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從西漢末到東漢末,文學上的主要成績有哪些?

從西漢末到東漢末,文學上的主要成績有哪些?

漢代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是中國歷史上的繁榮昌盛時期。政治的統壹、經濟的強盛為文化的繁榮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漢代思想文化的主流是“獨尊儒術”,經學的昌盛影響了文學觀念與文學形態。但的漢代思想文化仍存在著壹定的兼容性,它吸納了道、法、陰陽等諸子思想,以及楚文化的因素,對文學創作也有壹定的影響。漢代的文學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1.西漢初期文學,是漢代文學的初創期,包括漢初至景帝時期的文學。這壹時期的文學創作基本上沿襲著戰國文學的余緒。主要成就在於政論散文和辭賦。政論散文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主要有陸賈的《新語》、賈誼的《新書》,以及晁錯的《論貴粟疏》等。文章思想內容的現實針對性很強,其中總結亡秦的歷史經驗教訓的文章占有相當的數量。文章大多恢宏開闊,疏直激切,氣勢奪人,頗有戰國文章的遺風。辭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主要有賈誼的《吊屈原賦》、《鵩鳥賦》和枚乘的《七發》等。這壹時期的辭賦創作體現著由楚辭向漢賦的過渡特征。2.西漢中期文學,是漢代文學的全盛期,包括武帝至宣帝時期的文學。這壹時期的文學創作是兩漢的全盛時期。新體賦的創作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出現了以司馬相如為代表的壹大批作家和作品。散文主要有史傳散文和政論散文。史傳散文最突出的代表就是司馬遷的《史記》,尚有先秦文章之遺風。政論散文有經學大師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及對策文,開始向儒家典雅醇厚的文風轉變。淮南王劉安主持賓客編著的《淮南子》仍承繼著先秦諸子之余緒。還有桓寬的《鹽鐵論》等。3.西漢後期至東漢前期文學,是漢代文學的中興期,包括西漢元帝至東漢和帝時期的文學。這壹時期的文學創作仍以辭賦和散文為主體。辭賦的著名作家有揚雄、班固、張衡,模擬前人和更加琢磨技巧是創作的基本傾向。散文的形式多樣,作品眾多,有劉向的《新序》、《說苑》、揚雄的《法言》、《太玄》、桓譚的《新論》、班固的《漢書》、王充的《論衡》等。文章的思想和風格大都受經學的影響。4.東漢後期文學,是漢代文學的衰落和轉變期,包括安帝至靈帝時期的文學。辭賦的創作出現了大賦衰微小賦興盛的局面。張衡、趙壹、蔡邕、禰衡等人的抒情小賦的創作體現了這種轉變。文人詩歌的創作也扭轉了壹直不振的局面,出現了《古詩十九首》那樣的成熟之作。東漢後期的散文主要是政論散文,有王符的《潛夫論》、仲長統的《昌言》。5.漢代樂府民歌的創作相當興盛,對文人詩歌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