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們勇敢承諾,對夢想充滿信心;
曾幾何時,我們喜歡刺激,對生活充滿熱愛。
我們年輕的時候,常常用天真純潔的眼神在心裏刻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校門之外,外面的世界充滿了誘惑,我們都做著叛逆的事情去面對老師。我總喜歡逃課翻越圍墻去尋找校園外的精彩,也總喜歡把書堆得高高的,千方百計擋住老師的視線,然後躲在書下面做自己的事:睡覺,聽歌,或者和同桌聊天。
如果大人們知道我們做了什麽,我們會被打罵,但我們每天還是樂在其中。幼稚而年輕的我們,總是忘記了笑的理由,每天都帶著燦爛的笑容去看待生活,從來不知道煩惱是怎麽壹回事。
直到有壹天,坐在教室裏,我們不再東張西望,沒有同學願意自言自語,沒有人願意缺任何壹節課到外面“鬼混”。時間在寂靜的教室裏飛逝,壹個聲音朝著夕陽的方向無聲地說:妳長大了。
漸漸地,我們發現樹上的蟬好像消失了,不再鳴叫,也不再激起我們玩耍的欲望。有同學說,可能是唱了幾遍,學習很努力,我們沒有意識到。漸漸的,我們熟悉的同學們都背道而馳,找到了自己的夢想。世界上突然只有自己在唱著回憶,唱著逝去的時光無法回頭,青春不在,唱著時代變了,物是人非,唱著世態炎涼,人情淡漠,唱著社會現實難求...
唱著唱著,眼淚隨著歌聲顫抖,悲傷傳遍全身,不知道怎麽擺脫。在人前,臉上掛著微笑,心裏卻有千百次準備傷害對自己不好的人的飛鏢。站在路上,周圍的人讓自己不自覺的傳播了壹種危機感。於是,學堤,學退,扮成刺猬,真實的自己卻無處展現。偽裝成了生活中壹種必要的心情。這樣活著很累,但是沒辦法改變。所以我們逐漸學會沈默,學會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
我們還記得那個把夢想捧在手心的人,那個敢於許下承諾的人,但我們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發現自己只是夢想面前的壹粒塵埃,我們能為自己的承諾做些什麽都顯得微不足道。看到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同齡人,我的內心開始不平衡,莫名的悲傷像“鬼附身”壹樣淹沒了我的眉心,殘忍地折磨著我已經千瘡百孔的心。
命運的跌宕起伏,現實的殘酷,讓我越來越不安。對別人的羨慕,對奇跡的渴望,似乎成了生活的壹部分。慢慢的,有人沈淪,陷入悲傷,不想再見到陽光。
曾經很期待長大,現在卻對長大充滿了恐懼。因為猶豫,因為無奈,因為現實沒有想象中的美好,所以我厭倦了成長。然而,時間在流逝,無論我們如何呼喊,鐘擺仍在路上,永不停息。
其實回頭看看身邊的人,他們也是迷茫的。壹朵花開的聲音在呢喃,花再怎麽開也會枯萎。他也年輕,也會有同樣的困惑,只是每個人的形態不同,分量不同。人生的字典裏從來沒有“壹帆風順”這四個字。活在世上,每個人都會墮落,每個人都會因為不公而哭泣,都會迷茫和困惑。
我們總是不相信命運,總是渴望壹切順利,但命運並沒有賣給我們這樣的教科書。我們必須面對,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打磨自己。壹些有經驗的長輩經常告訴我,壹個年輕人就像壹顆珍珠。只有經過時間和嚴酷的打磨,才能成為真正的珍珠。然而,同樣迷茫的年輕人,有的選擇相信,有的選擇唾棄。雖然我不好,但是我聽話。我選擇相信它。當我再次仰望曾經迷茫的天空時,那裏已經沒有了烏雲。打開心鎖和心結,只是壹瞬間對人生觀有了新的分析。
人生就是壹場戲,劇情壹幕接壹幕上演,壹幕幕落下。作為演員,我們要為自己的劇情負責,不能因為某個場景不盡如人意就停止演戲。生活是人生戲劇的導演。如果我們激怒了它,它自然不會讓我們好過。與其反抗,不如服從安排,讓結局不要太悲壯滄桑。
已經結束了,我們正在奔向終點。當時光的書頁被卸下,壹切都將有個結局。回望被雨水拍打的小草,他們堅強地站著,微笑著享受陽光。我們是否也應該學習他們的毅力?
青春裏,我們都在迷茫,前方的路依然沒有盡頭,依然迷茫而漫長。然而,我們不應該因為看不到未來而感到絕望。時間有悲傷,現實有殘酷,生活有無奈。這是上帝要求我們在年輕時接受的禮物。學會接受,學會用積極平常心對待這個世界,也許明天我們就不會有遺憾了。
那些讓我們心裏委屈的酸酸的滴滴,可能在十年後的回憶裏變成了暖心的蜜糖!對過去的回憶可能是無淚的微笑。
有壹次,我們十六歲,正是花季。
裏面有我們的青春情懷,有幸運星。
有壹次,我們十七歲,正值雨季。
有我們動人的幻想,充滿了戀人的夢。
當清晨第壹縷陽光照進房間,世界頓時變得清澈無雜質,陽光燦爛的花朵在心靈的花園裏綻放。花笑了笑,想起昨夜的夢,那個穿著小花裙,戴著蕾絲帽的女孩,靜靜地欣賞著花朵,輕輕地吻著每壹朵盛開的花。她笑了,笑容美如彩虹。她告訴盛開的花朵,不要害怕,我們有同樣的困惑,我們應該有同樣堅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