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背景:
自開元末年起,唐朝的政治就壹步步走向了腐敗之路,各種各樣的矛盾先後湧現,而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顯得尤為突出。此外,法律與制度也開始崩壞,土地兼並的問題日趨嚴重。在這樣的背景下,府兵制也難以再支撐下去,唐朝帝國真正走向了衰落。
此時,李白卻懷抱經邦濟世、救國救民的希冀,被唐玄宗召進長安,開始了為官生涯。然而,在京城的生活卻讓他大失所望,他在朝廷中只是擔任文學侍從,並沒有大展拳腳的機會。
於是,他感到十分苦惱和不滿,他不願意和腐朽的統治階級同流合,也不願對權佞之臣溜須拍馬。他這種輕蔑而孤傲的態度,導致他最終遭到了讒言詆毀。最後,他被趕出長安,遭遇了仕途上的重大挫折。
此後,李白在江淮壹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又重新踏上了雲遊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李白作此詩時距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八年之久。這壹時期,李白多次與友人岑勛(岑夫子)應邀到嵩山另壹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登高飲宴,借酒放歌。
詩人在政治上被排擠,受打擊,理想不能實現,常常借飲酒來發泄胸中的郁積。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際,於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以抒發滿腔不平之氣。
擴展資料
唐代李白《將進酒》原文: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譯文:妳難道沒有看見嗎?那黃河之水猶如從天上傾瀉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從來不會再往回流。妳難道沒有看見,在高堂上面對明鏡,深沈悲嘆那壹頭白發?早晨還是青絲到了傍晚卻變得如雪壹般。人生得意之時就要盡情的享受歡樂,不要讓金杯無酒空對皎潔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幹就必然是有用處的,千兩黃金花完了也能夠再次獲得。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當成壹件快樂的事情,如果需要也應當痛快地喝三百杯。岑勛,元丹丘,快點喝酒,不要停下來。
我給妳們唱壹首歌,請妳們為我傾耳細聽。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算不上什麽珍貴,只希望能醉生夢死而不願清醒。?
自古以來聖賢都是孤獨寂寞的,只有會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陳王曹植當年設宴平樂觀,喝著名貴的酒縱情地歡樂。妳為何說我的錢不多?只管把這些錢用來買酒壹起喝。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皮衣,把妳的兒子喊出來把這些東西都拿去換美酒來吧,讓我們壹起來消除這無盡的長愁!
詩詞賞析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標題的意思為“勸酒歌”,內容多是詠唱喝酒放歌之事。在這首詩裏,李白“借題發揮”,借酒消愁,感嘆人生易老,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心情。這首詩十分形象的體現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熱情豪放。
這首詩意在表達人生幾何,及時行樂,聖者寂寞,飲者留名的虛無消沈思想,願在長醉中了卻壹切。
詩的開頭六句,寫人生壽命如黃河之水奔騰入海,壹去不復重返,如此,應及時行樂,莫負光陰。“天生”十六句,寫人生富貴不能長保,因而“千金散盡”“且為樂”。同時指出“自古聖賢皆寂寞”,只有“飲者留名”千古,並以陳王曹植為例,抒發了詩人內心的不平。
“主人”六句結局,寫詩人酒興大作,“五花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圖壹醉方休。表達了詩人曠達的胸懷。“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詩人自信為人的自我價值,也流露懷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積極思想感情。
本詩深沈渾厚,氣象不凡。情極悲憤狂放,語極豪縱沈著,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詩句長短不壹,參差錯綜;節奏快慢多變,壹瀉千裏。李白的人生,可謂是悲劇的人生。
《將進酒》壹詩,是其悲劇人生的寫照。有人稱《將進酒》是李白詩歌藝術的顛峰之作,也有人稱那不過是他醉酒後的胡言亂語。其人,其詩,其酒,三位壹體,方是真正的李白。
百度百科--將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