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我還沒見過瀑布,
首先聽到瀑布的聲音,
像瀑布壹樣湧向岸邊,
就像吹過松林的壹陣風。
山路突然轉彎,
啊!看到了瀑布的全身!
這場面沒法比,
青山壹千尺,銀裝素裹。
站在瀑布腳下向上看,
太棒了,壹個珍珠屏風!
不時有壹陣風,
像煙、霧和灰塵壹樣吹它。
欣賞:
瀑布是壹首感情深厚的山水詩。通過對瀑布的生動描寫,突出了祖國山川的壯美,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川的無比熱愛。全詩由三段組成,分別描述聽到瀑布聲,遠遠看到瀑布,遠遠看到瀑布。這首詩語言凝練,韻味十足,比喻生動,用詞恰當,描繪了瀑布的壯美,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詩歌運用疊句、對仗、排比,很有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
關於作者:
葉聖陶(1894—1988),江蘇蘇州人。原名葉,現代作家、教育家、編輯家。1911年11月,現更名為葉聖陶。筆名有葉筋、盛濤、四體、龜山、冰城、應生等。1911高中畢業後,成為壹名鄉鎮小學教師。1916他在上海商務印書館附屬上工學校任教。中國第壹個童話《稻草人》就是他寫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副署長兼編委會主任,教育部副部長兼人民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教育部顧問,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民進第六屆中央副主席,第七屆中央主席兼名譽主席, 第壹至第四屆全國文聯委員,第二、三屆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中華全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65438當選為第六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
他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文學研究會最成功的作家,五四時期除魯迅以外最重要的現實主義小說家。1921的冬天,葉聖陶開始嘗試創作童話。《白舟》是他的第壹部童話,表達了“愛”與“善”的理想主義。從1921的冬天至日到1922的夏天,他寫了23篇童話,被1923收集出版,書名是《稻草人》。
他創作了中國第壹部童話集《稻草人》(1923),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部長篇小說《倪煥之》(1929)。他的其他作品有:短篇小說集《隔膜》(1922)、《火》(1923)、《線下》(1925)、《在城裏》(1926)、《未倦集》(1926)在他漫長的編輯生涯中,編輯或編著了許多重要的文學和語文教育刊物及數十種中小學語文教材,如《詩刊》、《文學周刊》、《小說月刊》、《中學生文藝》、《語文發現培養和推薦了壹批青年作者,如巴金、丁玲、戴望舒等。1980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葉聖陶《中國教育隨筆》。
1988二月16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