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妳的詩和遠方,我的詩和遠方

妳的詩和遠方,我的詩和遠方

她對我說,她也喜歡向往詩和遠方。

她也是喜歡詩的姑娘,喜歡幹凈單純的美好,那些不經意間的發問,都透露著誠實和清澈。我想,她的心裏,有壹片生長得茂盛的陽光草地,那裏有花,還有鳥兒,自由地飛過。

詩和遠方,像花兒,從那首歌裏綻開,在泛泛蕩蕩的人們心裏,壹點點地開放,它如美好,如人們心裏追尋的神祇,如蒼穹之上想要引摘的星星。它好像壹束光,給壹顆又壹顆蟄伏的心照明。生活當下之外,仍有詩和遠方,它像壹朵雲,乘著美好的期待,乘著渴望,令人們在生活的窗口向遠處凝望,壹顰壹息之間,都張弛著顧盼。

詩情有意,遠方如夢。

漂過生活日常,詩歌是做夢的小甜點。樓窗的小風景,木盒帶來的空氣,系頭巾的小花,鐵鏈上輕輕走過的森林之馬······可都有點甜。甜讓人眷戀,它是畫曲線的荷爾蒙,是平平素素小生活的打賞,是壹口輕吻。妳邀它來,它寄上心意,妳感受它,喜愛它。

詩是圓圓的感情,可愛的,飽滿的,不管不顧的。它藏著生活的眉眼,看向它時,它朝妳擠弄,渾然的情感像風拂過,坐落在心間,壹字壹句的話,拋出不羈少年式的談吐,表達內心,表達生活,表達憑空想說的話。

它只作幾句話的聲張,便言情豐沛,它不多說壹句話,便述完心事,它淺言淺語,便包圍心房。

在生活裏疲沓而過的時候,夜晚的床榻上有顧城或者魯米,席慕蓉或者佩索阿的言語幽蕩,投入詩歌的田園,目光描到每壹句詩,也聽見詩,朗讀為詩歌,余下的韻在心底泛上壹層光華,成為那壹霎的榮幸。

好像能看見詩人的光亮,連同自己內心彼此連接的那壹點點,星星閃爍的小亮光,心情明鏡壹樣,也跟著透亮起來。於心海壹隅,在打光的小圓圈裏,獨舞。

詩本來有光,寫詩的人有光,讀詩的人,有光。

有詩的生活,會泛光。

詩和遠方,詩情之外,幻著遠方的夢。

遠方在遠方的想象裏,像期待每次靠岸的遠行的船,腦海裏掠過的,是不壹樣的風景,和此時此刻不壹樣的風景。更加悠遠的地平線,輕盈的雲浮在意外的藍色上面,草原上面奔跑吶喊的時候,空曠的遼闊能聽見自己的聲音,仿佛也是自由的樣子,每壹處景致,都從眼裏印出來,眼睛光顧了所有期待的畫面,致幻的幽藍,在湖底透出光波,看得見湖它那不懂得的秘密,便俞見俞迷,那座城市裏妳不能安放的平寧,在壹面湖水或者壹夜天空中獲得安釋。同大自然的深切對話在不知不覺中療愈了在內的心,便以此悠然,感喟偷得浮生半日閑。因為慢下來的緣故,覬覦上遠方的輕節奏。

夢有多長,夢就有多遠,因為遠的緣故,憧憬是壹系念頭之間的美好和想象,也可能是由近及遠的孤獨,壹個人獨身的場域,換成人群裏壹個人的場域。想要褪去當下的外衣,置身在遠方換上壹身新裝,陳乏日常裏的空氣,愛不上呼吸的氧,遂把遠方的煙雲晨霧想成空氣清新劑,是煙是霧的東西,難免不易抓取,只作得了有療效的安慰,而孤獨只是孤獨,不設限於地點和時間,時空對於孤獨約束,是不存在的,想要憑時空轉移孤獨,是會幻滅的。

賞略美景情自得的心,和想逃離生活困難免的心,不得不至此明悉。

故遠方也是心裏壹個相宜的屬地,何謂遠方,心之所屬,謂之遠方。

於我而言,邈遠處惹人流連的夢之境當然想往,而更加值得珍視的遠方,是未來,這個未來,關於自我,和自己有關,也會和世界有染。生活本身塑造的真實自我,更廣闊的精神自我,以及在長途漫漫中修葺的自我之宇,在默默地被期許,去遇見未來。自我本身的探訪,本來任重道遠,生活的溫度孵化了對於自我本身的種種體悟,關於自己,關於走向遠方的路。生活拷問人生的命題,也藏盡了人生的所有細細微微,每壹個尚未得誌的小我,都是眺望遠方的起點,在看不見盡頭的路上,壹往無前,所向遠方。

慕名遠方,喜馬拉雅山,瑪利亞內海溝······最高的山,最深的海,最遼闊的草原,最廣袤的的天空,卻不能比擬內在自我的清明開闊,內心的遼遠,會包容所有的自我歸屬感,當內心篤定,壹切的外界聲音屏蔽之後,慢慢地了解真實的自己是誰,慢慢確定自己真正想要去到什麽樣的遠方,自此修心修身,通自己,通遠方。完整開闊地尋自己,在時間的長河裏,會愈來愈熱烈,自我溫度的沈澱,慢慢寄情在望不盡的遠方,寄望在心屬的未來。

對我來說,遠方不僅僅是看世界的心意,更是觀自己的長路。

詩是心作休憩之地的停留,遠方是用心不停在走的路,詩和遠方,總壹直在自己的心裏。

人生在途,何為妳的詩和遠方,我的詩和遠方?

文外心聲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第壹次聽到許巍唱這首歌的時候,心裏反駁道,媽媽怎麽會說這樣的話!

高曉松寫的媽媽坐在門前,哼著花兒與少年·······當時覺得很有違和感,內心壹直在反駁反駁反駁······

後來,才意識到,這是高曉松寫的,作為高知的高媽媽,會哼著花兒與少年,對出門的他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壹點不奇怪。

高媽媽會提到詩和遠方,並不違和!

咱媽提了就不對勁了,我媽只會在我回家的時候說:“給妳做文昌雞吃啦,吃不?”

是吧,不壹樣,突然覺得,簡直意味深長。

嗯,突然覺得,有意思~

寫這篇文章的起源,是因為薇薇對我說的話,說起來,挺感謝她。

2017年12月31日,我和我很喜歡的學姐在正佳吃了飯,看了電影,算是壹起跨年了,有點感慨,捎帶壹句,作紀念吧。

小畫,是聖誕節之前畫的,配這篇文,好像挺合適的。(壹定是自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