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致母親B。海涅 [德國]海涅》讀後感

《致母親B。海涅 [德國]海涅》讀後感

我慣於高高地昂起頭顱,

性情也有些固執、倨傲;

縱使國王正視著我的臉,

我也絕不肯低眉順眼。

可是,母親,我坦白對妳說:

我盡管高傲自大,目空壹切,

在妳的幸福而親切的身旁,

我卻常常感到卑微、膽怯。

是妳的精神悄悄制服了我?——

妳崇高的精神無往不勝,

光明燦爛可與日月輝映。

還是往事的回憶令我難過?——

我曾幹下那樣壹些事情,

傷了妳愛我的慈母之心。

我曾狂妄地離開妳,

想要走遍天涯海角,

看何處能尋找到愛,

好滿懷著愛將愛擁抱。

我找遍了大街小巷,

挨門挨戶伸手乞討,

求人給我些許愛的施舍——

可得到的只是笑罵冷嘲。

我不停地走到東,走到西,

哪兒也沒有愛,沒有愛,

我終於轉回家,痛苦又悲哀。

這時母親妳迎著我走來,

啊,瞧妳那眼裏浮泛著的,

不正是我久尋不著的甜蜜的愛!

(楊武能譯)

賞析

如果說世上有永恒的情感,毫無疑問那便是母愛。抒寫母愛的詩歌有很多,然而海涅這首《致母親B。海涅》卻以獨特的視角來歌頌母愛的崇高精神,詩人懷著壹顆歉疚的心宣揚了母愛的寬廣深沈、仁慈無私。

海涅在詩歌上的成就與母親的教育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還在海涅幼小的時候,母親就把繆斯那五彩斑斕的腰帶在他眼前晃動。海涅的母親對詩歌藝術情有獨鐘,是盧梭和歌德的崇拜者。她正是根據自己的愛好來教育孩子的。在這首詩中,可以看出海涅對母親充滿著敬仰和依戀。

在詩的開頭,詩人描繪了壹個高傲倔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這是壹個在國王面前也不會低頭垂目的人,而在母親面前卻感到卑微渺小。通過在國王和母親面前“我”的態度的對比,更加顯示出母親在生命中的重要地位。接著,詩人回答了在母親面前常感卑微膽怯的緣由,含蓄地承認征服“我”的是母親崇高而聖潔的精神,在詩人的眼裏,母親的精神光彩奪目,如太陽般溫暖,如月亮般寧靜,如星星般明亮。

年輕時人們常常因為任性而做錯事,使得母親傷心。成熟後回想起來又悔恨不已、心存愧疚。這或許就是壹個人成長的歷程。詩人在第二部分敘述了“愛的尋找”和“愛的回歸”。當然,這是兩種不同的愛。前者指的是詩人尋找愛情的過程,後者指的是詩人最終又回到了母愛的懷抱。“我曾狂妄地離開妳,想要走遍天涯海角,看何處能尋找到愛,好滿懷著愛將愛擁抱。”人長大了,翅膀硬了,總想脫離母親的照顧,飛到外面的世界去。在這裏,詩人寫出了許多處於青春期的年輕人的普遍心理。而當時,詩人正痛苦地愛戀著他的堂妹阿瑪莉,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這只是壹份單相思。詩人雖然到處尋覓愛的蹤影,乞求愛的降臨,可得到的卻是嘲笑。

當詩人帶著疲憊和憂傷回到家中,迎接他的依然是母親慈祥的微笑和溫柔的雙手。母親的愛總是在我們身邊不離不棄,同時又無怨無悔地接納並安撫我們的脆弱、憂傷、淒楚和迷惘。詩人最終意識到,無論走得多遠,永遠走不出母愛的半徑;無論傷得多深,母愛永遠是心靈的港灣。愛情無法取代親情,母愛也是世界上任何壹種情感都無法比擬、無法替換的。她像太陽壹樣消融子女心中凍結著的痛苦,像月亮壹樣照亮子女心裏隱含的憂郁。正是母親,用自己的愛去彌補兒子久尋不著的愛,用自己博大的胸懷去安慰兒子受傷的心靈。

《致母親B。海涅》不像我們常見的那種寫給母親的詩歌,它沒有從正面對母愛進行熱情歌頌,而是選擇通過與社會的冷漠、愛情的勢利等相比較,從抒情主人公的離開——尋求——回歸的過程中,來襯映出母愛的偉大和無私。同時,該詩也寫出了大多數的青年人都曾有過的壹段心路歷程,離開後才知可貴,失去後方知珍惜。讀海涅的這首詩,讓人感受到壹種久別的溫暖和熟悉的安寧。

(楊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