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兩晉到隋統壹期間的歷史

兩晉到隋統壹期間的歷史

北齊武成帝高湛的皇後胡氏可算是個少有的蕩婦。高湛繼承帝位後,胡氏以長廣王妃冊立為皇後。高湛強奸嫂嫂李祖娥,常常宿在昭信宮,胡皇後不耐宮闈寂寞,同高湛的親信隨從、給事和士開勾搭上了。和士開唇紅齒白,翩翩有風度,又彈得壹手好琵琶。高湛知道後,非但不責怪他,還有意成全他們。和士開善使壹把鐵槊,胡皇後說她也想學槊,高湛便命和士開教她。胡皇後與和士開眉來眼去,乘機調情。兩雙手摸來捏去,高湛只顧飲酒作樂,視而不見。

和士開為鞏固地位,討好太子高緯,勸高湛作太上皇,說這樣可以進壹步縱情享樂。高湛便讓位於太子,從此深居宮中,壹味淫樂,三年以後因酒色過渡過度而死。

高湛死後,胡太後和和士開的關系正式公開化,許多大臣不滿,上奏和士開,而高緯年少昏庸,怕得罪太後,也不敢怎樣。而和士開則排除異己,日益權重,封淮陽王。壹班趨顏附勢的大臣紛紛向他獻媚,壹時間,胡太後的姘頭成了北齊王朝的大紅人。

然而高緯的弟弟,瑯琊王高儼卻是個敢做敢為的人。他知道胡太後的妹夫馮子琮與和士開不合,便與其謀劃,在深夜,埋伏士兵與神獸門外,次日和士開上朝時將其抓獲,並派心腹殺死了他。胡太後知道後又悲又氣,然而高儼擁兵三千,屯於千秋門外,連皇帝也不敢把他怎麽樣。但這件事以後,高緯認識到高儼的能力,十分不安,便秘密地謀劃將其殺害了。

她是個寂寞的人。丈夫作了皇帝後,霸占了他的嫂子,冷落了自己的妻子。胡皇後便與別人私通,後來當了太後,也壹直是面首不斷。後來北齊亡國,據說她淪落猖

馮太後(公元441-490年),北魏文成帝的皇後。

馮氏的祖父馮弘、伯父馮跋是北燕國王,其父馮朗在北燕滅亡後降魏,官至秦、雍二州刺史,姑母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左昭儀。後來其父因罪被殺,她隨姑母人宮。

公元452年,文成帝即位後,封十四歲的馮氏為貴人,十八歲立為皇後。同年,立兩歲的兒子拓跋弘為皇太子。按照"立子殺母"的規矩,拓跋弘生母李貴人被賜死。馮皇後撫養拓跋弘,待太子如同親生。

文成帝死後,獻文帝拓跋弘即位時,年僅十二歲,尊馮皇後為皇太後,由丞相乙渾總攬朝政。乙渾圖謀篡位,馮太後用計把他逮捕殺死。從此,朝政由馮太後壹人裁決。

隨著獻文帝慢慢長大,母子間的矛盾越來越深。公元471年,十八歲的獻文帝被迫禪位於五歲兒子拓跋宏(即孝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但他仍統兵南征北伐,這本身就使馮太後感到威脅,而且他還殺了太後的男寵李奕,於是馮太後於公元476年,將年僅二十三歲的獻文帝毒死。

獻文帝死,馮太後以太皇太後身份再次臨朝聽政。殺了壹批政敵,重用壹批有改革思想的人,進行壹系列改革:頒行班祿制,整頓吏治,統壹度量衡,推行"三長制",實行均田制。改變了鮮卑族的落後局面,為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的繁榮打下基礎。

馮太後的生活也比較儉樸,不好華飾,但她卻好男寵,並把這當成是籠絡權臣的手段。就連南朝齊國派來的使者劉纘也被馮太後留宿宮中,在床幃間解決邊境問題。

不論如何,馮太後都不愧是北魏壹位傑出的女政治家。

公元490年九月,馮太後病逝,終年四十九歲。謚為文明太皇太後,葬於永固陵。

文明皇後即大名鼎鼎的文明太後馮氏。12歲入了北魏皇宮,深受當時的太子寵愛。後來她作了皇後,24歲時當了寡婦。在熊熊烈火中,她欲跳進去與丈夫壹起死。後來被內侍救出來了。這壹救,也成就了她在政治上的偉業。 她先輔佐獻文帝,在朝政上很有業績。後來獻文帝長大後,難以控制,文明太後幹脆毒殺了他,另立小皇帝,就是孝文帝。她又輔佐孝文帝,支持他改革朝政,政績斐然。

有壹次,她吃飯時,發現飯裏有壹只蜻蜓。孝文帝大怒,要殺廚子。但馮太後卻不以為然地說:“沒有必要為了這樣壹件小事而動怒。”

當然,她也有面首,估計當時有地位的女人,身邊都會有男人吧。後來,馮太後在49歲那年病死。無論怎麽說,她都堪稱是壹個偉大的女人。

文成帝後馮太後的侄女。公元490年,太和十四年九月,馮太後病死。是年孝文帝23歲,他開始全面推行改革。壹是遷都洛陽,二是禁止胡服,三是語正中原,四是“不殺太子母”。改革遭到了大多數朝臣貴族的壹致反對。孝文帝壹邊力排眾議,壹邊身體力行。他率先改姓為元(以紀念元郁)。又制作壹套漢人冠服,賜給德望最高的皇叔祖安定王拓跋休。然後,頒令天下“三十歲以上的聽其自便,三十歲以下的,壹律改習漢語和中原正音,官民改穿漢人衣冠,概莫能外。否則壹律重罰,朝官違禁罰其俸。”皇後馮媛拒不說漢語。太和二十年七月,孝文帝忍痛將其廢為庶人,安頓在瑤光寺。

馮潤也是個很有手段的女人。她的小名是妙蓮,所以畫中有壹朵蓮花。她入宮後深受孝文帝的喜愛。但不幸的是,她很快就染上重病,不得不出宮,在廟裏出家養病。

在她出宮後,孝文帝在文明太後的安排下立了馮潤的妹妹馮清為皇後。但是孝文帝壹直沒有忘記她。三年後,馮潤痊愈後再次進宮。這次,她不擇手段,幹脆逼走了妹妹,自己當皇後;又毒死了高美人,把她的兒子拿過來撫養。

在孝文帝出征打仗時,她又與別人私通。同時逼迫孝文帝的妹妹彭城公主嫁給自己的弟弟馮夙。彭城公主壹怒之下,趕到前線,把馮潤的醜事告訴了孝文帝。馮潤見事情敗露,幹脆想殺死孝文帝,不料事情又敗露了。

即便如此,孝文帝仍然沒有殺她。直到孝文帝病死在回軍途中,才留下遺詔,賜死馮潤。孝文帝死時,才33歲。

北魏宣武帝靈皇後胡氏,生在安定臨涇,是司徒胡國珍的女兒,是壹個文武兼資的大美人。

自從孝文帝大力提倡鮮卑人漢化以來,舉凡官制、教育、禮俗。語言、文字、服飾、度量衡等都采用漢人的制度和習俗,經過二十八年的努力,等到宣武帝繼位,鮮卑人已經充分漢化,後宮妃嬪也多為漢人女子。

據說靈太後降生的時候,她的母親看見臥房內紅光照射,不知是何征兆?胡國珍將這件事拿去問當時很有名氣的術士趙胡,趙胡立即說:“這是個吉兆,有大貴之表,方為天地母,生天地主。”等到靈太後長大,通過出家做尼姑的姑媽大事宣揚,都知道胡家有這麽壹個奇怪的又才高貌美的女子,宣武帝聽到了風聲,把她召到後宮,冊封為承華世婦。

當時宣武帝拓跋恪的高貴嬪,正得寵而被封為皇後,高皇後貌美性妒,所有後宮嬪妃,都不準接近皇帝,惟獨胡承華纖麗動人,善伺人意,楚楚可憐,行止乘巧,頗得高皇後的歡心,於是網開壹面,特準胡承華在晚上服侍皇上,因而藍田種玉,珠胎暗結,十個月後竟為皇家產壹承繼大統的麟兒。

北魏時期仿照漢武帝“留犢去母”的故事,嚴格規定:“子為儲君,母當賜死。”

因而六宮嬪妃多相與祈禱上蒼,但願生諸王公主。卻不願生子為太子,然而胡承華卻慨然道:“國家舊制,未免苛刻,但妾卻不惜壹死,寧可為皇家育壹嗣續,卻不願為貪生計,貽誤宗桃。”妊娠期間,後宮中妃嬪多勸她服藥墮胎,都認為:“生兒居長,必為太子,而生母則必死無疑!”胡承華始終不為所動,不久果然生下壹個男兒,宣武帝大喜過望,取名叫詡,又擔心高皇後妒忌,致生不測,特地另派乳母,放在別宮中養育,不但高皇後不得過問,就連生身之母胡承華也不準撫視。

拓跋詡已經三歲了,宣武帝冊立他為皇儲,不但沒有遵照舊制將他的生母胡承華賜死,反而晉封胡承華為貴嬪,高皇後大為憤惠,多虧朝中大臣劉騰、於忠、崔光等從中相助,才保障了胡承華的生命安全。

宣武帝駕崩,拓跋詡沖齡嗣位而為孝明帝,尊高皇後為皇太後,胡承華為皇太妃,不久胡承華就逼皇太後到瑤光寺出家為尼,。”自己成為靈太後。

從此靈太後親覽萬機,裁決政事,隨手批答,把朝政處理得有條不紊。靈太後飭令制造壹輛“申訟車”,設座車內,外垂簾幕,定期出巡雲龍門及千秋門等繁華地區,接受吏民訴訟並伸冤案件,當即裁判或交有司妥為處理,獲得朝野的好評。凡州郡薦舉的孝廉秀才,都由靈太後親禦朝堂,臨軒發策,自閱試卷,評定等級,然後量才使用,壹般都認為十分公平。

當時於忠為尚書令,崔光為大將軍,而靈太後出家為尼的姑母就成了靈太後的最高顧問,於是特地在崇訓宮側,建造壹座典雅莊重的永寧寺,大殿禪房,***建十九層寶塔,四面懸掛鈴鐸,供姑媽居住。靈太後在位期間,北魏宮中充滿了歡樂祥和的氣氛,除了宮中佛寺的鈴鐸在微風中清音遠送,使人塵慮頓消之外。靈太後還曾在法流堂前設置箭靶習射,並曾經親自挽弓搭箭,中正靶心。此外,在華林園中,春花競艷,芳草如茵的時候,在落英繽紛的曲水之旁,靈太後宴集群臣,令王公以下各賦七言詩壹句,聯吟為樂。史書記載,當靈大後首先吟出:“化光造物含氣貞”後,年方七歲的幼主孝明帝拓跋詡立即續道:“恭己無為仰慈英。”意存謙仰,使靈太後心花怒放,群臣當然是跟著湊趣齊呼“萬歲”。

北魏累世強盛,東夷西域,貢獻不絕,且與南朝設立“互市”以通有無,因此府庫盈溢。靈太後有壹次來到絹庫,壹時興起,命令隨行的王公大臣及妃嬪公主壹百余人,盡壹己之力,負絹布出庫,能背多少出庫就把所背出來的賜給他。基於貪婪壹念,大夥兒壹湧而上,扛負最多的超過二百匹,少的也有百多匹。尚書陳留公李崇,章武王拓跋融,扛負過重,體力不支,顛仆在地,李崇傷腰,拓跋融損足,靈太後笑奪其絹,使他們空手而出,引得時人作歌謠諷刺:留章武,傷腰折足,貪婪敗類,自取其辱。

另外長樂公主手持二十匹而出,表示不異於眾人,得到靈太後的嘉許。大將軍崔光僅取兩匹,靈太後怪其太少,崔光回答道:“臣只兩手,唯堪兩匹而已!”使眾人聽後,皆有愧色。

當然,靈太後生活也有出軌的時候。北魏名將楊大眼,虎背熊腰,孔武有力,眼睛大如銅鈴,炯炯有神,懾人魂魄,南征北戰,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他的兒子楊白花,容貌身材長得和他父親壹模壹樣,豐儀更加俊朗,力能舉鼎,英武過人。靈太後正在徐娘半老的年紀,養尊處優的生活使她的心靈時常感到空虛落寞,於是把楊白花當作心目中的白馬王子,經常把他召至宮中備致優渥之意,楊白花別無選擇,只好俯首稱臣在石榴裙下,做了深宮內院的嬌客。但他終究不是壹般的佞臣,而是壹個有本領的人,加上畏懼大禍隨時都會加身,心思壹橫,晝夜率部曲逃出洛陽,投奔南朝梁國。靈太後思念不已,又不便明目張膽地聲張,百囀愁腸,譜成《楊白花歌》壹曲,以暮春時節的楊花飄蕩難覓蹤跡,來抒發內心的懷想和期盼,並讓富人連夜唱熟

周宣帝荒淫酒色,暴虐昏庸,即位之初,先壹口氣封了五位皇後,楊堅之女楊麗華便是五皇後之首的“天元大皇後”。

她只不過是她父親篡位的壹顆棋子。

當她終於恍然大悟的時候,她已經成了隋朝的樂平公主了。

就算她把公主的金印砸的粉身碎骨,該發生的都已經發生。

她永遠只是前朝的皇後,當朝的公主。

楊麗華是隋文帝楊堅的女兒,她不過是父親鞏固權勢的工具。

嫁給宣武帝後,卻不受寵愛。後來,宣武帝死後,她的親生兒子宇文闡即位,

她父親楊堅輔政。豈料,正是她的父親,奪了她兒子的皇位。建立了隋朝。

她由太後,變成了公主,卻終身拒絕再嫁。她心中的情感,又有誰知道?

壹代名妃樊姬,以聰慧賢淑內助樊莊王霸業有成而聞名於世,據傳在她的勸諫之下,楚莊王戒淫樂,勵精圖治、勤政於朝,罷免庸臣虞邱子,啟用賢良孫叔敖,終至楚國成為稱雄中原的霸主。縱觀我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上自商朝之妲已,下至清代之慈禧,多少宮廷後妃,插手朝綱,禍國殃民。

樊姬實可謂“賢內助”曠古之典範。對此,歷代詩人贊譽有加。唐代詩人張說就贊稱“楚國所以霸樊姬有力焉”。張九齡在《樊姬墓》壹詩中則對樊姬的賢能及其對楚莊王產生的影響與作用給予了充分的褒揚:“楚子初呈誌,樊姬嘗獻箴。能令更擇土,非直罷縱禽。”

漢安帝皇後閻姬是壹個心狠毒辣、野心很大的女人,她做了皇後時竟也壹心想著幹政掌權。閻皇後自己無子,李貴人生了太子劉保之後,閻氏怕李氏會取代她的地位,竟將李氏毒死。後來,閻氏又恐太子將來繼位後為母報仇,便於公元124年誣告年僅10歲的太子謀反,逼迫安帝將太子劉保廢為濟陽王。

公元125年安帝死於南巡途中,閻姬與哥哥閻顯害怕京師大臣們擁立在京的劉保,便秘不發喪,只說皇帝病重。4天後,閻後才扶安帝之屍回宮發喪,自己以太後身份臨朝聽政,任命哥哥閻顯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掌握軍政大權。閻太後為了閻氏家族長期把持朝政,便決定擁立壹個年幼不懂事的皇族成員為帝,最後選中了漢章帝之孫濟北王劉壽的兒子,北鄉侯劉懿為帝,史稱少帝。

少帝繼位時年幼無知,外戚閻氏執掌朝政,殺逐安帝親信宦官,獨攬大權。這樣,東漢劉氏王朝便由宦官專政改為外戚閻氏擅權。

少帝劉懿在位僅7個月,便於公元125年十月辛亥日病死。

少帝死後,閻氏兄帝又秘不發喪,並關閉宮門,屯兵自守,準備再從眾王子中挑選壹個便於控制的傀儡做皇帝。十壹月,中常侍孫程等19個宦官在宮中政變,攻殺閻顯、閻景兄弟,壹舉消滅了閻氏勢力,又逼太後交出傳國玉璽,迎立濟陽王劉保。這樣,劉保便於公元125年十壹月丁已繼位稱帝,改元“永建”,這就是歷史上的漢順帝。

據說閻姬溫柔美麗,善解音律。生性仁弱的安帝,很喜歡她, 封了她作皇後,而她卻開始熱衷於權勢。從幹預朝政到培植自身的勢力, 安帝漸漸地對她感到失望,既而疏遠了她。她的下場可想而知, 發動政變不遂,反被囚禁起來。

陰麗華美麗賢惠,當時未即位的光武帝有壹言:作官當作執金晤,娶妻當娶陰麗華。後來果然如願。他當上皇帝後,想封陰麗華為皇後,但她卻拒絕了,並且堅持要他立郭妃為皇後(郭妃的父兄為光武帝奪得江山立下汗馬功勞)。於是,郭妃成了皇後。但後來終被廢掉,陰麗華才當了皇後。

南陽當時還有壹位著名人物,即後來的漢光武帝劉秀,他是漢高祖的九世孫,長沙定王的後裔,九歲而孤,寄養在叔父劉良家裏、他有兩個哥哥,長兄劉繽,次兄劉仲,都氣度恢宏,輕財仗義。劉秀更是生得壹表人才,待人接物,慷慨磊落,行事更是睿智勇毅。

劉秀自幼鐘情於陰麗華,少年時期就立下壹個心願——娶妻當娶陰麗華,這壹誌願在當時看來只是不著邊際的空想,因為當時漢代已歷十二帝,總計二百壹十三年,帝裔子孫眾多,不可能—壹照顧周全,更何況當時王莽已經篡位稱尊,劉氏子孫更受到無情的摧殘,劉秀壹家早失去貴族的身份,在鄉裏的財勢與聲望上,劉家似乎還比不上陰家,劉秀雖然熟知陰麗華貌美,但真正能把她娶過來作為自己的妻子,還是壹件十分渺茫的事,當時只是心裏想想而已。

劉秀當時還有壹個誌願。壹天,他在長安市上,看到執金吾出巡,前呼後擁,車騎很盛,於是發出“仕宦當作執金吾”的感慨。“執金吾”相當於現在的首都衛戍司令,劉秀當時在政治上最大的追求也就如此而已。想不到時勢造英雄,後來他竟成了中興漢室的光武帝。

倘若美慧秀麗的陰麗華七早八早地就嫁給了劉秀,而且劉秀又能在王莽政權中謀得壹官半職,在如花美眷的拖累下,或躊躇滿誌的狀況下,劉秀也許就此安於現實,不再有拼命謀求發展的鬥誌與浩氣了。無奈多少土族少年向陰家求親,都嘗到婉轉拒絕的滋味,劉秀更是不敢貿然有所行動;再說想要在王莽新朝獲得立足之地,更是談何容易,為了完成他的兩個心願,時勢迫使他不借工本地另謀發展。

王莽篡漢以後,推行了壹連串雷厲風行的措施:恢復井田制度,設置六關、五均、賒貸等經濟制度,改革幣制,復古建制,變更官制。因為準備不周,食古不化,執行操切,政令蕪繁,造成經濟蕭條,民生雕敝,荒旱連年,盜賊蜂起的局面。

當時,樊祟起兵於山東壹帶,把眉毛塗成紅色,號稱“赤眉軍”;王匡起兵湖北,號稱“新市兵”;王常起兵江陵,號稱“下江兵”;陳牧起兵荊襄,號稱“平林兵”;劉秀也從長安回到故鄉,號召家鄉子弟兵起而抗暴,號稱“春陵兵”。

當時劉秀和他哥哥劉繽領導的“春陵兵”與王匡、王常等人的部隊合在壹起,號稱“綠林軍”,為了順應人心思漢的潮流,推立漢朝宗室劉玄為皇帝,以“反莽覆漢”為號召,改元更始,壹路攻略,中原地區盡皆歸夏。

在消滅王莽的過程中,劉秀的功勞最大,公元二十三年,“綠林軍”幾千人被王莽主力四十二萬人包圍在昆陽城中,是劉秀帶十八人突圍,帶回三萬多援軍,以少勝多,把王莽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從此,“綠林軍”乘勝前進,推翻王莽的統治,進占長安。

就在此時,隨劉秀作戰的陰氏兄弟,說服家人,把陰麗華嫁給了劉秀,也正因為兩人的結合,劉秀才逃過了更始皇帝誅殺功臣的壹劫。

更始皇帝先是殺了劉秀的哥哥劉演,劉秀表面還只能強顏歡笑,要哭也是晚上偷偷地哭。陰麗華勸慰丈夫:“更始皇帝氣局狹小,小具規模便沈迷酒色,為求自保,不如向河北發展,也好相機獨樹壹幟。”陰麗華的話給劉秀指明了壹條正確的道路。壹切計劃妥當,十九歲的新娘回到母家暫住,劉秀以有名無實的特使虛銜,帶領數百人馬渡過黃河,壹路撫輯流亡,廢除苛政,排除萬難,爭取民心,贏得了河北諸郡的愛戴和擁護,劉秀就是以此作基礎,建立東漢,他的“雲臺二十八將”也多出在這壹帶地區,可說陰麗華不僅使劉秀避禍,而且還使他建立了壹個政權。

當時,邯鄲地方有壹個以蔔卦為生的術士王郎,乘群雄並起之際,許稱是漢成帝的兒子劉子輿,自立為王,聲勢浩大,是劉秀在河北擴展勢力的主要障礙,劉秀為了徹底擊滅他,必須借重劉揚的勢力,作為權宜之計,不惜答應娶劉揚的甥女郭氏為妻,終於借得精兵十萬,擊敗王郎,廓清河北,於是他拒絕了更始皇帝的封號,另樹壹幟,不久即帝位於部南的千秋亭,以建武為年號,定都洛陽。

於是在冊立皇後的問題上就出現了壹個問題,是立郭氏為後呢,還是以陰麗華為後,盡管郭氏是劉秀患難相隨的紅粉知己,雖然在戎馬倥傯中,郭氏壹直追隨左右,並已身懷六甲,但依然只得了壹個貴人的稱號,陰麗華是劉秀的結發妻子,劉秀壹心壹意要把皇後的位置留給她,星夜派侍中傅俊將她迎來洛陽。不料陰麗華卻說:“困厄之情不可忘,而況郭貴人已經生子。”堅持不肯接受皇後的冊封,光武帝迫不得已,只好立郭氏為後,封陰麗華為貴人。

陰麗華的謙德與她的家風是密不可分的。天下初定,陰麗華的哥哥陰識因隨軍征戰有功,劉秀本擬破格封賞,以示對陰麗華的補償,然而卻受到陰識的謝絕,他說;“天下初定,將帥有功的多,臣托屬外戚的關系,不能示天下以不公。”這是建武二年的事。

又過了兩年,陰麗華隨侍光武帝征討彭寵,在河北生下壹子,就是後來的漢明帝。陰麗華的另壹個兄弟陰興當時為黃門侍郎,指揮武騎,隨軍征伐,算是劉秀的貼身侍衛長,每次出入,都拿壹個小蓋傘為劉秀遮風蔽雨。建武九年,劉秀升遷他為侍中,賜爵關內侯,印綬已經準備妥當,陰興卻堅決辭讓:“臣未有先登臨陷之功,而壹家數人並蒙爵賞,轉令天下失望,誠所不願。”事後,陰麗華私下問兄弟為什麽要那樣說,遭到陰興的反唇相譏:“貴人不讀書嗎!亢龍有悔,盛極則衰,外戚家苦不知謙退耳!”

在稱帝後的十年之中,劉秀恩威並濟,終於使天下歸心,成就了大壹統的局面,轉而偃武修文。休養吏民,保全勛臣,崇尚義節,陰麗華也陸續生養了五名子女,終於在建武十七年,劉秀廢掉郭皇後,冊立陰麗華為皇後。

劉秀親自草擬詔書,說明廢郭皇後,立陰麗華的道理,“皇後郭氏,懷執怨懟,數違教令,不能撫循他子,訓長異室,宮幃之內,若見鷹鹯,既無關睢之德,而有呂霍之風,豈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戴涉,宗正劉吉持節,繳上皇後印緩。陰貴人鄉裏良家,歸自微賤,先是固辭後位,長久恭謹廉讓,宜奉宗廟,為天下母。異常之事,非國之弱,不得上壽稱慶。”劉秀對陰麗華長久的歉疚,終於得到補償的機會。

陰麗華雖然真的沒有當皇後的念頭,但由此也明白了劉秀對她的真情厚意,心中自然是十分滿足。但她仍壹本初衷,恭儉仁厚,謙讓自抑,不喜笑謔,事上謹慎柔順,處下矜惜慈愛,天下都稱她為賢後。

劉秀在位三十二年,每日淩晨起臨朝處理朝政,直至日已西移方休,午後常召集公卿郎將,講論經書的道理,入夜還秉燭誦讀,直到更闌夜深。皇太子壹次利用劉秀休息的時間加以勸說:“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生之福,願頤養精神,優遊自寧。”劉秀微笑說道;“我自樂此不疲!”

陰麗華壹生謙德可風,相夫教子,主理後宮,不曾幹預朝政,更能約束家人,使劉秀無後顧之憂,專心國事,才出現了與“文景之治”並稱的“光武中興”時代。

劉秀死後,陰麗華的兒子即位,就是漢明帝,尊陰麗華為皇太後,又過了七年,陰麗華死,享年六十歲,合葬在劉秀的原陵。

皇帝的婚姻,鮮有幸福圓滿的結果,而劉秀、陰麗華卻和諧得令人羨慕,這固然是由於劉秀的寬仁厚德,惜念舊情,而陰麗華的貌美德高與安份守己,更是最重要的因素。

盡管有陰麗華這樣的皇後開了頭,但東漢最終還是亡於外戚,竇太後、鄧太後通過自己的父兄把持朝政,形成東漢後期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這是劉秀和陰麗華始料不及的。

鄧綏出生在東漢四大家族之壹的鄧家,自小熟讀史書,身長玉立。13歲時,本來可以入宮。但她堅持要給父親守完孝。她17歲時入宮,她的美貌深深使人動容。但她謙遜有禮,心思慎密,使對她久已懷恨的陰皇後也找不到她的過失。

後來,陰皇後因嫉妒和使用巫術被廢(其實陰皇後同樣出生在東漢四大家族之壹,同樣美麗動人,曾經也受到過千般寵愛,只是她遠不及鄧綏聰明),鄧綏成了皇後。和帝去世後,鄧綏輔政。雖然她崇尚簡樸,治國很有成績,但她手握政權不放,連她的親叔叔都看不下去。後來,她罷免了叔叔的官職。觀其壹生,她還是很不錯的。

馮小憐是南北朝時代北齊後主高緯的貴妃,高緯是個標準的紈絝子弟,好色之徒,但自得了馮小憐之後就壹時壹刻也離不開她了。連上朝與大臣議事時也要把馮小憐抱在膝上。周軍攻打北齊時,高緯居然說:“只要馮小憐無恙,戰敗又有何妨!”高緯滅國後,向周武帝提出的唯壹要求就是“乞還馮小憐”。高瑋被殺後馮小憐被賜於了周武帝的弟弟代王宇文達。宇文達見而奇寵,原來的代王妃李氏被小憐擠兌得差點活不下去。

未久宇文達被楊堅所殺,楊堅把馮小憐賜給宇文達正妃李氏的哥哥李詢。這時馮小憐已被認為是不祥之兆,受盡屈辱後被迫自殺。

小憐是個可憐的女子。看畫中的兵馬隱現,暗示當年北齊後主高緯只為了她那壹句“太黑了,我看不到戰爭的場面”,而下令退兵停戰,以致於延誤了軍機。後來亡國後,小憐作了北周皇帝的弟弟宇文達的小妾。壹日彈琴時弦斷了,她念出壹首詩:“雖蒙今日寵,猶憶昔時憐。欲知心斷絕,應看膝上弦。”然後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