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dòu),洞穴。狗竇:給狗出入的墻洞。
旅:旅生,植物未經播種而野生。
全詩如下:
《十五從軍征》 ?
作者:佚名
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裏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壹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這首詩描繪了壹個家破人亡的老兵形象,控訴了漢代兵役制給人民帶來的 深重苦難。少小離家,垂老歸來,看到的卻是“松柏家累累”,院舍荒蕪,連壹個***話淒涼的人都沒有了,他只好“出門東向望”,老淚縱橫。有多少血淚 的控訴,多少人生的辛酸,都凝結在那默然眺望的身影中。詩歌正是選取了老 兵重返故裏這壹片斷,給他悲慘的壹生打上壹個句號。
這是壹首敘事詩。詩歌依照人物回家的程序,由遠而近,逐次描寫,很有 層次。人物的情感也隨著場景的移換而變化,由起初的熱望化為痛苦,陷入絕 望之中。盡管詩中沒有對老兵的心情作過多的正面描述,然而從場景的描繪中 依然能感受到壹種越來越深沈的哀痛。
這首詩通過對景物和動作的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悲劇命運。如作者選取了象 征死亡的松柏、墳墓來暗示老兵親友雕零;通過對兔雉棲身於家屋、谷葵叢生 於庭院的景物描寫,來說明老兵家園的殘破。而采葵作羹、“不知貽阿誰”的 動作,則表現出老兵的孤苦伶仃;尤其是“出門東向望”這壹動作,更寫出了 老兵悲哀至甚,以至精神恍惚、表情呆滯的情態,催人淚下。
全詩突出寫了“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的老士兵的形象,也著力刻劃了“家”的形象,同時只寫了壹筆的“鄉裏人”的形象也很鮮明。飽經風霜、蒼老惶切的老人,無須顧忌、直言不諱的鄉親,衰草古柏荒墳的家園,***同構成了壹幅真實動人的具有社會意義的主題的畫面,典型地反映了漢代社會現實的壹個側面。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襯的敘寫,把作品的主題和藝術水平都推向了壹個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還是全家唯壹的幸存者,那些沒有服兵役的親人們,墳上松柏都已蔥蔥郁郁,可以想見他們生前貧寒淒苦的生活還不如每時每刻都可能犧牲的士卒;作品具體寫的是主人公為國征戰六十五載卻有家歸不得,等到歸時卻又無家可歸的不幸遭遇和慘痛心情,而他的不幸與那些茍生且不能只有走進靜默、暗濕、冰冷的墳墓的親人們相比,他又是“幸運者”了。這樣,作品就不僅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惡,不僅僅表現了八十老翁壹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當時整個社會現實的黑暗,表現了比個人不幸更深廣的全體人民的不幸和社會的雕敝、時代的動亂,使作品的主題得到了升華。全詩寫得既含蘊簡潔,又深湛凝重,內容的取舍剪裁,結構的布置安排,都恰到好處,獨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主旨盡在言與不言中、意境深遠、韻味綿長的藝術效果。
正因為“十五”從軍,“八十”方回,其間數十年與家人失去聯系,對家中情況壹無所知,老兵才急切地想知道家中的情況,於是,這也
《十五從軍征》圖冊
就極其自然地引出下文——老兵在歸鄉途中與鄉裏人的對話。老兵,“道逢鄉裏人”,便迫不及待地問道:“家中有阿誰?”“鄉裏人”答道:“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唐代詩人宋之問的詩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渡漢江》),反映其在久別家鄉之後、返鄉途中的矛盾心理,與此詩筆法有別,卻殊途同歸。宋之問的詩句是曲筆寫其返鄉途中想了解家中情況的迫切願望,而此詩則是直言之。二者均表現了久別家鄉的返鄉之人的真實情感。此詩中“鄉裏人”的回答很巧妙,沒有明言直說老兵家中還有誰,而只是用手指著遠處長滿松柏的眾多的高墳說:“那兒就是您的家。”言下之意就是:“您的家中已無他人了。”其實,“鄉裏人”這樣回答,是不忍心道明真相,怕老兵壹下子承受不了家敗人亡的痛楚。如此著墨,顯然是以哀景寫哀情,也與下文相呼應。
老兵家中的情況究竟怎樣呢?其心情又是如何呢?“兔從”四句承接上文加以描繪。老兵到家後所目睹的景象是:兔子從狗洞進進出出,野雞在梁上飛來飛去;庭院中長出了“旅谷”,井臺上也長出了“旅葵”。“兔”與“雉”(野雞),均系動物,壹在“狗竇”(下方),壹在“梁上”(上方);“旅谷”、“旅葵”,均系未經種植而自生自長的植物,壹在“中庭”(庭院中),壹在“井上”(井臺上)。這些處於不同方位的動、植物在這裏構成的是壹幅多麽悲涼的景象啊!造成這壹景象的直接原因是老兵家中無人。而其家中無人,又是誰造成的呢?對此,詩未明言,這又給了讀者想象的空間。這幾句詩仍然是以哀景寫哀情,以悲涼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而更令老兵悲哀的還在於:他以“旅谷”煮飯,以“旅葵”做羹,未用多少時間就做好了,卻不知道將飯與羹送給誰,也即無親人與之***享了。這正是“舂谷”四句所表現的。老兵孤身壹人回家,家中也無親人了,到頭來還是他孤身壹人。這不僅照應了上文——鄉裏人的答話與老兵返家後所看到的景象,而且繼續以哀景寫哀情。
詩的最後兩句於對老兵的動作描繪中進壹步抒發老兵心中的悲哀。這裏,突出老兵出門張望(“出門東向看”)與老淚縱橫(“淚落沾我衣”)這壹細節,將舉目無親、孤身壹人的老兵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將其悲痛欲絕的茫然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試想,他“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家中已了無親人,而只有荒涼的景象,怎能不悲從中來?以後的生活,又當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其悲慘的遭遇是誰造成的,盡管詩中未明言直說,但我們只要聯系到此詩產生的時代背景,則不難看出這壹點。根據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的說法,此詩晉時已譜入樂府,當可視之為漢魏戰亂之際的作品。正是當時窮兵黷武的統治者與無休無止的戰爭,造成了該老兵的悲慘遭遇。反映該老兵的悲慘遭遇,也就反映了當時在沈重的徭役壓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慘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
此詩圍繞老兵的返鄉經歷及其情感變化謀篇結構,巧妙自然。其返鄉經歷是:始得歸→歸途中→返回家中→“出門東向看”;情感變化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誰?”,充滿與親人團聚的希望(歸途中)→希望落空→徹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涼,了無壹人)→悲哀流淚,心茫然(“出門東向看”)。這些又歸結為表現揭露黑暗社會現實的詩之主題。全詩運用白描手法繪景寫人,層次分明,語言質樸,且以哀景寫哀情,情真意切,頗具特色,也頗能體現漢樂府即景抒情的藝術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