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我無法從詩歌中自拔。唐詩的陽剛之氣和宋詞的溫柔婉約,成了我心中兩道亮麗的風景——唐詩如山,宋詞如水。山川之樂,發自內心,體現在文字中。
唐詩如山,氣勢如虹。開心也好,難過也好,盡在曠達飄逸的房間裏。“君不見黃河之水從天而降”的奇思妙想,“然而我瘋狂地收拾著我的書和詩”的快樂,“直到,舉起我的杯子,我問明月”的孤獨,“而在我身後,後代在哪裏”的孤獨?,在我之前,已經過去的時代?”以及“醉殺洞庭秋”的挫敗感,都在山頂的雲端之上。
唐詩如山,豪邁豁達。順境逆境,大家談笑風生。"沙漠中的沙子,帶著黃色飛向天堂。這第九個月的夜晚在輪塔吹著寒冷,...”妳將不再需要壹場真正的戰鬥!我們在西關等待勝利的消息!!——“即使環境艱苦,我還在笑傲江湖;”就像春天的大風,在夜裏吹來,吹開了萬株梨樹的花瓣。“——即使在寒冷的邊疆,我的心依然美麗。如果失意,那就“花叢中自壹壺酒”,在那裏吝嗇眼淚和愁容被拒絕。
唐詩如山,積極進取。太平盛世,布衣不閑,自覺“比妳們政治家還閑我多慚愧”;壹位仁人誌士發表心聲,吟誦道:“報妳金臺,取玉龍於死地。”"有壹天,大鵬隨風而起,直插萬裏.""野火從未完全吞噬他們,他們在春風中又長高了."
唐詩猶如壹座大山,視野開闊,胸懷寬廣。“吾東有吳國,南有楚,能見天地無盡飄”和“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人皆知君”的情誼到達大海。
唐詩就像壹座山,它的氣質、高度、硬度、胸懷、眼界都是唐人寫出來的。晚上品嘗,陶醉。壹杯清茶,壹盞明燈,壹卷唐詩,就可以遊過“他山望著天低”的萬仞。
而宋詞,則是山旁的涓涓細流,或是山谷中縈繞的壹縷輕煙,或是山坡上種下的殘花細語,壹種悲涼混沌的思想。或者,它是從河裏流出來的泉水-
宋詞如水,溫柔嫵媚。看了很多警句,有不少女性化的名字:“惹眼”、“念奴嬌”、“小美人”、“梁祝”、“西江月”...就像壹幅經典的畫面,讓人既期待又覺得可惜。先不說內容是否與詞牌有關,光是詞牌名就水到渠成,就像壹個美女東張西望,面帶微笑。詞牌下的內容,再怎麽囂張也擺脫不了委婉的押韻。
宋詩充滿了情感。江南的小雨滋潤著文人的心,連做夢、思念、離別都是溫柔的。“飛花在家輕如夢,綿綿不絕雨薄如愁。”“人生天然癡情,此怨與風月無關。”“自古情傷離別,更當冷落秋節。”
宋詞風格如水。許多宋詞,或生於花前月下,或創作於離別之時,春憂秋來,寫盡人間柔情。即使像蘇信那樣豪放,也會有柔情從筆尖流出:“彼此無話可說,唯有千行淚”“有三兩行金字,斷人腸,斷人腸。”
宋詞的意境如水。字裏的意境是霧中花,水中月。宋詞是霧蒙蒙的西湖,不是滔滔的黃河。宋詞像閨閣中的少女,自憐自艾,卻不像戰場上的勇者,視死如歸;宋詞似山霧,似婉約深谷,而不似山頂金松,晴空雄鷹。
宋詞中的水、水的柔弱、水的纏綿、水的委婉、水的柔媚、水的飄逸,都蘊含在宋人的詩歌中。晚上品酒,如歌如夢。壹杯清茶,壹輪明月,壹卷宋詞,可以流連於千山萬水之間,聽“山石穿空”,看“風景如畫”...
唐詩如山,宋詞如水。遊山玩水,讀美水,曲徑通幽,聽天籟之音,忘卻壹切,是壹種享受!