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問題的詩句 1.關於思考問題的詩句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
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學習,則會因為疑惑而更加危險.
註
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罔,作蒙蔽,欺騙解;
殆,書指危險.
朱子雲:不求諸心,故緡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
程子雲: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廢其壹,非學也.
解
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法.壹味的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著鼻子走,就會被書本所累,從而受到書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而只是壹味的埋頭苦思而不進行壹定的書本知識的積累,進而對知識進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於空想,問題仍然不會得到解決,也就會產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險.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真知.
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夏說:“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這些都是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說過“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與孔子的這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以說是驚人的壹致.可見人類在知識的認知和獲取上,不論地域、種族如何差異,其根本性的原則往往是壹致的.
2.關於提問的名人名言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禮記·學記》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尚書·仲虺之誥》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讀書好問,壹問不得,不妨再問。——鄭燮
有教養的頭腦的第壹個標誌就是善於提問。——普列漢諾夫
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漢·王充《論衡·實知篇》
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於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佚 名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劉開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壹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 陶行知
3.關於提問的名言警句
1、有教養的頭腦的第壹個標誌就是善於提問。 ——普列漢諾夫
2、讀書好問,壹問不得,不妨再問。 ——鄭燮
3、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於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佚 名
4、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劉開
5、發明千千萬,起點是壹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 陶行知
6、知而好問,然後能才。——《荀子》
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8、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9、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漢·王充《論衡·實知篇》
10、把學問過於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培 根
4.關於詩句的問題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唐·韓愈《春雪》 ;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宋·呂本中《踏莎行》 。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杜甫:《絕句》)
5.關於詩句的問題
壹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二
山園小梅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金樽。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三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裏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人間三月,草長鶯飛,攜伴皆遊,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微風過處吹皺壹池春水,與層層疊疊的玉雲連成壹片,早到的黃鶯飛向沐浴在溫暖初陽中的樹木,久違的燕子也在啄銜春泥築建新居。春花迷眼,淺草沒蹄,面對如此美景,我不忍離去,尤其是那綠雲環繞下的白沙堤最是可愛。
6.關於詩句的問題
A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韓雄《寒食》)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陸遊:《遊山西村》)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誌南:《絕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絕句》)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錫:《竹枝詞》) 8.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陸遊:《釵頭鳳》) 9.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10.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1.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曹操:《觀滄海》)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賈島:《題李凝幽居》) 4.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賀知章:《詠柳》) 5.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 7.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8.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裏:《小池》) 9.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0.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B1.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 2.離離原上草, 壹歲壹枯榮。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孟郊:《遊子吟)) 5.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 6.種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7.道狹草木長, 夕露沾我衣。
(陶淵明:(歸園田居)) 8.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韋應物:(滁州西澗)) 9.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11.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12.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李叔同:《送別》) 13.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韋應物:《滁州西澗》) 14.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郎》) 15.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劉禹錫《烏衣巷》) 16.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 17.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劉禹錫《烏衣巷》)C1.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誌和《漁歌子》 2.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誌南和尚《絕句》 3.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5.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6.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8.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9.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10.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牧《清明》D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底。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裏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 楊萬裏《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壹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壹半勾留是此湖。E蔔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場,無語只淒涼。
壹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 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
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 梅花絕句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壹樹梅花壹放翁。 北坡梅開久壹株獨不著花立春日放壹枝戲作 日日來尋坡上梅,枯槎忽見壹枝開。
廣寒宮裏長生藥,醫得冰魂雪魄回。 別梅 竹籬數掩傍魚磯,萬點梅花掠地飛。
正喜巡檐來索笑,已悲臨水送將歸。 影橫月處愁空絕,子滿枝時事更非。
自古情鍾在吾輩,尊前莫怪淚沾衣。 長溪東山容老索月谷幽賞詩幽賞梅 人間底處無明月,只要青山為發揮。
林裏枝寒無鵲立,水邊路白有僧歸。 嘲梅未開 梅蕊如紅稻,中藏無盡香。
何時來鼻境?更待幾番霜。 城南王氏莊尋梅 涸池積槁葉,茆屋圍疏籬。
可憐庭中梅,開盡無人知。 寂寞終自香,孤貞見幽姿。
雪點滿綠苔,零落尚爾奇。 我來不須晴,微雨正相宜。
臨風兩愁絕,日暮倚筇枝。 城南尋梅得句四首 老子今年嬾賦詩。
7.有關問題的句子
有關問題的句子
深入地把握住困難正是困難所在。因為,如果是在表面上抓住它,困難依舊原封不動,得不到改變。必須是連根拔起,使得我們開始以壹種新的方式來思考這些事物。例如,從煉金術到化學的思維方式的變化是決定性的。新的思維方式正是最難建立起來的東西。壹旦新的思維方式得以建立起來,舊的問題就會消失;事實上這些問題也很難再想的起來了。因為它們跟隨著我們表達自己的方式,假如我們披上新的表達方式,這些舊問題就會和舊對策服裝壹起被丟棄了。
8.關於疑問精神的名言50條
1、不懷疑不能見真理。——李四光
2、不問的人永遠和愚昧在壹起。——東非
3、從各方面對習俗的質疑,是每壹個思想水平較高的人的必然發展階段。——愛默生
4、打開壹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異議的是問號。——巴爾紮克
5、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裏方是上進。——朱熹
6、耳朵沒有底,可以從早聽到晚。——非洲
7、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於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 ——佚 名
8、懷疑精神是科學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周光召
9、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自,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學記》
10、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方以智
11、師以質疑,友以析疑。——李惺
12、思維從疑問和驚奇開始。——亞裏士多德
13、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
14、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陸九淵
15、問題是接生婆,它能幫助新思想的誕生。——蘇格拉底
16、學者先要會疑。——程頤
17、要疑問,而不是質疑,“真正的歌者能唱出人們心中的沈默”。—— 柴靜
18、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孔子
19、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張載
20、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壹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壹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則特別強烈。——蘇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