的手法,描繪了壹組鮮明的詩歌意象,分別賦予大地、河流、”、黎明等意象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但作者對祖國的“黎明”也抱有樂觀的信念,托出了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
擴展資料:
《我愛這土地》的主題和創作背景
1、主題:作者通過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國的這塊土地上,痛苦多於歡樂,心中郁結著過多的悲憤,然而,這畢竟是生他養他的祖國,即使為她痛苦到死,也不願意離開這土地,死了以後連羽毛也要腐爛在土地裏面。表達了作者壹種刻骨銘心、至死不渝的最偉大、最深沈的愛國主義感情。
2、背景:《我愛這土地》寫於1938年11月17日,1938年10月,武漢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鐵蹄猖狂地踐踏中國大地。作者和當時文藝界許多人士壹同撤出武漢,匯集於桂林。作者滿懷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便寫下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