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蜢在二月飛翔,
堤上楊柳醉春煙。
孩子們放學回來得很早,
東風忙,放風箏。
[作者]
高定(生卒年不詳),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詩人。
[註釋]
1.刷堤:形容柳枝長而下垂,仿佛在撫摸堤岸。
2.醉了:用作動詞,即陶醉於。
3.春天的煙霧:霧在水澤和植被之間蒸發了。
4.紙風箏:風箏:壹只鷹;風箏就是風箏。
[翻譯]
綠草蔥蘢,黃鸝飛舞。二月已是早春,輕輕拂岸的楊柳陶醉在煙波中。鄉下的孩子們早早地從學校回來了,他們乘著東風愉快地放風箏。
作者在詩中展現的是早春二月的美景。前兩句描寫的是江南二月的自然風光,用壹個“撫”字和壹個“醉”字擬人化了靜止的柳樹。最後兩句描述的是孩子。
孩子們放學後放風箏的場景描繪了孩子們的天真無邪,反映了春天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