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莊子》外篇卷5天地詩解10聲色臭味取舍失性天性情真至德自得

《莊子》外篇卷5天地詩解10聲色臭味取舍失性天性情真至德自得

《莊子》 外 篇卷 5天地 詩解 10 聲色臭味取舍 失性 天性情真至德自得

題文詩:

百年之木 , 破為犧尊 , 青黃文之 , 其斷在溝 .

比犧尊於 , 溝中之斷 , 美惡有間 , 二者之於,

失性壹也 . 跖與曾史 , 行義有間 , 然均失性 .

失性有五 : 五色亂目 , 使目不明 ; 五聲亂耳 ,

使耳不聰 ; 五臭薰鼻 , 困惾中顙 ; 五味濁口 ,

使口厲爽 ; 取 舍滑心 , 使性飛揚 . 此五者皆 ,

性 之害也 . 至性至天,天性真情,真情自然.

而楊墨 也, 乃始離跂 , 自以為得 , 此得 非吾 ,

所謂 自 得 . 夫得者困 , 可為得乎 ? 則鳩鸮之 ,

在於籠也 , 亦可為得 . 取 舍聲色 , 以柴其內 ,

皮弁鷸冠 , 搢笏紳修 , 以約其外 , 內 心 支盈 ,

於柴柵 也, 外重纆繳 , 睆睆然在 , 纆繳中而 ,

自以為得 , 則是罪人 , 交臂歷指 , 而虎豹在 ,

於囊檻亦 , 可為得矣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虛情假義,得而失德,至德自得,真情自得.

原文

百年之木〔 1 〕,破為犧尊〔2〕,青黃而文之〔 3 〕,其斷在溝中〔 4 〕。比犧尊於溝中之斷,則美惡有間矣〔5〕,其於失性壹也。跖與曾、史,行義有間矣〔 6 〕,然其失性均也〔 7 〕。且夫失性有五:壹曰五色亂目〔 8 〕,使目不明;二曰五聲亂耳〔 9 〕,使耳不聰;三曰五臭薰鼻〔 10 〕,困惾中顙〔 11 〕;四曰五味濁口〔 12 〕,使口厲爽〔 13 〕;五曰趣舍滑心〔 14 〕,使性飛揚。此五者,皆生之害也〔 15 〕。

而楊、墨乃始離跂自以為得〔 16 〕,非吾所謂得也。夫得者困〔 17 〕,可以為得乎?則鳩鸮之在於籠也,亦可以為得矣。且夫趣舍、聲色以柴其內〔 18 〕,皮弁、鷸冠、搢笏、紳修以約其外〔 19 〕,內支盈於柴柵〔2 0 〕,外重纆繳〔2 1 〕,睆睆然在纆繳之中而自以為得〔2 2 〕,則是罪人交臂歷指而虎豹在於囊檻〔2 3 〕,亦可以為得矣。

 譯文

百年的大樹,伐倒剖開後雕刻成精美的酒器,再用青、黃二色彩繪出美麗的花紋,而余下的斷木則棄置在山溝裏。雕刻成精美酒器的壹段木料比起棄置在山溝裏的其余木料,美好的命運和悲慘的遭遇之間就有了差別,不過對於失去了原有的本性來說卻是壹樣的。盜跖與曾參、史?,行為和道義上存在著差別,然而他們失卻人所固有的真性卻也是壹樣的。大凡喪失真性有五種情況:壹是五種顏色擾亂視覺,使得眼睛看不明晰;二是五種樂音擾亂聽力,使得耳朵聽不真切;三是五種氣味薰擾嗅覺,困擾壅塞鼻腔並且直達額頂;四是五種滋味穢濁味覺,使得口舌受到嚴重傷害;五是取舍的欲念迷亂心神,使得心性馳競不息、輕浮躁動。這五種情況,都是天性的禍害。

可是,楊朱、墨翟竟不停地奮力追求而自以為有所得,不過這卻不是我所說的優遊自得。得到什麽反而為其所困,也可以說是有所得嗎?那麽,斑鳩鸮鳥關於籠中,也可以算是優遊自得了。況且取舍於聲色的欲念像柴草壹樣堆滿內心,皮帽羽冠、朝板、寬帶和長裙捆束於外,內心裏充滿柴草柵欄,外表上被繩索捆了壹層又壹層,卻瞪著大眼在繩索束縛中自以為有所得,那麽罪犯?反綁著雙手或者受到擠壓五指的酷刑,以及虎豹被關在圈柵、牢籠中,也可以算是優遊自得了。

註釋〔1〕木:指枝葉茂盛的樹木。〔2〕犧尊:祭器。尊,通“樽”。〔3〕文:謂塗飾花紋。〔4〕斷:指被砍去不用的部分。〔5〕有間:有差別。〔6〕行義:德行。〔7〕均:相同,壹樣。?〔8〕五色:指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9〕五聲:指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符。〔10〕五臭:指羶、薰、香、腥、腐五種氣味。〔11〕困惾(zōng宗):沖逆。?中顙(sǎng嗓):傷害腦門,即刺激頭腦之意。〔12〕五味:指甜、酸、苦、辣、鹹五種味道。?濁:汙濁口舌。〔13〕厲:病。?爽:傷。〔14〕趣:通“取”,謂見利則取。?舍:謂見害則舍。?滑:攪亂。〔15〕生:通“性”。〔16〕離跂:踮起腳尖盼望。形容汲汲追求的樣子。〔17〕困:遭受困苦。?〔18〕柴其內:橫塞胸中。〔19〕皮弁(biàn變):古代貴族戴的壹種皮帽。?鷸(yù喻)冠:用鷸鳥的羽毛裝飾的帽子。?搢笏(jìn?hù近護):朝笏,古時臣子朝見天子時手中所執的狹長板子,多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作指畫及記事,因常插於紳帶間,故名。搢,插。笏,手板。?紳修:長帶。〔20〕支:塞。?盈:滿。〔21〕纆(mò墨):繩索。?繳(zhuó濁):絲繩。〔22〕睆睆(huǎn緩)然:目光呆滯的樣子。〔23〕交臂:反縛,縛手於背。?歷指:即“櫪指”,古代夾手指的刑罰。?囊檻:檻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