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子說:“我壹日三救——妳對別人不忠嗎?”交朋友不相信?學不會嗎?"
曾子說:“我每天都會問自己很多次:我為別人盡力了嗎?對待朋友有誠信嗎?老師教的知識有沒有按時復習?”
2、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賢而自省。”
孔子說:“當妳看到壹個人有德或有才,妳要想著向他學習。當妳看到壹個無德之人時,妳要反思是否有像他那樣的錯誤。”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善而從之,不善而改之。”
幾個人走在壹起,其中壹定有我的老師。選擇他們好的地方學習采納,有不好的地方改正。
自省是自我評價、自我反省、自我批評、自我調節、自我教育,是孔子提出的壹種自我道德修養的方法。他說:“見賢思齊焉,見賢而自省。”(摘自《論語·立人》)
“自省”是自我意識和主動性的表現,是道德修養的有效方法。
“思齊見聖賢,不見聖賢”壹直是中國人道德修養的標準之壹。。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自省不僅是壹種良好的品德,也是壹種讓人快樂的能力。心理學將自省定義為通過自我意識審視自己言行的過程,即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自我調節、自我教育。
“自省”不是指自我批評,包括自我肯定。逆境中要自省,順境中要自省,在自省中總結過去,規劃未來。自省並不意味著壹味的自責。自省是積極的、愉快的、有建設性的,是引導自己的思想、言行向好的方面發展。
“自省”是壹種能力。自省能力好的人表現出意誌力強,性格獨立,有自己的內心世界觀,喜歡獨處,追求自己的興趣,顯得自信,穿著有自己的風格,能夠獨立完成研究課題。而自省能力差的人,自我價值感低,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不太關註自己的日常感受,經常擔心身邊親近的人會不喜歡自己,獨自生活,有時會感到虛無,覺得自己不是真正活著,經常為壹些小事感到不安。
參考數據
古詩詞網:http://www.gushiwen.org/guwen/lunyu.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