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借助壹兩種物象運用象征的寫法寫壹段話或壹首小詩表達某種情感?

借助壹兩種物象運用象征的寫法寫壹段話或壹首小詩表達某種情感?

李白(701 —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中亞。李白即生於中亞的碎葉城(今蘇聯吉爾吉斯境內)。五歲時隨其父遷居綿州彰明縣(今四川省江油縣)的青蓮鄉。早年在蜀中就學漫遊。青年時期,開始漫遊全國各地。天寶初,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應詔赴長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禮遇。但因權貴不容,不久即遭讒去職,長期遊歷。天寶十四年(755 )安史之亂起,他隱居廬山,但仍密切註視著國家和人民的命運。後參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兵敗被殺,李白坐系潯陽獄,第二年長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飄泊於武昌、潯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762)病死於其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處。

縱觀李白壹生,其思想是比較復雜的。儒家、道家、縱橫家、遊俠思想對他都有影響。他企羨神仙,向往隱逸,可是又不願“壹朝飛騰為方丈蓬萊之人”,而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壹”(《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他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但又不願走科舉的道路。他想通過隱居,求仙獲取聲望,從而在名人薦舉下,受到皇帝征召重用,以便實現“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然後功成身退。詩人就是在這壹思想指導下度過狂放而又坎坷的壹生。

李白存詩九百九十多首。這些詩歌,或以奔放的激情表達對理想政治的熱烈追求,對建功立業的渴望;或以犀利的筆鋒揭露政治集團的荒淫腐朽;或以善描的畫筆點染祖國壯麗的山河。他的詩篇,無論五言七言,無論古體近體,無不別具風格,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有《李太白集》。

丁都護歌 李 白

雲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吳牛喘月時,拖船壹何苦!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

壹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萬人鑿盤石,無由達江滸。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

這首詩真實地再現了拖船民工的繁重勞役。

開頭二句“雲陽上征去 ,兩岸饒商賈”,點出拖船運石的地點、去向和環境 。 “上”,指出溯江北上,逆水行船 。“征” ,表明拖船運石的勞役的路途遙遠。“兩岸饒商賈 ”,指船行運河兩岸多是繁華的商業城鎮,以逆水拖船的苦役與周圍環境的繁華熱鬧,兩相對比,更突出了拖船勞役的繁重艱辛,也渲染了環境氣氛。

“吳牛喘月時 ,拖船壹何苦” ,這裏以吳牛的典故表現氣候的炎熱,連吳地的水牛看見了月亮都誤以為是太陽而喘息,寫得極形象極生動。“拖船壹何苦”,說“壹何苦”,直接道出拖船拉纖的艱苦,在酷熱難當的天氣下,拖船該有多辛苦。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暴戾,表達了詩人對拉纖民夫的同情。

“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二句具體地細致地表現拖船民夫的痛苦,驕陽,重役,幹渴,詩人抓住“水”這周圍環境的典型事物,突出地表現了拖船民夫所受的煎熬和痛苦。 “不可飲”,“半成土”,都渲染了纖夫的不堪忍受的痛苦。“壹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是指纖夫們唱起哀傷的歌,悲痛得淚如雨下。這是從具體地動作描寫,深入壹步地表現纖夫內心的痛苦,直接地表達了他們的悲憤的心情。

“萬人鑿盤石 ,無由達江滸”,這裏由拖船轉向“鑿石”,由寫人轉入寫景 ,由眼前的拖船運石宕開壹筆寫到萬人鑿石,從更為廣泛的範圍來揭示封建統治者的罪惡和人民群眾的苦役重負。“萬人”,“無由”,都突出表現了詩人極大的義憤。

“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結尾以提醒句式,不寫纖悲,反寫石悲,以石之悲來襯托纖夫的悲,在進壹層的描寫中表現出拖船纖夫的極深切的悲痛,表達了詩人深切的同情。詩從遠到近,由景及人,由概括到具體,情景交融,遠近交織,感情深切真摯,形象生動鮮明,語言精煉。

從軍行 李 白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這首詩以短短四句,刻畫了壹位無比英勇的將軍形象。“百戰沙場碎鐵衣”首句寫將軍過去的戎馬生涯。伴隨他出征的鐵甲都已破碎不堪,可見他征戰時間之長和所經歷的戰鬥之嚴酷。 “城南已合數重圍”。戰鬥在塞外進行,城南是退路。但連城南也被敵人伏下了重圍,全軍已陷入可能徹底覆沒的絕境。寫被圍雖只此壹句,但卻如千鈞壹發,使人為之懸心吊膽。“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呼延,是匈奴四姓貴族之壹,這裏指敵軍的壹員悍將。本詩所描述的這位身經百戰的英雄,正是選中他作為突破口,在突營闖陣的時候,首先將他射殺,使敵軍陷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