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
反映邊地戰爭的艱苦和征人思婦的相思苦。詩歌體裁以樂府詩為主。代表作品如:陳琳的《飲馬長城窟行》、高適的《燕歌行》、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蔡琰《胡笳十八拍》、《悲憤詩》,徐陵《關山月》、王褒《渡河北》等。
陳琳的《飲馬長城窟行》中詩人分別以旁觀者的口吻,邊疆戰士的口吻,家中思婦的口吻,真實的訴說了邊塞征戰之苦。語言素樸,構思獨特。代表了這壹時期的邊塞軍旅詩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