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傑”的名詞解釋? 要求寫出四人各自擅長的體詩,還有他們為什麽並稱?
所謂“ 初唐四傑” 是指王勃、 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四人。 他們的社會地位都比較低下, 但他們才華橫溢, 在唐詩的開創時期, 努力擺脫南朝浮靡詩風的影響, 積極開拓詩歌的題材領域, 對詩的格律形式也有新的探索。 盧、 駱的七言歌行, 是在宮體詩的基礎上創變出了新的情調, 使得宮體詩由宮廷走到了市井, 所以他們是宮體詩的改造者; 五言律詩發展到王、 楊才基本定型, 並在他們手中從臺閣移到了塞外大漠, 所以他們是五言律詩的奠基人。 “ 四傑” 的詩歌創作不僅開闊了視野、 擴大了詩歌題材, 而且開始出現了具有時代氣息的昂揚的感情基調。 盧照鄰的《 長安古意》 , 駱賓王的《 帝京篇》 , 王勃的《 滕王閣詩》 、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楊炯的《 從軍行》 、 《 驄馬》 等, 就都是典型的代表。 如王勃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