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自然、謳歌和平是齊白石藝術的主旨,也是值得我們充分借鑒的重要方面。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的齊白石,與大自然的山水、草木、自由生活的花鳥魚蟲有著非常密切的精神聯系。在中國“天人合壹”的自然觀的熏陶下,這種聯系化為壹種深深的愛,滲透到靈魂裏,為他的作品註入了壹顆童心,能引起靈魂的悸動。他不僅畫了自由跳躍的青蛙被捕手捆綁的焦慮,也畫了老松遭受蟲害的病態,還寫下了深情的呼喚:“松針細如蟲,松子終其壹生綠如苔。上帝憐憫這棵樹,風雨閃電壹起來!”齊白石獲得國際和平獎時說:“正是因為我熱愛我的家鄉,熱愛我祖國美麗富饒的山川,熱愛地球上壹切鮮活的生命,所以我用壹生的時間,把壹個普通中國人的感情,畫在壹幅畫裏,寫在壹首詩裏。直到最近幾年,我才意識到我追求的是和平。”而他獲獎,正如世界和平理事會國際和平獎評委會所指出的:“他壹生對美與和平的境界的贊美和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美好願望,全世界都聽到了。”隨著當今世界的發展,人類更加自覺地加強了關愛自然、保護生態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意識,齊白石藝術的引領魅力更加凸顯。
r3u & amp;F. P) x齊白石守護精神家園的高度自覺,值得當代藝術家繼承。他有壹顆赤子之心,熱愛和平,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列強贏得中國的戰爭中。列強擁有物質文明,卻異化了人性,喪失了良知,造成了普通人的苦難和憂慮。對此,黃反思道:“歐戰前後,人類感受到了痛苦。意識到物質文明是人為的,不如精神文明有趣。”齊白石的很多作品都飽含著在物質文明發達的時代守護人類精神家園的深情和智慧。有的作品壹針見血地揭醜,《不倒翁》題為《突然把妳打碎,心在哪裏?就是壹個突出的例子。《桃猴圖》,題目是“偷了回頭看,就怕,生了人血,就道德恥”,也是壹個例子。有些作品有獨特的風格,歌頌奮發圖強、自強不息的愚民精神,可以《柴》為代表,標題為《以器皿譜傳我子孫》。有些作品生動地展示了教育對品德形成的意義。他描寫了雞爭著吃蚯蚓,卻想起了古人所說的“雞有五德”“相食”,這是五德之壹,寫出了深刻的“它天天互相呼喚”。有些作品精彩地傳達了耐人尋味的人生哲學。其中壹個,壹個池塘裏的壹群蝌蚪在執著地追逐著美麗卻永遠見不到的蓮影,無聲地警告觀者,追求自己認為美麗的東西,首先要分清真假。從上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出,齊白石對精神家園的保護是圍繞著謳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展開的,采取了各種積極的方式,或褒揚、或揭露、或勸誡,從而對民族精神寄予了真誠的贊美。從齊白石的藝術中可以看出,沒有對民族精神和民族生活中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的正確認識,就無法實現書畫藝術和其他視覺文化的現代意義。今天,我們當然要積極吸收世界其他民族優秀的現代文化成果,但不能離開民族和人民的土壤。這對齊白石的藝術及其現代意義應該是壹個有益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