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在《雨巷》中創造了壹個丁香壹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這雖然是受古代詩詞中壹些作品的啟發。用丁香結,即丁香的花蕾,來象征人們的愁心,是中國古代詩詞中壹個傳統的表現方法。如李商隱的《代贈》詩中就有過“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詩句。南唐李璟更是把丁香結和雨中愁悵朕在壹起了。他有壹首《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裏落在誰是主?思悠悠閑!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這首詩裏就是用雨中丁香結做為人們愁心象征的,很顯然,戴望舒從這些詩詞中吸取了描寫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來構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這種吸收和借鑒是很明顯的,但是能不能說《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舊詩名居“丁香空結雨中愁”的現代白話版的擴充和稀釋呢?我認為不能這樣看。在構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時,詩人既吸取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創造。第壹,古人在詩裏以丁香結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則想象了壹個如丁香壹樣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與古典詩詞中套用陳詞舊典不同,也與詩人早期寫的其他充滿舊詩詞調子的作品迥異,表現了更多的新時代氣息。“丁香空結雨中愁”沒有“丁香壹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更能喚起人們希望和幻滅的情緒,在表現時代憂愁的領域裏,這個形象是壹個難得的創造。第二,在古代詩詞裏,雨中丁香結是以真實的生活景物來寄托詩人的感情的。詩人依據生活的經驗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創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藝術想象的產物。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妳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妳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這首詩的風格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澀,書寫了男女久別的愁緒,且有壹種哀怨的情懷,蓮花暗指女子,把情人久別的愁苦和不得相聚的惆悵,曲折的表現了出來,應該是心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