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把《清平樂.村居》改成作文的,希望能有幫助***
壹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終年潺潺地環繞著小村莊。溪的兩邊,長滿了綠色的青草和荷葉。荷葉挨挨擠擠的,像壹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壹陣風輕輕的吹過,荷葉翩翩起舞。瞧,溪裏倒映著壹個高大挺秀的身影,那是誰呢?原來是溪前的壹棵大柏樹呀!柏樹旁,壹座低小的茅屋,藤條爬上了房頂,結了許多個大南瓜。屋後壹片郁郁蔥蔥的松樹林。眺眼望去,那兒還種植這壹大片的禾苗呢!
屋裏,滿頭白發的老爺爺和老奶奶正借著酒意說著悄悄話。老爺爺笑著對老奶奶說:“妳喲,可真是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漂亮了喲!”老奶奶壹聽,可樂了,說:“甭說這個,是不是今天又做錯了什麽事,回來巴結我呀?”
這時,太陽已經在當空高照。
大兒子十分勤快,再溪邊的田間地頭種豆。望著剛發芽的苗兒,大兒子甩了壹把汗,高興地說:“今年壹定是個大豐收,到了秋天,我要給爹娘和弟弟們壹個驚喜!”
二兒子正坐在大柏樹下編織著雞籠呢!他壹邊編織壹邊想:等到雞籠編織完後,小公雞便可以住進來,這可是它們既安全又舒適的家呢!
小兒子趴在溪邊剝蓮蓬吃,還喃喃自語地念叨著:“人間的佳肴,我給爹娘和哥哥們帶個去!”瞧,他正忙得不亦樂乎呢!
如果對這份不滿意,可以參考其他的資料:這是改寫《所見》的。
這是改寫《村居》的。
如果對這些不滿意,可是繼續追問;如果滿意,請采納。這是對本人的認同。
2. 關於古詩的作文三年級我喜歡古詩。
小時侯,經常浸泡在古詩的韻律裏。每天晚上,聽著錄音機裏播放的古詩,伴隨著窗外蟬鳴聲,壹陣微風吹過,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
伴隨著古詩,我詩意的生命開墾出豐美的田園。我會背的第壹首古詩是《詠柳》。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我問爸爸“綠絲絳”是什麽意思,爸爸說,“綠絲絳”是柳條垂下來像壹條條絲帶,就像妹妹頭上紮的綠色蝴碟結,這就是“綠絲絳”了,哦,懂了。 我就這樣壹首首背了下來,讀了許多有關春天的詩,“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首詩讓我們看到了:春天陽光普照,江山秀麗,春風拂面,春風送來了花草香氣,春回大地,泥土松軟,燕子來飛飛去銜泥做巢,鴛鴦在暖和的沙地上睡著了,這壹定是壹幅非常甜美的春景圖啊!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這首詩仿若把我們帶到了黃師塔前,望著滔滔江水向東流去,心中的煩憂也隨之而去,春風吹來,頓覺又懶又困,我明白了人們常說的“春困秋乏”。 宋朝詩人王安石有壹首《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和南宋詩人朱熹《春日》中的“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同樣是寫春風,詩人壹個喜,壹個憂,兩相對照,反映出兩位詩人當時不同的際遇,不同的社會環境,感受到了詩人的愛國情懷,領悟了不同的寫作手法。
古詩不僅給我的生命田園抹上了綠色,而且讓我的心靈騰飛,融入那千年唐風宋詞中,遙望天外雲卷雲舒,聆聽海天相接處漁歌唱晚,更讓我這個北方少年感受到了塞外大漠孤煙壯闊。 古詩,讓我的生命豐富多彩!我愛古詩。
3. 把古詩改寫成文章怎麽改呀改寫古詩,對古詩的思想內容,基本上不作改動,只改變古詩的形式,改成白話,改變結構,重新組織語言。
詩: 清平樂·村居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改寫文章: 午後,我懷著悠閑的心情慢慢地散步,無意間看到了壹座又低又小的茅屋。
茅屋後面有壹棵棵蒼翠挺拔的竹子,壹座座連綿起伏的山巒,透露出鄉村恬靜的氣息。茅屋旁有壹條小溪,河水清澈透明,河裏的遊魚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陽光的照耀下,河面顯得波光粼粼。
壹陣微風吹過,河面泛起了壹圈圈漣漪。溪面上有幾朵美麗動人的荷花,有的完全盛開;有的含苞待放;還有的似放似沒放。
白裏透粉,粉裏透紅,像壹位位面帶輕紗的羞澀少女。小溪旁有壹叢叢青翠欲滴的小草,長得十分茂盛,在小溪、荷花的襯托下,更顯得碧清可愛。
茅屋前有壹對白發蒼蒼的老夫妻,他們剛剛喝了壹些酒,從他們紅彤彤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略帶醉意,靠在壹起,用吳地的方言壹起親熱的交談,旁邊的二兒子還不時插上幾句嘴哩! 老夫妻的大兒子正在小溪的東邊,豆地裏辛勤地鋤草,幹得多麽賣力呀!而二兒子也並沒有閑著,正在用竹草細心地編織著雞籠,十分專註。而尚未成年的小兒子呢,幹不了什麽事,只能趴在小溪邊壹邊調皮地逗著遊魚,壹邊剝著蓮蓬吃,搖著小腳的樣子真令人喜愛! 多麽幸福的家庭啊!我深深地陶醉了,呆呆地站在哪兒,久久不願離去…
擴展資料:
例如:古詩改寫成詞,詩歌改成記敘文,記敘文改成說明文;小說改成劇本。 2、改變語體:文言改成白話;改變結構,順序改成倒敘,重新組織材料; 3、改變人稱:第壹人稱改為第三人稱,第三人稱改為第壹人稱。
4、改變句式:擴寫句子。縮寫句子等。
參考資料:
九月,從第壹片樹葉落地開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來了。
天空壹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邊的天上才會有幾縷流雲。這些流雲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壹道銀灰、壹道橘黃、壹道血紅、壹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綿緞。
小河清澈見底,如同壹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裏。壹群小魚頂著水遊過來,明鏡壹樣的水面頓時漾起了壹道道波紋。
原野熱鬧非凡。成片的大豆搖動著豆莢,發出了嘩嘩的笑聲;挺拔的高粱揚起黑紅黑紅的臉龐,像是在樂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壹團團火,把人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
生活在這裏的人,喜歡用“大豆搖鈴千裏金”來贊美遍地金黃的九月,這裏的田野、山嶺、江河,連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會在這個季節裏用雙手捧出沈甸甸的寶物來。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5. 三年級作文仿寫古詩倆首中的春日是生機勃勃的季節,詩中也有春,讓我們感受壹下詩中的春天!
詩中有春的生機勃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從這句詩中,我感受到了小草的生命力有多強,凡是春風吹到的地方,都是壹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生活中也壹樣,跌倒了不要緊,要緊的是等待機會,重新站起來.
詩中有春雨的沙沙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從這句話中我感受到了春雨的可貴,種子喝到了甘甜的雨水,開始冒芽,農民伯伯樂開了花.抓住每壹滴春雨,長出的生命,就像我們抓住機會,把握自己.
詩中有春天的五彩繽紛:“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是啊,春天的景色是非常美,可是有的人卻觀察不到它們,其實生活中美的東西很多,有的只是缺少了發現美的眼睛,仔細觀察,才會發現.
詩中有春意盎然:“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看這不是春的繁榮嗎?我們也應該這樣,不要只滿足於狹小的空間,要突破困難,找到新的生活樂趣.
詩中的寓意還有很多,有的可以使我們有所啟發,有的甚至能壹生受用不盡,讓我們去探索,去發現吧!
6. 小學二年級古詩改寫成小作文怎麽寫嘎羧要走的消息長了翅膀似的傳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湧到谷場來為它送行。許多人都哭的泣不成聲……
嘎羧又激動又難過,淚水湧出來,它心裏想:善良的村民們,謝謝妳們,謝謝!當年我本該死在戰場上的,是大家合力把我從鬼門關拉回來的,並治好了我的傷,大家的恩情我無以回報。二十六年來,大家對我這麽好,我不用幹活,悠閑的在寨子裏閑逛,到東家要串香蕉,西家喝筒泉水,給大家添了很多麻煩,現在我老了,要走了!要和妳們告別了,如火有來生,我會再回到大家身邊,和大家在壹起。我舍不得這裏,我生活了二十六年的家。
二十六年,我度日如年,從披上戰甲到我將走向黃泉,就像壹次海枯石爛,物換星移的過程。這就好像壹場夢,我看見戰友的靈魂,我呼喚,他們聽不見;現在我來了,來陪妳們了……
7. 三年級作文《我喜歡的壹首古詩》100字怎麽寫我最喜歡的遊戲就玩成語接龍。
遊戲規則是下壹個成語的字頭接上壹個成語的字尾。如:萬事如意--意義非凡。成語中不可以用諧音字,四個成語為壹輪。
遊戲開始了,媽媽先出題目:東奔西走,我接:走馬看花,花紅柳綠,妹妹脫口而出,沒想到她才上幼兒園中班也能說出成語,我們大家高興的笑起來,我也不甘示弱也來了個搶答:綠草如意。第壹輪爸爸沒回答上就結束了。接著我們開始了第二輪、第三輪。。。空前絕後-後起之秀-秀色可餐-餐風沐雨。我們妳搶我答,玩的不亦樂乎,也常常因為某個成語回答的古怪,我們笑的都直不起腰來。
這個遊戲不僅能增加我們的反應能力和記憶能力,還能積累成語.增加詞匯.
8. 作文改寫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文 改寫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陽春三月,繁花似錦,燦爛的陽光灑滿了整個武漢,蘭花還沒有盛開,晨風中已經飄來了絲絲的香氣,空氣格外清新,作文 改寫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老孟,妳真的要走啊?李白說道,孟浩然說:我等妳辦完事再去揚州,葡萄都曬成葡萄幹了.李白笑道:哈哈,曬成了葡萄幹,也好下酒啊!孟浩然上了船,對李白說:我在揚州等妳.李白回應:好,等我辦完事馬上來找妳,小學四年級作文《作文 改寫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船慢慢開始劃動,孟浩然又說道:妳辦完事可別忘了來揚州找我啊!李白說:放心,我不會忘的.等我到了揚州,我們痛快的喝上幾杯.孟浩然說:好.船越行越遠,孟浩然似乎要說什麽,卻已經聽不見了,李白無法把孟浩然送到揚州去,所以他只能目送了.孟浩然的小船應經不見蹤影了,可李白還楞楞的站在那,壹聲鳥鳴,他才回過神.揮筆寫道:德惠市實驗小學四年級:劉思霖。
9. 關於根據古詩改寫的作文李白的《贈汪倫》是壹首膾炙人口的贈別詩。
前兩句正面敘事,後兩句即物起興,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習作教學要“激發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
這首詩為學生想象的自由馳騁提供了依據。我們不妨指導學生把這首古詩改寫成現代文,學生根據古詩的內容動用自己的生活體驗,想象李白與汪倫依依惜別的場景,透過字裏行間品味詩人的情感,學生寫出的習作定會別有情趣。
本次課外習作設計適用於小學5、6年級的學生。 導寫過程: 壹、進入詩境,品味誦讀 1、同學們,妳們壹定積累了很多的古詩文,能吟誦壹首妳最欣賞的古詩嗎?能談談妳最崇拜的詩人嗎? 2、有崇拜李白的嗎?能吟誦幾首他的詩嗎?據說李白有壹首詩是因為他愛飲酒愛遊玩而被人“騙”了壹次才寫出來的,知道是哪首詩嗎? 3、欣賞《贈汪倫》的配樂動畫,教師 *** 旁白關於這首詩的傳說。
4、欣賞了這感人的場面,聆聽了這美麗的傳說,妳想說點什麽嗎?能帶著這種感受誦讀這首詩嗎?引導學生誦讀詩文,感受詩情。 二、設身處地,想象體驗 1、“李白乘舟將欲行” (1)播放《贈汪倫》配樂動畫,並讓畫面定格。
教師引導:壹千二百多年前的壹個春天,安徽涇縣,桃花潭邊,桃紅柳綠,桃花渡口,桃花灼灼,詩人李白就要登上小船離開這裏了。妳就是李白,此時此刻,妳看到了什麽?想到了什麽? (2)學生可能會說到的景物有小草、桃花、潭水、魚兒、青山等。
教師通過比較學生的語言,指導學生把話說得具體些、生動些。教師相機點撥提升:看到這些,詩人觸景生情,那拂堤楊柳仿佛在喃喃自語、依依不舍。
這些景物在詩人的眼裏帶著壹種怎樣的情感啊!能說說嗎? (3)播放“飲酒賞月”的動畫,教師深情訴說:看到這些,李白心潮澎湃,思緒萬千,眼前又浮現出那壹幕幕與汪倫相處的情景: 飲酒——引導學生想象兩人的語言、動作、神態。教師相機介紹下面情況,以供學生展開想象:在李白的眼中,汪倫是個機智風趣、好學上進的年輕人,誌趣相投、相見恨晚,兩人可稱忘年交;在汪倫的眼中,李白雖然詩名滿天下,卻從無狂妄自大之態,是壹位風度翩翩、學識淵博的學者,又是壹位和藹可親的長者。
賞月——李白對月亮極偏愛,寫了許多有關月的美妙詩句,如《靜夜思》、《古朗月行》、《峨眉山月歌》等。可引導學生將它們應用到這壹情境中,汪倫吟誦這些詩句並表達自己的贊嘆之情。
遊玩、下棋、垂釣、吟詩、登山…… 2、“忽聞岸上踏歌聲” (1)這時,船夫催詩人李白上船,李白會怎麽說、怎麽做? (2)汪倫不見了李白,心情怎樣?會怎麽做?此時此刻,妳就是汪倫,會唱些什麽呢?能寫幾句歌詞嗎?請妳用腳踏著節拍,唱壹唱,唱出汪倫那盛情的挽留和美好的祝福吧! (3)聽著這動人的歌聲,李白激動萬分,不能自已。他跳下船頭,快步迎上前去,緊緊地握住汪倫的手……他們會怎麽說?怎麽做? (4)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感人肺腑的送別詩句。
(出示送別詩句)在這分別的時刻,李白和汪倫也會有這樣的心情吧?如果妳是李白,妳會怎麽說?如果妳是汪倫,會怎麽說?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李白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楊柳東門樹,青青夾禦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王之渙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相見時難別亦難,送君千裏,終有壹別,李白上了船,船漸漸地遠去了,淚水迷糊了眼睛,情不自禁地吟出了壹首詩——師生齊聲吟誦《贈汪倫》。 三、激發表達,改寫古詩 1、同學們,今天,我們壹起來到桃花潭邊,壹起經歷那情深意切的送別場景,難道我們還能無動於衷嗎?那就讓我們拿起筆,把這感人的壹幕寫下來吧! 2、今天,我們就來改寫《贈汪倫》這首詩。
妳打算怎麽寫?教師相機指導學生以哪個角度來寫,采用什麽樣的表達方式等。 3、妳打算給自己的習作擬壹個什麽樣題目?教師相機引導學生進行點評。
4、用我手寫我口,用我手寫我心,把我們剛才所說的、所體驗到的、所感受到的壹切寫下來,讓這深厚的友情在我們的筆尖流淌、傾泄。有信心嗎? 5、學生改寫古詩,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四、展示作品,交流評析 1、誰願意把自己寫的作文讀給大家聽?教師相機點評。 2、欣賞了這個同學的作文,可以說說妳最欣賞或最感動的地方,也可以說說妳個人的看法或建議。
3、教師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跨越時空的界限,與古人對話,與詩人暢談,獲得的是語言的滋養、情感的熏陶、友情的珍愛。能用壹句話來談談妳這節課感受嗎? 設計點評: 我認為學生改寫古詩就是壹個“言意轉換”的過程,我們試以本次習作設計為例加以闡述。
壹、由“言”到“意”的轉換 作為古詩的“言”如何轉化為學生心中的“意”?我認為,教師主要引導學生穿透“兩層”,即語表層與內蘊層。從操作層面來看,壹是“對話”,讓學生動用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知識儲備,與詩人進行“對話”,用想。
10. 三首古詩的改寫《舟過安仁》古詩擴寫雨剛剛停,荷花都探出頭來,享受著美好的春光。微風習習,小草們跳著歡快的舞蹈。清澈見底的河中倒映著岸上的壹草壹木,小魚兒露出水面,好像是說:“今天真是好風光,我今天帶著我的好兄弟出來娛樂娛樂。” 不遠處,壹葉漁船上坐著兩個可愛的頑童,弟弟輕聲說:“哥哥,停船停船!讓我抓壹條魚。”哥哥紅光滿面的說:“難得今天有這麽好地天氣,讓妳娛樂娛樂也行。”弟弟小心翼翼的走到船頭,“撲通”跳進河去。小魚嚇的驚慌失措了,說:“今天出門不幸,還是回去吧!”船槳激起美麗的微波,小童們壹收壹放的撐船。其中壹個紮著兩個辮子穿著紅肚兜的小弟弟說:“哥哥,照這樣下去什麽時候才有個頭啊。”光著肚皮的哥哥說:“也是呀。”兩人拍拍腦袋。這時,壹片落葉順風流動。穿紅肚兜的弟弟說:“有了!”他立刻停了船槳,收起撐船用的木竿,從船裏拿了把傘說:“用這個借風行舟!”哥哥邊說邊舉起大拇指:“弟弟,妳太棒了!”傘張開了,借著風力推動小舟緩緩前行,兄弟兩人則坐在船中欣賞著岸上的美景。 “快看!彩虹!彩虹!”弟弟嚷著說。天邊有壹條美麗的彩虹,這真像是在藍緞上繡上了七彩的花紋,兩個小童看得入迷了。弟弟喃喃地說:“這像是仙女在跳舞呢,正向我們飛過來。”哥哥緊接著說:“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 他們就這樣快樂的度過了這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