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8月,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岡村寧次指揮偽軍7萬余人(其中日軍6萬余人,偽軍1萬余人),對晉察冀邊區發動了史無前例的秋季“掃蕩”。這場大規模的“掃蕩”和反“掃蕩”鬥爭持續了兩個月。
日軍兵力眾多,勢頭兇猛,采取遠程迂回、合擊、鐵壁包圍戰術,企圖在短時間內摧毀晉察冀根據地。晉察冀軍區為“掃蕩”敵人的包圍圈提前做了壹些準備。
8月19日,晉察冀軍區第壹軍分區接到反“掃蕩”的作戰方針和戰術指令。此前,第壹師對陸軍主力所在的瑯琊山站的地形工事進行了改造,精簡了機構。8月23日,日軍開始進攻。壹個月來,圍繞易縣的爭鬥壹直在進行。
狼牙山屬於太行山山脈,走向西南和東北。位於河北省易縣西南部,包括七排坨、蓮花峰等5坨36峰。當時,我軍數千名官兵、數萬人躲在這裏躲避日軍的瘋狂“掃蕩”。
9月23日淩晨,日軍開始進攻瑯琊山。盤踞在棠湖的日軍先頭部隊占領了山腳下的南七村和北七村,制造了屠殺眾多村民的慘案。接著,日軍主力沖出。
拂曉,日偽軍3500余人從定興、方順橋等地西進,圍攻易縣北樓山附近的壹個區站。當時壹個區大概有5000人。
對瑯琊山的進攻是由步兵第133旅及其下屬部隊組成的日本華北軍第二兵團發動的。該團團長是少將津田美吾,第133步兵旅團長。
在漢奸趙玉昆的偽軍的帶領下,日軍迅速進入。日軍在出入口部署重兵,從北關頭沿東西水村向狼牙山推進。23日中午,日偽軍已集結在山腳下。
當時留在瑯琊山的部隊人數不多,易縣、定興、徐水、滿城等縣的黨政機關、遊擊隊和群眾有三四萬人。我們必須盡快找到組織突破的方法。
第壹師師長楊成武命令由正在山上養病的某團團長秋微指揮的四個遊擊小分隊,利用天險地形堅守陣地,伺機突圍。
分區情報站通過“飛線”,了解到敵人分布在周邊的主要河流、貓兒崖、關頭、東西水、松山、樓山、淇水、菜園、雪衣嶺、碾子臺、九連山等地。
23日黃昏,壹個師的三個團、二十個團從東、西兩個方向的靈溪、艾沙、劉家臺、吳家莊子同時進攻。關山、松山日軍傷亡慘重,偽軍損失慘重。
日軍以為遭遇了我軍主力,立即從九連山、碾子臺、雪地嶺等地趕往北樓山救援,日軍很大壹部分被吸引了過來。這壹帶有壹個十幾裏長的大洞,大大減輕了我軍的壓力。秋微上校抓住有利時機,迅速組織突圍。
根據壹個師首長的指示,壹個團的壹個連留下來做掩護。掩護主力撤離的任務交給了七個連。七連從瑯琊山東移到西,在當地民兵遊擊隊的配合下,在壹個山洞裏搞到了足夠的子彈和手榴彈。
另壹方面,該師主力已於23日晚從周莊經上下關口向西移動。直到24日中午,師部才安全轉移到張家莊。
按照原來的部署,七連偽裝成主力吸引敵人主力,然後利用夜色掩護和熟悉地形的優勢,伺機出擊,消滅敵人。
七連連長劉福山、指導員蔡,帶領全連戰士利用瑯琊山的自然危害和改造後的地形,在民兵的配合下,分兵在敵人上山的路上埋設地雷。
24日夜幕降臨後,四個縣的遊擊隊、政府官員和群眾沿著盤陀路悄悄向空洞移動。半夜12左右,六班翻越瑯琊山,來到山後的小村莊。
七連派壹、三排警戒,二排待命。淩晨三四點左右,我接到命令,掩護七連撤退,為當局撤退爭取時間。完成掩護群眾突圍的任務後,第壹、三排陸續撤離,第二排繼續掩護。
連長命令第二排和第二班守衛山腳北邊,第六班守衛東邊的入口。二班走後,連長帶7名指戰員沿盤陀路撤離,留下機槍組給六班占領西山關,吸引敵人火力,繼續掩護戰鬥。
機槍組的兩個人配備了兩挺機槍。六班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和胡德林、胡福才、宋學義等5名戰士,借著月光,把團部留下的幾箱手榴彈捆起來,藏在棋盤坨上最危險的“巖鼻”和“小臉”據點裏。
25日上午,500多名日偽軍向瑯琊山發起進攻。上山途中,東西水村到七排坨的日軍隨著地雷的爆炸倒下了。
機槍組的兩路火力吸引了敵人,敵人誤以為山上還有我軍主力。包括馬寶玉在內的五名戰士被分成兩組,以阻止試圖在七排坨會師的敵人。但是機槍連子彈都有限,機槍手打完子彈就撤退了。
為了拖住日軍,六班戰士壹直帶領敵人上山。日軍在之前的進攻中吃了虧,不敢輕舉妄動。他們采取掃射和炮擊的形式,三五成群地探查,輪流進攻。
六班戰士把守棋盤坨主幹道,英勇作戰堅守陣地,擊退日軍四次猛烈沖鋒,擊斃敵人五十余人。直到中午,日本人也沒有爬上棋盤坨。
棋盤陀有壹條路通往主力轉移的方向,另壹條是通往棋盤陀頂峰的路,也是死路壹條。為了不暴露部隊的轉移路線,保證主力的安全,5名戰士選擇撤退到七排坨頂。班長馬寶玉帶領戰士們壹邊爬上山頂,壹邊依靠巖石和樹林向敵人射擊。
敵人正在緊追不舍。由於敵人不熟悉地形,有的中彈滾下山去,有的踩著石頭掉進深谷。六班戰士把敵人引上了絕路,也讓自己陷入了困境。
棋盤頂上三崖,無障可倚,無路可退。由班長馬寶玉率領的五名壯漢與敵人激戰了五個小時。當彈藥用盡時,向敵人投擲石塊。
他們打光了最後壹顆子彈,扔出了最後壹顆手榴彈,但由於實力懸殊,很難支撐下去。在最後的緊要關頭,五勇士寧死不屈。毀槍之後,他們跳下懸崖。
馬寶玉、胡德林和胡福才壯烈犧牲,而葛振林和宋學義跳下懸崖,掛在懸崖的樹枝上,但他們都活了下來。葛振林受了輕傷,宋學義摔斷了腰。兩人憑著求生的本能和頑強的毅力,艱難地爬上懸崖,互相鼓勵,互相攙扶著走到小石林,遇到了當地道觀的道士李。獲救後,他們被民兵送往醫院。
瑯琊山的戰鬥結束了。馬寶玉等5名戰士展示了* * *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高尚品質和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英雄氣概。
2.八個女人跳進了河裏
1938年9月底,在樓山鎮戰鬥後繼續隨軍西進的女兵有20多名,但只有冷雲為首的8名戰友幸存。他們跟著幸存的100多人的隊伍,回到了雕嶺。
10年10月8日,是中秋節。部隊來到楊的老家東柳樹河子,群眾殺了壹頭豬招待抗聯戰士。據回憶,楊離開家鄉參軍時,鄉親們把她送到很遠的地方,期待她打勝仗後再回來。沒想到,這次回老家是最後壹次。
19那天,隊伍來到了烏順河邊。由於秋雨連綿,河水暴漲,隊伍不得不在山谷中紮營。當晚,因為密探的密報,駐紮在刁嶺的侵華日軍集結了1000多人的討伐隊潛伏在抗聯隊伍周圍。
據抗聯戰士金世鳳介紹,20日拂曉,抗聯隊伍整裝待發,軍領導派參謀金世鳳下水遊泳,帶領8名女兵先行渡河。但水流湍急的烏順河繼續上漲,無法判斷河口位置。金世峰決定先下河探路。當他遊到壹半時,槍聲大作,日偽軍開始猛烈進攻。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激戰中,反統壹戰線的官兵奮力向西邊紮木崗密林方向撤退,但為時已晚,被敵人緊緊咬住,無法脫身。此時,8名女兵正躲在河岸上。
他們的位置是吸引敵人掩護大部隊安全轉移的好地方。8名女兵不顧個人安危,向敵人發射了壹排排仇恨子彈。
敵人在他們身後突然遭到襲擊。他們不知道真相,也不知道現實,也不知道河邊有多少抗聯戰士。他們認為腹背受敵太危險,於是調整部署,分兵向河邊沖去。
冷雲等“八女”奮勇殺敵,吸引了敵人的火力,分散了敵人的兵力,為同誌們突破重圍創造了有利條件。戰友們趁著敵人調整部署分散兵力的時候,迅速沖出包圍圈,迅速擺脫敵人的追擊,潛入叢林,保存實力。
然而,8名女兵在與敵人進行了幾次激戰後,彈藥已經耗盡。前面是蝗蟲般的日偽軍,後面是湍急的河流。
義八女兵手拉手壹步壹步走進冰冷的烏順河。“我寧願站著死,也不願跪著活!”敵人的炮彈還在追,8個風華正茂的姑娘已經淹沒在烏順河滾滾的波濤中。
3、俠義,見義勇為,除漢奸,血性,抗日,體現單鑫。
原名馬,1906,山東省常山縣北王莊(今淄博市經濟開發區北滘鎮村)人,1989年9月4日出生。1924加入東北軍。
1931九壹八事變後,馬小雲回到家鄉,動員鄉親支持東北人民抗日,舉槍,組織村社。1937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在家鄉組織抗日隊伍。
同年年底,他和哥哥馬耀南、弟弟馬壹起參加了黑鐵山起義,把籌集到的三支手槍和幾百塊銀元全部捐給了起義部隊。
1938年4月,馬小雲率部編為山東人民抗日救世軍第5軍第7支隊,由馬小雲任支隊長。7月任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三支隊7團團長。
1939年夏,馬小雲奉命帶領部隊深入敵後開展對敵鬥爭。他帶領士兵拔除敵人據點,炸毀日軍火藥庫,破壞鐵路,使日軍火車出軌,牽制了敵人對抗日根據地的“掃蕩”。
7月22日,他的哥哥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三支隊支隊長馬耀南犧牲,更加激起了他為家為國報仇的決心。同年,馬小雲加入了中國* * *制作黨。
1940年初,馬小雲被派往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42初夏回到山東,任青西軍分區副司令員。這壹時期,日本侵略者瘋狂開展“加強治安運動”,多次“以鐵壁包圍抗日根據地”,實行殘暴的“三光”政策。
馬小雲率領壹支隊伍與日軍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他們處決漢奸,殺漢奸,剿滅土匪,沈重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開創了清溪抗日鬥爭的新局面,鞏固了清溪抗日根據地。此後,根據鬥爭形勢的需要,上級批準成立清溪專員公署,馬小雲被任命為專員。
1944 65438+10月,根據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山東省軍區指示,清溪軍分區改為渤海軍區第6軍分區,馬小雲任副司令員。為了更有效地打擊敵人,部隊分兩路行動。
司令員許率壹部打小清河以南;政委李滿存、馬小雲率隊鏟除慶城縣王家莊據點。8月10,在進攻王家莊據點時,馬小雲犧牲,年僅38歲。
馬耀南、、馬三兄弟都在抗日戰爭中犧牲了。許題詞:“馬耀南、、烈士永垂不朽”。
4.戰場上成長起來的熱血抗日英雄。
李漢青,1903,出生於湖北新洲的壹個貧苦農民家庭,在家務農為生。1927年加入中國* * *生產黨,參加農民運動。1928當選黃岡縣委常委。
1935年,李漢青被國民黨攻占,深受其害。幾經私逃未果,終於在1938年9月的壹個晚上逃出虎口。
隨後,李漢青參加* * *生產黨領導的獨立遊擊隊第5旅(隸屬國民革命軍21軍),任排長、連長。1940年7月,參加彭絲橋戰役。戰後,他奉命率部到廣州(春)開辟抗日根據地。9月任中廣廣邊縣委委員、武裝部部長。
1941年皖南事變後,中央決定重建新四軍軍部。65438+10月25日,新四軍新指揮部在蘇北鹽城成立,隨後全軍整編為七個師和壹個獨立旅,李先念領導的鄂豫皖邊區部隊編為第五師。
李漢青歷任新四軍第5師第2營營長、第5團第2團參謀長、第4團第4團團長、贛北司令部司令等職。
鄂豫邊區的人民子弟兵五師,在黨和人民的培育和支持下,逐漸成長為壹支日益正規的遊擊隊,軍政素質日益提高。它不但善於進行靈活的遊擊戰,而且也有能力進行大規模的運動戰。
1941年9月,李漢青率部在匡邊軍政聯辦駐地黃土嶺反擊日偽軍時,擊斃日軍指揮官數十人,粉碎日軍“掃蕩”。
1942至65438+2月至1943日,日軍“掃蕩”大別山,進攻鄂西,同時“掃蕩”豫鄂邊區各地。
5師主力壹方面打擊敵偽,遏制敵人對大別山、鄂西的進攻,另壹方面配合民兵廣泛開展遊擊戰爭,粉碎了日偽軍在邊區的“掃蕩”、“清鄉”,抵抗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復“清剿”。
在全面抗戰的戰略相持和戰略反攻階段,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遊擊隊根據毛澤東和黨中央的指示,廣泛開辟敵後戰場,自由發動群眾,積極發展和壯大抗日武裝,創建敵後抗日根據地。
新四軍第5師發展成為壹支堅持敵後抗戰的強大人民武裝,建立和鞏固了鄂豫邊區的抗日根據地。其中,李漢青參與了鄂豫皖贛北敵後抗日根據地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1944 165438+10月,李漢青率部進攻湖北廣濟縣楊家橋張家灣日偽軍據點時,在指揮作戰中犧牲,享年4 1。
5.鐵骨錚錚的“苦戰將軍”
王甲本,本名李記,八月生於雲南平邑(今富源縣)。1918考入雲南軍校炮兵師,任排長、營長。1929任國民革命軍51師旅長。
1937年任國民革命軍18軍98師副師長。先後參加鄂西戰役,長沙、常德、衡陽壹、二、三戰役,屢立戰功。後來升任79軍軍長。
1944年,日軍為挽回敗局,發動了旨在打通大陸交通線的豫湘桂戰役。9月,日軍以十余萬兵力分三路入侵廣西。79軍奉命在湖南零陵、東安阻擊日軍。
9月7日,王甲本率領軍區直屬部隊來到湖南東安縣附近的壹個小村莊。得知這壹消息後,數千名日本士兵偽裝成友軍和農民襲擊了王甲本的軍事總部。
王甲本親自率領陸軍手槍排誓死反擊,與日軍展開了肉搏戰。在激烈的戰鬥中,王甲本被日軍刺傷腹部犧牲,後來被提升為中將。
富源縣盛京博物館館長潘說,以打硬仗聞名。抗日戰爭有21次戰役,他參加了11次戰役,包括淞滬會戰、長沙會戰、常德會戰。“他是真正的抗日英雄,愛國愛鄉,為國家利益犧牲壹切。”
將軍的小兒子王寧生說,王甲本將軍壹直堅持“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觀點,是抗日統壹戰線最堅定的實踐者,與朱德、陳毅等革命前輩結下了深厚友誼。
“我父親曾經支援羅炳輝將軍所在的新四軍第五支隊20萬發子彈。去世前,他告訴部下,抗日戰爭結束後帶他們去西北(延安)。"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 * *產黨新聞網-英雄烈士事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投江八女
參考來源:百度百科-狼牙山五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