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慶余年》中範閑用杜甫的《登高》聞名京都,為何這詩不尋常?

《慶余年》中範閑用杜甫的《登高》聞名京都,為何這詩不尋常?

劇裏面的男主人公範閑,因寫了首杜甫的《登高》而名滿京都,難道這首詩真的這麽有魅力嗎?

清代的楊倫在《杜詩鏡銓》中箋註,杜甫的《登高》高渾壹氣,古今獨步,當為杜集七言律詩第壹。

雖然說,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有的人讀了壹首詩,感覺它用詞考究、對仗工整或者是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就喜歡的不得了,奉其為心中的第壹,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若是得到歷代眾多古詩評論家的推崇,並且被很多文人雅士誇贊,那就壹定是詩中的難得的精品了。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首詩:

登高

唐代: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了解古詩的意思有利於更好的欣賞古詩。

這首詩是杜甫五十五歲時的重陽節獨自登高所作。

它是杜甫集中最有名的篇章之壹,也可以說是中國古典詩歌中悲秋的典範。

秋風蕭瑟,天空高遠。猿猴的啼叫聲淒厲又悲涼。

水中的小洲白沙閃閃,鳥兒在低空飛舞盤旋。

這首詩杜甫作於公元767年(唐代宗大歷二年)秋重陽節。

當安史之亂結束以後,杜甫入仕的想法徹底破滅,壹路顛沛流離來到了四川。

幾年來,貧寒的杜甫壹直待在成都草堂,並且經常面臨斷炊的窘境。

恰好,高適在此擔任劍南西川節度使,不斷地接濟和照顧杜甫。這段時間,杜甫過的還算安逸。

直到高適離職,嚴武接替高適。杜甫本想入嚴武幕府,依托嚴武。誰知沒過多久,嚴武病逝了。

嚴武的去世,使杜甫在成都失去了經濟依靠,只好離開住了五六年的杜甫草堂,南下來到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