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是指古代詩文的相鄰句中所用的詞語互相補充,結合起來表示壹個完整意思的壹種修辭方法,使文意委婉幽深,使語句經濟簡練。
總之,“互文”這種修辭手法的運用,既適應了詩歌,駢文的語言形式,使詩文的語言更為凝練、含蓄,又造成了壹種錯綜的語言美。
相關說明
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采用的壹種修辭方法。古文中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合而見義。”具體地說,它是這樣壹種互辭形式:上下兩句或壹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壹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壹個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辭方法。
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壹、結構特征:互省。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句前部分省去 “壯士”,句後部分省去“將軍”,“將軍”與“壯士”分置,前後互相交錯補充。
二、語義特征:互補。如:“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木蘭詩》),木蘭對著窗戶,已包含對著鏡子,“理”和“貼”兩個動作是在同壹情境中進行的,譯時應將它們拼合起來。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